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來源:星女圈    閱讀: 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生育決策的因素很複雜,近期國家和地方推出一系列的支持生育配套政策,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1

2021年6月,國家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各地都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但是2021年我國的出生人口仍舊在下降,有聲音質疑政策和支持沒奏效。

在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迴應時指出,人口再生產與物質再生產不同,週期長、影響因素多,短期內很難有明顯效果。對於人口生育率的轉變,期待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那麼,爲什麼我國新生人口數量持續走低?對於“不想生”“生不起”的意願,政策如何改變?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我國育齡婦女打算生幾個娃?

2020年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爲1.3,在經濟發達省份,這一數據更低,例如,浙江省的總和生育率爲1.0左右。

這裏有一個專有名詞——總和生育率,用來反映一個育齡女性到49歲時究竟生育了幾個孩子。國際上通常認爲, 1.5左右是總和生育率的一條警戒線。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進行了調查,2017年調查結果爲1.76個,2019年爲1.73個,2021年爲1.64個,生育意願也持續走低。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分析,近年來,我國生育率下降比較迅速,一方面由於進入育齡期的婦女數量在縮減,另一方面是羣衆生育意願走低、婚育年齡推遲、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未來一段時期,育齡女性不僅總數下降,而且年齡結構趨於老化。這是由於1997年後出生的、進入育齡期的女性數量減少,尤其是20—34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規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顯。而1981—1997年間高出生隊列作爲主體,年齡結構趨於老化,給出生人口帶來較大下行壓力。

其他影響因素方面,受教育年限長,就業競爭壓力大,婚育推遲現象突出等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從數據上看,這一影響使得一孩總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總和生育率的上升。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2張

哪幾招讓人更想生娃?

怎樣才能讓羣衆更想生娃?國際上有不少通行的辦法。

“從全世界角度來看,歐洲最早經歷了生育轉變,生育率從高水平降到低水平。” 宋健說,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面臨了低生育率的挑戰,也採取了各種措施應對低生育率,概括來看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時間支持,包括產假、育兒假、陪產假等相關的假期制度;第二類是經濟支持,包括給兒童、家庭發放津貼,給父母發放照護津貼,還有稅收減免等政策;第三類是服務支持,包括社區托幼、托育機構、居家幫助、課後照顧等。由於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政策採取的側重點不同、組合程度不同。

宋健認爲,對於中國而言,推進性別平等、平衡工作家庭衝突、促進家庭發展的政策,對於生育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助益。

我國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以來,各地各部門通過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積極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教育“雙減”、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費用納入個稅專項扣除、三孩生育保險待遇、普惠托育服務、優生優育服務、提高特殊家庭扶助金標準等。目前已有25個省份完成條例修訂,部分省份已制定實施方案。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3張

免費生孩子、發住房補貼 一大波福利來襲

在浙江,爲改善孩子出生後的住房條件,當地優化了保障性住房配給機制,對多孩家庭予以傾斜,提高三孩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並予優先放款。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啓峯介紹,夫妻雙方在子女3週歲內每年還有十天育兒假,工資、獎金、其他福利均照發。

在四川攀枝花,孕產婦住院分娩享受免費服務,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每個月補助500元育兒補貼金。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軍峯表示,錢雖然不多,但是可以解決部分“奶粉錢”。

在江蘇蘇州,政府不僅支持幼兒園普惠建設,還支持社區、支持單位提供普惠托育的服務。

江蘇省蘇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盛樂說,“蘇州對已經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托育機構給予每個託位一萬元建設資金補助和300—800元/月的運營補助,達到每千人口嬰幼兒託位數4.5的目標。”

“三孩政策實施後,各地積極探索、出臺了配套支持措施,得到了羣衆的歡迎。”楊金瑞呼籲更多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聚焦羣衆在生育養育教育方面的急難愁盼,加快研究出臺積極的支持措施。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2

臨近春節,陸陸續續踏上返鄉之路的年輕人們,也許還有另一個擔心,今年回家怎麼應付催婚、催生?

中國出生人口已連續五年下降。

從2016年放開全面“二孩”,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國家和地方推出一系列的支持生育配套政策,是否不奏效?

“短期內很難顯現出明顯效果。”在2022年1月20日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迴應《財經大健康》記者時稱,人口再生產與物質再生產是不一樣的,人口再生產的週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策的因素很複雜,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配套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陸續出臺中。

雖然影響出生人口下降因素衆多,但一孩總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總和生育率上升已成事實。

常年致力於人口經濟研究的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樑建章,向《財經大健康》記者分析,“我們研究的數據顯示,各國鼓勵生育力度和生育率平均拿出1%的GDP用於鼓勵生育,生育率就會提升0.1,當然這只是相關性,只能支持而不是證明鼓勵生育有效。但也沒有數據支持鼓勵生育無效果。”

那什麼樣的政策有望扭轉這一局面?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4張

從直接發錢到買房補貼,你生還是不生?

自2021年“三孩”政策出臺後,多地政府花式鼓勵生育。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全國第一個直接發錢的城市,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戶籍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

“補貼錢雖然不多,但是可以解決部分‘奶粉錢’。”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軍峯說。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攀枝花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約3684元。

2021年11月,吉林省發文提供婚育信貸支持,爲符合相關條件的註冊結婚登記夫妻最高提供20萬元婚育消費貸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別給予不同程度降息優惠。

房價,被視爲阻礙生育的硬障礙,於是一些地方政府提出減輕育齡家庭居住負擔。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發佈《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對生育“二孩”“三孩”的當地戶籍常住家庭,在城區購買商品房時給予4萬元的政府補助。此外,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優先予以保障。

江蘇海安市的“二孩”家庭得到的優惠是,在買房市場價基礎上每平米降價200元,“三孩”家庭每平米優惠400元。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5張

從“房”入手的思路,爲多地接受。北京、廣東、陝西多地的公租房政策向多孩家庭傾斜,如北京多孩家庭無需輪候抽籤市公租房,可直接憑選房通知單去選房。

不過,因爲收入高出北京公租房政策的標準,30歲的北漂陳柏享受不到這一催生政策的紅利。

陳柏在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和妻子年齡相仿,婚齡也有幾年了,一直沒生孩子。

在雙方父母支持下,陳柏在北京五環外買了套房,已經比很多人幸運。每個月除去還房貸,陳柏家收入足夠生活,然而一旦生育,勢必打破平衡。

五環外,沒有太好的學校。一旦有孩子,大多數人得考慮租住或者買靠近學區的房子。陳柏如果想進入四環內找學校,北京的學區房,較近的劃片中關村三小的蜂鳥家園小區,2022年1月在鏈 家網上每平米的價格超過17萬元,50多平米的一室,房價輕鬆突破900萬元,已經超過一些上市公司全年的利潤了。

“我擔心生活質量下降,一去不復返”,面對生育的選擇,這是陳柏和妻子的第一想法。

在北上廣,還是有一大羣陳柏們在觀望。對他們來說,生孩子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如果腳跨到了河對岸,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無法回頭。

“人口學界幾年前就達成共識,首先必須要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但是沒什麼作用。應該採取切實有效的政策,通過物質激勵刺激人們的生育意願。”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告訴《財經·大健康》記者,配套的措施同時跟上去纔可能有效果。

90後、00後,婚和育都是一個抉擇

90後、00後作爲新的婚育主體,婚育推遲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大城市。

“婚姻推遲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楊金瑞指出,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爲1.76個,2019年調查爲1.73個,到2021年下降到1.64個。

“如果明知道現在的生活狀態足夠好,爲什麼要結婚生孩子?”90後的楊洋從未規劃過生孩子的年齡,“等到想生的那天吧。”

楊洋已經32歲,在北京的一家文化企業工作,周圍有不少丁克家庭,“他們生活得更灑脫,感覺個人的狀態也比有娃的要好一些。”

和男友相戀近五年,楊洋還沒有結婚的打算,“如果不爲了生孩子,領證這個程序也沒什麼意義。”。雖然相識之初,男友就表現出了“成家”的意願,但楊洋也坦率地說出“只是交往看看,沒有結婚計劃”的想法。

楊洋的男友也是北漂一族,家裏支持在北京買了房子,收入也“過得去”。雖然年紀比楊洋小几歲,但觀念相對傳統,“人就應該結婚、生孩子”,除此以外並沒有其他理由。

時間一長,男友就開始各種暗示,“今天參加了哪個同學的.婚禮,明天又去了哪個同事孩子的百天宴。”楊洋知道男友並不想給自己壓力,但又按捺不住試探她的態度有沒有轉變。

對於男友的尊重,楊洋其實很感動,於是也開始找已婚的同齡女性朋友們交流,想知道她們當初“投身婚姻”的動力。“至少我收到的反饋全是後悔的,勸我儘量不要往坑裏跳。”楊洋得出的結論是,生孩子這件事,女性付出的一定要比男性多,能接受再生。

生活的每一筆痕跡都在做決定前開始顯現,“我媽媽是一位內科醫生,在我讀高中時,辭職來陪讀。”楊洋的記憶中一邊是母親義無反顧的付出,一邊是作爲女兒的壓抑和叛逆,“不想失去自我,我有屬於自己的社會價值要實現。”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6張

2018年,中國單身的成年人口高達2.4億。和婚育率較高的上世紀末相比,當代年輕人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增大,“35歲的職業瓶頸”焦慮就擺在眼前,只能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接受教育、投入工作,對婚姻和家庭訴求的排位越來越靠後。

爲了減緩職業女性的焦慮,各地陸續推出延長產假的福利。如浙江在國家規定產假基礎上,爲生育一孩女性延長產假60天,“二孩”、“三孩”延長產假九十天;在子女三週歲內,夫妻雙方每年各享受10天育兒假;除產假待遇由生育基金保障外,其他假期的工資、獎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發。

陝西更是給生育“三孩”的女職工,再給予半年獎勵假,配偶也增加護理假十五天。

然而,楊洋更擔心,延長產假期間會降低她們在工作中的競爭力,工資會減少,不利於未來就業,“很少有人能真的兩者兼顧”。

華景的產假還剩半個月的時候,就趕回單位工作了。華景在一家國企工作,相對穩定,內卷也不嚴重。部門原本有兩個領導,其中一個因爲身體不適,要長期休病假,華景得到了晉升的機會。

升職一年後,就在華景休產假的四個月裏,一直“休病假”的同事恢復上班了,三個人當中勢必有一個人要被調整。華景得知消息後也儘快趕回工作崗位,即便工作上絲毫沒有懈怠,但華景最終還是被調回了原來的崗位,工資也下調,“誰讓趕上我生孩子了”。

產假其實是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還包括育兒假、陪產假等假期制度。

“假期不是事,帶薪產假可能纔是事。”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認爲,問題關鍵就在於能不能夠將帶薪產假真正落地,特別是要明確假期的成本分擔機制,否則可能就會影響女性的收入保障,甚至是加重女性的就業歧視。

70後、80後,誰幫着看娃?

在中國一個二線城市,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85後的胡婷猶豫不決,在生二胎和養寵物之間,最終選擇了後者。

胡婷有一個女兒,已經9歲,上小學二年級。因爲自己是獨生子女,胡婷一直想生個二胎,能讓女兒有個伴。

“實在照顧不過來,家裏的老人也幫不上忙”,胡婷的父親已經65歲,有心臟病不能勞累,母親還要照顧年近90的奶奶。胡婷只有在工作實在忙得脫不開時,才偶爾麻煩母親接送女兒上學。

“再生個老二真是容易垮掉。”胡婷說。

爲了減輕家長帶娃壓力,2021年起,北京、上海、武 漢等城市陸續組織開展面向小學生的暑期託管服務,提供學習場所,開放圖書館、閱覽室,開展體育活動等,但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7張

除了解決後顧之憂,還有地方從源頭入手,增設輔助生殖機構。至少12個省市決定大力發展輔助生殖技術,這和麪臨生“二孩”、“三孩”的人羣年齡相關。

因爲對年齡更大的70後和80後多已有一孩,她們是當下多孩的主要目標羣體,可是她們的生育能力已經開始衰落,想生卻不能生的也不在少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估算,2020年,在200個育齡婦女(15歲—49歲)中,就有一個人是想生卻沒能如願的。

35歲及以上生育者即爲高齡產婦。2018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披露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全國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爲13.57%。

男人的生育能力也堪憂。中信湘雅人類精子庫是中國最大的精子庫,入庫監測數據顯示,精子合格率正連年下降,在2006年—2015年十年間,由45.9%降至17.7%。

爲了幫這些願意生的人實現願望,如四川省未來五年計劃增加輔助生殖機構20家,安徽、陝西、江蘇的計劃是不超過10家,上海也可能會由18家輔助生殖機構增至不超過24家。

讓楊洋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決定丁克多年的朋友在去年底生孩子了,“她已經42歲了,風險很大的。”這位朋友自己也沒想到,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孩子,最終還是決定自己生一個。

“其實我也不討厭孩子,不過我不希望自己到了不能生的年紀再後悔。”楊洋的身體也發出了一些警告,“醫生說現在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想生孩子,就早一點,避免以後風險更大。”

對當初的困惑,楊洋依然沒有找到答案,但在和男友商量後,兩人決定去做一次全面的生育檢查。

現在每隔一段時間,陳柏和同在民企供職的妻子免不了聊起這件事——年齡、住房、工作、父母養老,家庭生活的每個切面都在隱隱提醒着他們。

他坦言,外界討論和口頭鼓勵,其實無法說服一個家庭做出“生孩子”的決定。

楊金瑞介紹,下一步,各地各部門將着眼於生育、養育、教育等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實招、出硬招。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3

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繼續回落,成爲近段時間的熱點話題。爲何近幾年出生人口持續下降?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落實有哪些進展?如何讓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落到實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有關專家作出迴應。

多重因素造成出生人口下降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經初步覈算,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這一數字低於2020年的1200萬人和2019年的1465萬人。出生人口數爲何持續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說,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年輕人婚育觀念顯著變化、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生育顧慮等;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對部分羣衆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

未來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是否會持續走低?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認爲,這需要綜合育齡婦女總數、育齡婦女年齡結構以及生育率等因素來看。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8張

“育齡婦女數量取決於以往的出生隊列規模。”宋健說,1962年至1975年以及1981年至1997年我國出生人口規模均超過2000萬人,在死亡水平緩慢變化的條件下,不同規模出生隊列人口進入育齡期將影響育齡婦女總數。未來一段時期,1981年至1997年間高出生隊列仍是我國育齡婦女的主體,但後續進入育齡期的婦女數量在縮減,由此導致育齡婦女總數持續下降,內部年齡結構趨於老化,這將給出生人口帶來較大下行壓力。

宋健認爲,未來能否平緩出生人口下降趨勢,關鍵在於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這就需要加快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緩解羣衆面臨的壓力,推動適齡婚育,提振生育水平。

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優化生育政策落實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就是希望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楊金瑞說。

廢止《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等3部行政法規;印發《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2021年支持427家縣級婦幼保健院提升服務能力;推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2021年支持建設了6.1萬個普惠託位;開展計劃生育家庭幫扶工作……國家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多措並舉推動優化生育政策落實。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9張

一些地方推出了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生育支持舉措。例如,修改後的《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女方在享受國家規定產假的基礎上,生育一孩延長產假60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長產假90天;江蘇省蘇州市對已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性托育機構,給予1萬元/託位的建設資金補助和300-800元/人/月的託位運營補助;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國率先推出育兒補貼金政策……

政策何時能夠見效?楊金瑞說,人口再生產週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策的因素很複雜。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配套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陸續出臺中,短期內很難顯現出明顯效果。不過,下一步,各地各部門將着眼羣衆最期盼的生育、養育、教育等工作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實招、出硬招,進一步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政策落地需做好銜接,保障育齡女性權益

宋健介紹,各國生育支持措施大致可分爲三類:時間支持,包括產假、育兒假、陪產假等假期制度;經濟支持,包括給兒童的津貼、給家庭的津貼和給父母的各種照護津貼,以及稅收減免政策;服務支持,包括社區托幼、公立托育機構、居家幫助、課後照顧等。

“推進性別平等的、平衡工作家庭衝突的以及促進家庭發展的政策,對於生育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助益。”宋健認爲,我國現在所採取的發展普惠托育、延長產假、設置育兒假等措施就屬於這樣的政策,同時,國家應繼續鼓勵從地方入手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經驗。

國家衛健委:期待三孩政策“立竿見影”不科學 第10張

宋健認爲,要讓生育支持措施落到實處,增強育齡女性生育意願,需要做好政策銜接。例如,要落實生育假期制度,生育成本應由國家、企業和家庭共同分擔,利用政府補貼、稅收減免手段等多種措施,適當分擔用人單位的成本,從而減輕家庭特別是育齡女性的後顧之憂。

針對女性在職業發展和婚育抉擇方面的困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認爲,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既要從家庭內部鼓勵代際支持和男性參與,也要從家庭外部提供更多社會支持。

“鼓勵女性經濟參與和社會參與,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融合現代文明理念,倡導適齡婚育、代際和諧、性別平等、責任共擔的新型家庭文化。”賀丹說。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