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剛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爲市政府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1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爲市政府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在1月19日召開的“時間銀行”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於6月1日起實施;擁有“時間銀行”個人賬戶的志願者參與養老志願服務,所獲得的“時間幣”可自用或轉贈,一定數量的“時間幣”還可以用於日後兌換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時間幣”可自用可轉贈

根據新發布的《實施方案》,在經過培訓後,滿18週歲、熱心公益事業、身心健康的北京市常住居民,或北京市未滿18週歲的在校學生在其監護人的帶領下參與養老志願服務的,可成爲志願者並在“時間銀行”建立對應個人賬戶;每服務1個小時可獲得1個時間幣並存入賬戶。

擁有“時間銀行”個人賬戶的志願者參與養老志願服務,不僅能夠助人助己,還能惠及家人。《實施方案》中提及,志願者參與養老志願服務所獲得的時間幣,既可以在60歲以後兌換相同時長的服務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贈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直系親屬,讓親人享受服務。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據悉,時間幣可以在北京全市範圍內通存通兌。志願者通過參與“時間銀行”養老志願服務獲得並存儲的時間幣達到1萬個後,可在其年長衰弱或失能後,按照城鄉特困人員待遇入住轄區內的公辦養老機構。1萬個時間幣意味着1萬個小時的服務時長。

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介紹稱,“‘時間銀行’養老志願服務具有先提供服務、後享受服務的自助自惠特點,通過時間的存儲和兌換,來支持引導低齡老年人、其他人員幫助高齡老年人以及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羣體;在志願者自己走向衰老後,能夠獲取同等時長的服務,本質仍是兌換的概念”。

談及此次落地的.《實施方案》,李紅兵表示,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北京市在公益互助養老模式上的創新,目的是爲了鼓勵和支持全社會爲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並推動這種服務產生的資源在個人、家庭、社會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

服務好壞可即時打分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情感慰藉、協助服務、出行陪伴、文體活動、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訓講座、指導防範金融和網絡風險等八大類服務。各區會根據本區老年人實際狀況和志願者專業特色、分佈情況等,優化“時間銀行”服務內容,推出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接地氣的服務項目。

爲保證養老志願服務真實有效,志願者要通過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簽到、簽出,記錄服務時長。李紅兵介紹稱,近期,市民政局將發佈平臺微信小程序或App,方便羣衆完成登錄、認證、發佈信息、記錄時長等各項操作

根據介紹,有關登錄、認證、發佈信息、記錄時長等各項操作,都可在手邊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完成。如果老年人或志願者因自身或其他原因,不會、不便使用智能手機等設備,則可以聯繫街道(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通過線下方式予以操作。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第2張

老人能對志願者服務進行即時點評,是將上線的“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一大亮點。根據《實施方案》,待相關定製服務完成後,老年人可通過登錄信息管理平臺或聯繫街道(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對養老志願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價,服務好不好、體驗優不優,動動手指、打個電話就能反饋。

“智能化”監管養老志願服務

新政落地,相關監管舉措也已確定。據瞭解,“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將採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精準對接供需信息,對服務採取“智能化”監管。

比如,對同一志願者在同一時間段參與多個養老志願服務的,將進行限制,後期根據回訪調查情況予以處理;對於高頻雙向服務、異常深夜服務、時間幣頻繁贈予等異常情況,將進行預警提示,並跟蹤相關主體和賬戶。對於出現弄虛作假行爲的,一經覈實,將會採取一定措施,包括取消養老志願服務信息認定和記錄資格,納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失信名單等。

此外,對於承接全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行的信息管理平臺運營方及其工作人員,要求其對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毀損,不得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

“以互助養老爲特色的‘時間銀行’公益互助養老模式,近年來在我國各地已經悄然興起。按照‘今天存時間、明天換服務’的思路,北京市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或將帶動更多志願者投入公益互助養老志願服務當中,有利於形成良好的互助社會風尚。”在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時間銀行”公益互助養老模式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減輕社區及老人子女在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方面的壓力。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2

剛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爲市政府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兩週後,相關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這項被認爲有效緩解養老服務壓力的舉措,正在全市提速推出。

北京市即將在今年6月1日推出的“時間銀行”,通過提供養老志願服務時間積攢獲得“時間幣”,一個小時服務兌換一個“時間幣”。“時間幣”可用於兌換相關養老服務,積攢滿一萬個還可以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第3張

依據《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整理。製圖/馬瑾倩

“時間銀行”平臺即將上線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429.9萬人,佔比達19.6%。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將達到500萬人,北京將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時期。

加速老齡化催生對於養老服務的極大需求。

時間銀行模式,通過爲他人服務來儲蓄時間,當自己需要幫助時,再從銀行提取時間以獲取他人服務。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目的就是爲了鼓勵和支持全社會爲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並推動這種服務產生的資源在個人、家庭、社會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

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行、運轉的基礎是信息管理平臺,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將發佈平臺微信小程序或APP,方便羣衆完成登錄、認證、發佈信息、記錄時長等各項操作。

作爲需求方的老年人,在登錄信息管理平臺完成身份認證後,只要賬戶裏有時間幣,經審覈後,就可以發佈養老服務需求。

作爲提供服務的志願者,在信息管理平臺註冊認證後,即可選擇預約信息就近、就便開展有關服務,獲取時間幣。爲保證服務真實有效,志願者要通過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簽到、簽出,記錄服務時長。

李紅兵介紹,以上操作都可在手邊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完成。如果老年人或志願者因自身或其他原因,不會、不便使用智能手機等設備,則可以聯繫街道(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通過線下方式予以操作。

60歲以後可全市通兌,時間幣能轉贈

相較於國內其他城市的時間銀行實踐情況來看,北京的志願服務提供方範圍十分廣泛。

在經過培訓後,滿18週歲、熱心公益事業、身心健康的北京市常住居民,或北京市未滿18週歲的在校學生在其監護人的帶領下參與養老志願服務的,可成爲志願者並在“時間銀行”建立對應個人賬戶,每服務1個小時可獲得1個時間幣並存入賬戶,時間幣在全市範圍內通存通兌。

志願者既可以在60歲以後兌換相同時長的服務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贈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直系親屬,讓親人享受服務。

“時間”只能換“時間”

李紅兵強調,時間幣不能變現、不能換資金或實物,堅持“時間”換“時間”的基本原則。

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服務內容,包括情感慰藉、協助服務、出行陪伴、文體活動、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訓講座、指導防範金融和網絡風險等八大類服務,基本符合北京市老年羣體的普適性需求。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第4張

依據《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整理。製圖/馬瑾倩

訂製服務完成後,老年人可通過登錄信息管理平臺或聯繫街道(鄉鎮)確認的專業機構對養老志願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價,通過時間銀行平臺或打電話就能反饋。

針對經濟困難、重度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殘疾老年人等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和高齡老年人,以及其他急需社會給予幫助的困難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羣,《實施方案》明確各區民政部門將結合各區實際情況,優先爲上述特殊老年羣體免費贈予一定數量的時間幣,用於發佈養老服務需求,兌換志願者提供的各類服務,切實解決特殊老年羣體突出的養老需求。

同時,鼓勵志願者藉助公益賬戶爲有需要的特殊老年羣體捐贈時間幣,實現“二次公益”。

時間銀行還提出了一定的激勵舉措。時間志願者通過參與時間銀行養老志願服務獲得並存儲的時間幣達到1萬個後,可在其年長衰弱或失能後,按照城鄉特困人員待遇入住轄區內的公辦養老機構。1萬個時間幣意味着1萬個小時的服務時長。

李紅兵介紹,這並不是唯一的激勵機制,政府部門還將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勵措施,比如積分兌換獎勵、優秀志願服務項目評選、優秀志願服務組織評選、星級志願者等等。“也歡迎社會各界集思廣益,提供可落地、可操作的激勵措施,讓養老服務志願者享受可預期、實實在在的激勵和實惠。”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3

近期,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共同聯合發佈《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將於2022年6月1日起實施。該方案提出,經培訓後,年滿18週歲、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都可成爲志願者,並在“時間銀行”建立個人賬戶,每服務1個小時可獲得1個時間幣並存入賬戶。(1月20日《北京青年報》)

“時間銀行”是舶來品,指志願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00個“時間銀行”組織,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上世紀90年代,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模式傳入我國,由點及面推廣開來。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第5張

自2017年起,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朝陽區呼家樓街道等三個區域先後進行“時間銀行”養老志願服務試點。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民政局、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聯合發佈實施方案,推動“時間銀行”全面落地。 縱觀這份方案,不乏一系列亮點。比如,志願者的時間幣既可以留給自己60歲以後使用,也可以贈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直系親屬,十分人性化;針對經濟困難、重度失能、失智、重度殘疾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羣,免費贈予一定數量的時間幣,充分體現了社會溫度;探索建梯次分明的激勵措施,參與志願服務獲得並存儲的時間幣達到1萬個,可在其年長衰弱或失能後,入住轄區內的公辦養老機構,有助於提高參與熱忱。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時間幣在全市範圍內通存通兌。這意味着“時間銀行”不再是各自爲戰,從街道、社區的“小循環”走向城市“大循環”。統籌層次的提高,覆蓋人羣的擴大,讓“時間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良性化運轉更有保障,對於其提高抗風險能力,避免“呆賬”“壞賬”大有裨益。在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和人口流動加速的背景下,人們更期待“時間銀行”逐步實現跨地區兌付,最終達到全國“通存通兌”。

《志願者服務條例》規定,志願者志願服務、評價情況等信息,應當按照統一的信息數據標準錄入國務院民政部門指定的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實現數據互聯互通。2017年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廣使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的通知》,明確要求“以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數據爲依據建立完善志願者評價與激勵回饋制度”。打通各地的“時間銀行”,實現“通存通兌”,是鼓勵和規範志願服務,發展志願服務事業的應有之義。

北京明確提出“時間銀行”實施方案 第6張

而從實踐來看,各地“時間銀行”正在擺脫社區、民間組織零散自發的建設模式,開始走向規模化、規範化、機制化。政府部門牽頭,既爲“時間銀行”提供了信譽擔保,又有利於資源整合和功能升級。近年來,南京、咸陽等地已經實現了“時間銀行”全市通存通兌。青島則更進一步,依託已經成立的膠東經濟圈養老聯盟,探索在膠東五市推行養老時間通存通兌。

影響“時間銀行”互聯互通的主要因素,在於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不完善、服務質量和計量兌換標準不統一。除了各地之間加強溝通,主動對接外,更需要有關部門儘快出臺“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統一規範養老志願服務的“度量衡”,爲“時間銀行”通存通兌掃清障礙。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