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我們都知道人活在世界上要有底線和原則,尤其是要有骨氣,那種由內而外的高貴感是掩飾不住的,正是因爲這種高貴的生活態度才讓我們獨立於世界之中,下面一起來閱讀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1

高貴,不是身着多麼華麗的衣裳,參加多麼隆重的宴會,而是從一個人骨子裏透露出來的優雅和從容。

關於高貴,可以用作家樑曉聲的話來概括: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爲別人着想的善良。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修養是一個人長年累月內心的積澱,它體現在每個人言行舉止的方方面面。

古人常以君子來讚頌那些有修養的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如玉般溫潤,有文采,有修養。

一個人的高貴,從來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身處什麼高位,而是取決於他內心的修養,從容的舉止。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給自己的孩子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父親讓他的`孩子給他遞一支筆,他的孩子隨手遞過去,筆頭放在了父親手裏。

陶行知以此教育孩子們,修養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中,從這些細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真正的高貴,取決於一個人的風度和氣質,是一個人胸懷和思想境界的體現。

它雖有可能是先天遺傳,但更多的可能是後天的培養。它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時一地可成。

這種教養可能是願意蹲下給父母洗腳;可能是對上不諂媚,對下不苛責;可能是得體端莊,與人爲善等等。

值得尊重的人,他的修養就體現在這點滴之中。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

無需提醒的自覺

真正高貴的人,他的修養已經成爲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無人提醒,也會自覺履行。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晏殊,十四歲就有“神童”之名。

在科舉考試中,終試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寫過的,得到過許多名師指點。此試若成,他便可平步青雲,前途光明。

但他卻要求考官另出題目,說出了自己曾經練習過的事實。皇帝知道之後,另出了更難的題目考他,而他也不負衆望,寫出的文章切中時弊,行雲流水。

皇帝在讚賞其文采的同時,更是對他的人品讚譽有加,最後,晏殊更是坐到了在宰相的位置。

一個真正高貴的人,他的修養,人品都是深深刻在骨子裏的,即使沒有人監督檢查,他也會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古人說:“君子必慎其獨也。”意思是君子在獨處之時更加謹慎自律。慎獨是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是對於純淨靈魂的自我要求。

慎獨是對我們自身的警醒,張揚的日子不會有收穫,高貴的靈魂源自於對自身的要求。

無需提醒監督仍能自律自省,這就是一個人應當具有的修養和氣質,這纔是值得人尊重的高貴品質。

爲人着想的善良

古語有云:“謀人事如己事,而後慮之也審;謀己事如人事,而後見之也明”。

意思是對待別的事情要像對待自己的事情一樣思慮周旋,要慎重對待別人的事情,不能因爲與己無關就敷衍了事。

爲人着想是一種善良,也是一種修養。成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的氣度修養一直爲人稱道。

他善於爲別人考慮,即使是飛禽走獸,他也能爲其考慮。

他見獵人捕獵,心中不忍,便讓獵人網除三面,只留下一面,並說:“只有命該絕的,入我網中吧。”

成湯對於世界上的生命都有愛惜之情,不僅僅只限於人類自身,而是推己及人關心到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對每一個生命都有仁愛之心。

爲人着想的善良,就體現在生活中。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卻是鳳毛麟角。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往往忽略了別人。

我們開車時,討厭路上的行人,我們走路時,又討厭開車的人。我們做員工,覺得老闆只追求利益,我們當老闆,又覺得員工沒什麼責任心。

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慮問題,一切的人和事都不怎麼順心,若是換個角度,你會發現生活也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人性的弱點》中說:“只爲自己着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受過什麼教育。”

懂得爲他人着想,就像是在心裏裝了一個春天,無論走到哪裏,別人都會覺得清風拂面,頗有暖意。

所謂高貴,與階層無關,與財富無關。

它更多的是對於萬事萬物悲憫的情懷,對於人事有同理心的態度。它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也爲別人着想的善良。

它並不由外表彰顯,也不通過所謂的文化和受教育程度來體現。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細節來折射出人性的閃光與晦暗。

它既深入骨髓,又融於血液。它既是氣質,也是格局。

願我們都能成爲有修養的人,都能擁有高貴的靈魂。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2

作家樑曉聲一次在法國,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颳着風,不時有雨滴飄落。

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着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髒。他們的車想超過,但路很窄。

他問司機:“能超嗎?”司機說:“在這樣的路上超車是不禮貌的。”正說着,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下來一位先生,先對後車的司機說了點什麼,然後讓自己的車靠邊,讓他們先過。

樑曉聲問司機:“他剛纔跟你說什麼了?”司機轉述了那位先生的話:“一路上,我們的車始終在前面,這不公平!車上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不能讓她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

樑曉聲說,這句話讓他羞愧了好幾天。

骨子裏的高貴經典美文 第2張

這讓我想起澳大利亞的侄兒經歷的另一個故事:

週末,侄兒隨着在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華人去雪梨周邊海域捕撈魚蝦。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穫,可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將其中的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我侄兒不解:“好不容易打上來,爲啥扔回去?”

那華人平靜答道:“在澳大利亞,每個出海捕撈魚蝦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國家規定尺寸的魚蝦纔可以捕撈。”

我侄兒道:“遠在公海,誰也管不着你呀?”那華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會知道,在澳大利亞,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

兩則故事,大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種植根於內心的素養,一種能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的善良。它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關係中。

想想我們有多少時候,不需要別人提醒,就知道檢點自己的行爲,就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儘可能爲別人着想、幫助他人?

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國”。

爲了國家更發達,社會更和諧,爲了我們更自在,更快樂,我們要做到自律,人文!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