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書讀了那麼多,人生怎麼樣美文

書讀了那麼多,人生怎麼樣美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偶爾想起自己讀的書,快慢不一,深淺不一,這和我們的生活沒什麼兩樣,生活也是看着追求生命的意義,絕大多數時間裏其實什麼意義也沒有。我經常說自己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大致是想着世界未必會變好,但不妨礙現在快樂的生活。

書讀了那麼多,人生怎麼樣美文

其實讀書也一樣,不管是你精心選擇、還是道聽途說、或是別人傾力推薦,遇到好書的機率不大,但不妨礙你去讀去思考,最好能在自己的生活裏有所體現。

2016年讀書讀的少,荒廢的緊,也是生活混亂的寫照,但好書一樣不少,盤點一下值得說的書,也算對自己過去一年的記錄吧。

一、《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是大學同學公司湛廬文化出的書,湛廬一出,誰與爭鋒。錘鍊+犀利,該是同學公司的產品特點。

從湛廬要書讀,是我的習慣,反正有朋友能縱容你。《精要主義》名字很中國,原文該是選擇性減少或計劃性減少的意思。斷舍離、少有人走的路,觀者之衆堪稱蜂擁,但留在大家生活裏的都是些名言警句和說辭。倒是《精要主義》,提供了足夠多的方法和思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裏提到最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我第二本書裏,有專門的一部分寫選擇的力量,因爲絕大多數人習慣性的將人生看做被選擇或被迫的生活,於是你做的斷舍離更接近逃避和躲藏。精要主義很明確的告訴你,你走的路首先是選擇、然後是承擔選擇、然後精要你的行爲習慣。這個很符合書的名字。

書裏運用的探索、排除、執行,接近於科學方法裏的一維二維搜索,估計又是個理科生的作品。但必須承認,人生科學些、方法些是很有利於搭建和取捨的。這也是這本書我覺得更值得閱讀的原因。

但很不中國化的角度是,西方思維裏幼兒及青少年時期對自我人格和性格習慣的確立影響巨大,成年後的補償性行爲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而中國總是很講求修生和自強不息。我覺得這也是思維上比較大的衝突,同樣是我們接受應用心理學書籍時,讀了足夠多,卻改變不了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左岸記:個人感覺是讀了太多,行動得太少。)

換個思維角度去讀這樣的書,纔會對生活大有裨益吧。

二、《紅書》榮格

榮格作爲弗洛伊德的學生,據說符合“俄狄浦斯情節(戀父戀母情節)”,幹掉父親或師父的角色,在心理學上很常見、在武俠小說裏也正常。男人或許要翻的山,第一座就是兄長、父親吧,心理學上或是武俠小說裏,幹掉老爹、師父的通常下場不好。但現實生活裏,跨越父親情結,由仰望變成平視,甚至是戰勝,基本都是成功者。榮格該算一個。

榮格成功的幹掉了父親般的老師,人格似乎就確立了,然後的然後,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提出了“情結“的概念,人格分了內傾和外傾,創造性的把人格分爲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人格確立這個事情,是個天大的問題,西方哲學家一碰到這問題就集體蒙圈。爲什麼呢?因爲那個睥睨衆生、寬恕你的神在。

榮格的噩夢開始了,甚至開始出現幻覺,人格的確立、精神的坍縮,幸而榮格還能繪畫,把夢境畫出來,寫出來,解讀了,然後就沒精神分裂。(話說,人還是要有點愛好和技能的,要不碰到糾結的事情,保不齊人就崩潰了。)這沒儒釋道親民,佛講拈花一笑,道講修煉飛仙,儒講天地正氣,神仙和你能平等的對視,不會讓你因爲自己的存在而覺得崩潰,天人合一麼。

榮格那就真不易了,所有的夢境都和聖經、聖哲相關聯。從仰視神,無比的卑微,無比的懇求寬恕;到開始質疑,開始離經叛道,開始接近神,學會匍匐在地,卻內心試着擡起頭;到自身開始逐漸成形,開始散發屬於自己的光,開始與神一樣的發光;最後的最後,自己存在着,神的光芒消失,自己的光芒消失,自己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

幸虧榮格寫了畫了,然後人格分析就成了,要不誰來搞出這些呢?《紅書》就是在與弗洛伊德決裂,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學派之間寫就的。其實想想和你的一生差不多,你學習的一切目的應該是成爲獨立的人,人生的目的也是獨立人格的確立。不管你要“殺”死誰,你的老師、父母也好,還是你自己,反正要那麼做,否則你也就沒有活過。

基於這點,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雖然充滿恐懼和隱晦、艱澀。(左岸記:不要害怕,恐懼在你直面的時候雖然並不可愛,卻不再那麼神祕,當你找到進入的方法,那恐懼有形,你也不有了用力的對象,榮格稱之爲“人格”。)

三、《伍迪艾倫談話錄》

《伍迪·艾倫談話錄》裏,伍迪艾倫說,“我和偉大之間的唯一阻礙就是我自己。”這話讓中國人讀起來,一定是鬥志昂揚的雞湯,略接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但伍迪艾倫不這麼想。

書裏充斥着伍迪艾倫對自己懶和偷懶的戲謔,充滿了對自己喜愛事物的着迷和對厭惡事物的鄙視。技巧般的誇讚一切人,混亂、溫暖、暖色調、音樂、笑話,貌似屬於這個紐約人的狡黠和聰慧。書中從構思、寫作、選角、拍攝、導演、剪輯、配樂、生涯等部分,將幾十年的談話和場景做了整理和展示。

西方談話錄,保持的流暢、邏輯、關聯性等,被作者最好的體現了。於是,足夠豐富,也足夠描述清楚伍迪艾倫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作者,什麼樣的導演演員,什麼樣的藝術家。當一本談話錄,讓你沒有窺私癖的衝動和竊笑,也沒有追求成功者祕訣的慾望,還能興味盎然的閱讀,就該是本好書吧。

我喜歡伍迪艾倫,甚至很多地方與我心有慼慼焉,(有自以爲是的嫌疑)。針對人生的意義,他說人生沒有意義,但不妨礙他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努力成就自己,或讓自己更有存在感更快樂。悲觀的樂觀主義者?雖然他是無神論,我倒未必是。

伍迪艾倫堅持自己的風格,捍衛自己的生活,努力去學習和逼着自己創作創造,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對周遭溫情以待,抓緊一切可能偷懶卻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自尊,用最正常的方式與最不正常的方式去創作,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保有自己,在世俗和自我之間微妙的平衡,充滿幻想卻又精打細算。將自己變成了一種藝術,自然創作的作品也會是藝術,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也就成了藝術。

你把他當做伍迪艾倫的藝術觀和藝術史看,我估計什麼收穫都不會有,因爲太“伍迪艾倫”了,你把這本書看做如何創作、如何生活、如何行進自己的人生,那是再好不過的了。起碼,他答疑了我很多寫作的困惑,知道未來應該做什麼。(左岸記:所以,老德越來越溫和,越來越同感苦難,體諒人心?!)

2016年還讀了很多書,值得推薦的還有《最好的告別》(也是湛廬出版),《國史大綱》(重讀),《工匠精神》等等。亂七八糟,卻也算豐富,

反正你努力爲了認知自己認知世界,付出的總是值得的,和回報關係不大。讀書也是這個意思,人生反正就是這個意思。

朋友送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