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春》的說課稿範文

《春》的說課稿範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的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的說課稿範文

《春》的說課稿範文1

一、說教學目標

a、引導聾生反覆誦讀學會適當的停頓、節奏與語氣。

b、充分發揮聾生想象在閱讀詞時的作用。

c、 指導聾生結合詞的背景來閱讀理解詞的內容。

d、 鼓勵聾生嘗試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詞的意境。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a、體會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思想。

b、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

c、在感悟中使聾生多一份情感的經歷。

前兩個目標側重能力目標,後一個側重德育目標。這是符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等人關於教學目標分類六級認知理論的。詞的節奏美、語言美、意境美、詞中蘊含的情感、瞭解李清照詞的風格,領略婉約詞風是本單元的重點,因而定爲本節教學重點;吟誦詞的技巧與方法,提高學生對詞的感悟、賞析能力。對聾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定爲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依文學語”是聾生學習語言的特點;“以語學文”是學習語文的普遍規律。故在教學中,我採用將口語、手語、書面語等多種語言形式相結合,運用多媒體等直觀的教學手段來適應聾生以目代耳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主要使用誦讀法、問題討論法和描述法等來爲教學服務的。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口語、手語)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初讀—細讀—品讀——悟讀;從方式上看,師範讀,引導聾生跟讀細讀個讀自由讀,幫助聾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引導聾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領悟詞的優美語言和優美意境,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問題討論法 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聾生的思維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我注重小組互相研討,探究合作的學習形式。根據認識原理,設計並嘗試了“連環--頂針”提問教學法。“提問”“切入”“順承”“深化”“引伸”,力求一氣呵成,分別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且提問8個小問題,“成語接龍”似的一個銜着一個,形成一種“追問”把全篇課文講析內容及延伸的問題全部帶了出來,希望以此加深聾生對整首詞的理解,達到發展聾生形象思維,增強思辯能力的目的。這幾個問題是:

1、 女人都喜歡打扮,可是李清照卻“日晚倦梳頭”,爲什麼?

2、 詞人是如何表現愁苦之情的?“聞說”“也擬”“只恐”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變化過程?

3、 李清照愁從何來?

4、 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5、讀完這首詞,你想對李清照說什麼?

6、如果你是李清照,你將如何消愁?

7、你認爲怎樣學習詞比較好?談談你從本節課中你學到的方法。

8、你還有什麼疑惑嗎?

描述法 引導聾生合理想象,將詞作轉化爲畫面,讓聾生在想象中用描述性的語言體會詞作的內涵。這樣做既對聾生進行了紮實的語言訓練,又培養了聾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聾生的學法指導尤爲重要。

這節課在教學中我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聾生在朗讀、析讀、講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節奏美,意美的同時,也教會聾生學習詞的基本方法。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讓聾生積極參與的探究活動。爲此,安排大量的聾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根據系統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原理,採用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把全班分爲三大組,確定發言代表,調動各層次聾生積極性,收到較好效果。

此外,注意聾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已形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聾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 出示兩書《詩經》《宋詞今譯》。這樣導入從視覺上吸引聾生,營造氣氛,喚醒聾生對詞的喜愛之情。板書課題。

第二步、資料助讀。讓聾生簡介詞人生平、展示詞人的個性名片,瞭解歷史背景,師作補充,有助於聾生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的主旨。聾生預習課文、蒐集整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做好學習的準備;教師對準備內容作方向性引導。本環節重視語文課程的綜合性,重視語文與歷史課的聯繫。培養聾生蒐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通過製作人物名片,培養聾生概括能力及動手能力。由於語言障礙,聾生面對衆多的資料往往無從下手,缺乏甄別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我特地安排了這個環節。

第三步、師生共同賞讀。分四個小環節來實施。

(一)初讀---找愁

1、 指導朗讀,整體感知。(注意讀出停頓、節奏與語氣。)

2、 聾生自由朗讀,結合註釋,瞭解字詞意,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3、 聾生概述瞭解整首詞的大意,教師指正。

(二)細讀---讀愁、析愁()

1、師生共同逐句學習詞的上下片。(結合詞的背景知識理解詞義)

2、引導聾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詞意,再現畫面。

爲消除聾生的畏難情緒,教師先作個示例,藉以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此學習中,老師要激活聾生自主、合作、討論,通過同伴間的對話與交流,團結與互助,更有利於聾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三)品讀---品愁

賞讀詞作,品味美的語言、美的構思、美的意境。

1、 女人都喜歡打扮,可是李清照卻“日晚倦梳頭”,爲什麼?

2、 詞人是如何表現愁苦之情的?“聞說”“也擬”“只恐”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變化過程?

聾生體驗,老師點撥。聾生在讀的基礎上,感受詞作者描繪的情境與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體驗,老師對體驗的重要部分作啓發式點撥。

(四)感悟---議愁

1、李清照愁從何來?(邊小結邊板書)

2、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聾生準備、教師引導。聾生品味、教師點撥。聾生對詞的語言及表達進行賞析,着眼於名句、關鍵詞,教師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予以適當的指點。

第四步、拓展延伸

1、讀完這首詞,你想對李清照說什麼?

2、如果你是李清照,你將如何消愁?

聾生討論、教師主持。在體驗與品味的基礎上,讓聾生將自己的感受與評價表達出來,以討論爭鳴的形式,使聾生間不同思想與理解互相碰撞,閃現聾生學習的靈感,開闊聾生學習的視野。教師在其中作爲一個組織者,起一個承接作用。

第五步、反饋小結

1、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

你認爲怎樣學習詞比較好?談談你從本節課中你學到的方法。

2、你還有什麼疑惑嗎?

3、再讀整首詞。

聾生總結,教師歸納。讓聾生學習閱讀欣賞詞的基本方法,瞭解欣賞詞的基本過程。讓他們試着提出疑惑,學會發現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最後一步、作業佈置

第一二題背誦並默寫《武陵春》這首詞;請上網搜索有關描寫“愁”的詩句”爲必做題是爲了鞏固所學內容,拓展延伸到課外。第三四題爲任選題,難度較高,要求聾生展開聯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繪誦讀本詞時腦中浮現的畫面。閱讀李清照的《一剪梅》,品味寫“愁”的技巧。因爲聾生常常會說,但怕寫,作業中寫的任務是爲了以讀促寫,把發展聾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提高聾生讀寫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點作法。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是以簡筆畫一艘舴艋舟爲中心,舟中用紅筆寫上一個大大的愁字,突出本文的主旨,上面是一個個貌似石頭的方框,每一個方框內分別寫上國破、家亡、物失、夫逝、……把愁字形象化,概括化,藝術化,起到畫龍點眼的作用。

《春》的說課稿範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春》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課文扣住了春天的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學習這篇課文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受到美的薰陶。

2、學教目標

知識目標

①掌握生字詞。

②學習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具體地、繪聲繪色地描繪春天的各種景色。

③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和抓住“春天”的特點。

能力目標:

①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②培養朗誦能力,背誦這篇文章。

③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3、學教重難點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通過語言感悟春天的美麗。

4、學情分析

春天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季節,他們都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這篇文章語言口語化,平易好懂,節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說學教理念

重視互動合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在學教中要重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融洽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引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自主構建探究問題、發現解決問題途徑的閱讀方式,並逐步學得合作技能。

三、說學教方法

採取學案導學的學習方式。在分小組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獲得研讀、精讀、品讀的學習方法,品味文中傳神的語句。

1、情景法。利用多媒體營造出自然、美麗、溫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2、朗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於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探究討論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四、說學教流程

(一)課文導入

“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春天的樣子,以及對春天所寄寓的感情。”以此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同時展示課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樂,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由景入情,進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

(二)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認真閱讀學案,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完成學案上所設計的導學問題。

第二,小組內合作,歸納出重難點和關鍵,確定個體學習目標認同整體目標,並找出疑難問題加以記錄,並在課上交流。分小組討論六幅春天的畫面,並且給出“研討提示”,但學生的研討並不限於提示,允許學生各抒已見,尊重體驗的個體差異,不求結論統一和唯一,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體驗閱讀的過程和方法。在討論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抓住表現景物特徵的詞語感悟春的美麗。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變句分析,使學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融情於景,做到情景交融,以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走進學習小組,發現學生存在問題,糾正解釋。

第三,將交流中新的啓示和同組內其它同學的問題,記錄在學案上,並展示在各組黑板上,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典型問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第四,根據學習時產生的新的問題,本組在全面討論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所分工的問題,爲展示交流課做準備。

第五,帶着對文章的深入理解進行朗讀,並勾畫出所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的原因,並仿寫一個。讓學生和文章產生共鳴,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作業設計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寫一篇短文,描繪自己家鄉的春天。這是對文章的體驗和反思,學習、欣賞、借鑑課文,做到學以致用。

《春》的說課稿範文3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說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它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於學好本單元其他課文,乃至以後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三維教學理念,加上本文作爲寫景抒情散文的體裁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把握重要詞語的音,形,意

(2)體會春景中寓含的熱愛自然,春光的感情,奮發向上的精神

(3)欣賞描寫春的優美生動的語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組織安排材料

第二、說教法

1、主要採用問題導引式,啓發式。這是由於七年級學生對於欣賞美文還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完成鑑賞。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種方式的採用,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熱情,又可以使學生對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視覺效果,增強感染力。

第三、說學法

朗讀法,討論法。課程標準提出:"要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作爲寫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蘊是不可言傳的,所以這兩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可以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利於加深理解。

第四、說步驟

1、檢查預習,補充相關知識。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打牢字詞基礎,加強對字詞,特別是有些多音,多義字的檢測。提問學生課外收集的作者情況,培養學生課外查找資料的習慣,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2、學生自由朗讀或默讀全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在作者筆下,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幅圖畫

(2)文中洋溢着一分什麼樣的感情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這兩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也較容易,可以通過學生自主活動,討論補充把握較好。教師應把發言權腳給學生。

3、在提問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指出喜歡的理由,並做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題是緊扣課文重點中對優美生動語言的欣賞而設計的,同時又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體會。如:"鑽""趕趟兒"等詞,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通過幾個學生對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了較爲透徹的理解。對於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段落,組織學生齊讀,增加語感。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如何緊扣"春"組織材料的。以(4)(5)節爲例,使學生認識它們如何條理清晰的組織材料的,這樣可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效率,重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進行閱讀反思:本文之所以這麼生動,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爲下一階段的寫作鋪墊,有了上面的分析,學生通過簡單的交流可以不難認識到:這主要是由於修飾語,疊詞,修辭手法等的運用。

6、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一段語言優美生動的寫景片段。題材自選,題目自選,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後相互交流,評價,教師給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勵爲主,使學生做到以讀促寫,使學生在自我表現滿足中結束本課學習。

7、作業佈置:以第六節爲例,緊扣本文重點出題。作到少而精,富有啓發性,難度恰當。

第五、板書設計:(略)

《春》的說課稿範文4

一、說教材

《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本單元則是向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景美,情美,字美。在有感情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品味情感,學會寫景方法,可以作爲這個單元的重要教學。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賦予感情和生命。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我們欣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讓我們感受春的蓬勃生機和無限希望。字裏行間,充滿着欣喜,讚美之情。

這篇文章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審美情趣,提從聽,說,讀,寫語文素養的培養來看,是一個最經典的載體。把它放在單元的首位,非常恰當。對於後面的幾篇課文的學習,有很大的作用。

二、說教學

1、培養有感情的朗誦能力,背誦這篇文章。

2、學會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春天美景。

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運用,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要學會細緻的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的修辭方法

難點:讀出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傳達內心感受。

(在這一環節我將採取播放錄音,教師範讀,學生齊讀,接力賽朗讀等多種形式的。可以在課前指導一、兩個朗讀較好的同學進行配樂朗讀,課上播放,效果會更好)

三: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比如背景音樂,課文的朗讀視頻,春畫面等)營造出自然、美麗、溫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背景音樂,課文的朗讀視頻,春畫面等)

2、朗讀教學法。本篇課文語言簡潔明快、質樸優美,在句式上長短整散搭配協調,字字句句都飽含作者的情感,基調歡快,有很強的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在本文的教學中,可採用朗讀教學法(研讀、精讀、品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獨特的意境。要指導學生通順、流暢、有感情地反覆朗讀,深入體會。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於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示範分析、師生合作探究,討論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因爲初一學生還不善於通過細緻地閱讀課文,理解體會散文所描繪的優美意境,學習高超的寫作技法,教師可選取一、兩個重點段落作詳細講解分析,引導學生注意課文細緻描繪的地方,如本文的“春草圖”和“春風圖”,其他段落則指導學生自己閱讀分析。這樣,教師的講解就起到了示範作用,啓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與習慣。

四:學法指導:主要是通過學生讀的媒借,邊讀,邊問、邊想,邊寫。一邊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情,產生問題,邊思索老師的提的問題。最後通後本文學習,可以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片斷描寫。

四、學情分析

1、春天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季節,他們都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這篇文章語言口語化,平易好懂,節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初一的學生,對於鑑賞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的方法技巧,使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

五、教學理念

1、強調學生自我的閱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大語文閱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還強調'要加強朗讀,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

2、讓學生學會聯繫自己生活實際上。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來閱讀本文,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充份的理解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3、重視互動合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融洽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引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自主構建探究問題、發現解決問題途徑的閱讀方式,並逐步學得合作技能。

六、媒體設計: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欣賞配樂朗誦的錄音,給學生的朗誦配上音樂,提供春的畫面

七、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一起聽〈祈禱〉王傑王韻嬋演唱

(女)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多少祈禱在心中;

(男)讓大家看不到失敗,叫成功永遠在。

(女)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女)讓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開放。

(合)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叫成功永遠在。引導學生注意文中,是少了一個季節:春,引導學生說出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一年的開始,是播種的季節等等

那麼朱自清筆下的春是什麼樣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走進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天。播放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仔細傾聽。(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能聽出作者寫了春的哪些景物,聽出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

2、感受:(聽過,請同學們走出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描繪一下,剛纔頭腦中閃現的美麗畫面。

3、比賽朗讀:選出自己喜歡的片斷,到講堂前,配的音樂下,同學加以評價指導。(提高學生朗讀熱情,用聲音感知美)

(以上讀的環節: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老師的朗讀進行評價以及自讀,激勵學生髮揮想像對文章進行初步分析和感悟,使自己對春的感受和作者對春的感受進行碰撞,同時讓學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讀技巧,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再讀課文,再次理解欣賞春色之美。引導學生回答,朱自清筆下有哪些景物,有哪些特點,並可以及時積累)

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此時教師作示範如:山——朗潤,水——漲,太陽——紅,小草——鑽,要求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想、邊用筆勾畫,自讀、自悟、自得、自問。然後小組互動學習、分析、整理。(此處對文章寫作技巧。加以引導分析如:抓住景中物,景情交融,用修辭)

(1)說出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或者最喜歡哪些詞句?與大家分享。同時說明理由,可以用這樣的格式:我喜歡——————————句,因爲—它寫出春天的中______景物,用____修辭,(或是從__感官____角度來)表達_________情。___________我用______語速,語氣語調來讀。

2、師生共同探討:老師提問,引學生一起探討,本文景美。情感美。

中心問題:這篇文章,爲什麼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文中哪些語句說明春天的是新的,是美的,是力量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圍繞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聯繫前文,把目光放在全文之中,來仔細品讀美文,引導學生,學會寫作技巧。比如用什麼修辭)

(聯繫前文,引導學生。娃娃說明從頭到腳是新的:①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②剛從土裏鑽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裏的花兒是新的。③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③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④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爲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爲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春天像小姑娘,說明春天的花枝招展,美麗多姿。顏色美,景物美,詩情畫意美。讓學生找出描寫的景物,來分析如何寫的,比如:

①園子裏、田野裏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非常舒暢,給人以愉悅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春天又是一位健壯的青年。這是力量的美,①一個“張”字,不僅僅指甦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

②一個“鑽”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爲這個“鑽”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一個“撫摸”,便產生了盡情的“醞釀”“賣弄”和“應和”,便使人生髮了萬般感覺,萬般想象,萬般喜說。)

四)教師小節,體驗與反思:

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教師側重從理解寫景散文的特點方面加以引導。有如下要點:1、要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2、要抓住景物特點繪形、繪聲、繪色、繪神,使景物能夠逼真地再現在讀者面前;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並通過直接抒情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4、要藉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

(五)作業。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寫一篇短文,描繪自己家鄉的東山公圖的春天。這是對文章的體驗和反思,學習、欣賞、借鑑課文,做到學以致用。

《春》的說課稿範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三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爲第二單元第一篇是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處的。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有感情的朗誦能力,學會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春天美景。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學生樹理遠大理想併爲之而不懈奮鬥的品質。

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

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學難點:讀課文,要求讀出有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心的感受。

4、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徵,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通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時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的感受,並學會感受美、創造美。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朗讀教學法、示範分析、師生合作探究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

不知多少人讀過朱自清的《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之後,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我認爲像《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其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藉助多媒體爲學生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美,帶領學生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爲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圖片,欣賞春天美景,進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問:提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4、教學時數:三課時(因爲我們的學生語文底子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決定本課教學用三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

三、說教學程序

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

一、導入

二、考點回顧

1、朱自清(1898-1948), 字 ,號 ,江蘇揚州人,是我國現代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 。主要作品有散文 、

、 等。

2、《春》這篇文章可分三部分,分別爲 、 、 。

其中在“繪春”部分又描繪了五幅圖畫可依次概括爲: 、 、

、 、 。(設計此題目的在與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

三、賞春

欣賞幾幅春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有關春天的詩句(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輕鬆自然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擴大教學容量。)

四、讀春

請幾位同學分別頌讀3-7自然段,教師或學生對朗讀予以簡要評價。出示朗讀要求:

1、讀音正確 ,聲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

3、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設計此題旨在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春天形象,傳達內心喜愛春天的情感)

五、品春

再讀課文,說出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或者最喜歡哪些詞句,與大家分享,同時說明理由。可以用這樣的格式:我喜歡 句,因爲它寫出春天的 ______(景物),用了____修辭,或是從____角度來表達_________的情感。

六、析春

1、春草圖:寫到了哪些景象,分別有什麼特點?

2、春花圖: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寫春花?

3、春風圖:作者從哪些感覺來寫春風?

4.春雨圖:看看圖片上的春雨,想象作者筆下的春雨,概括其特點。

5、迎春圖:引導看圖片――畫了什麼?有什麼感想?

(通過品春和析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領悟,寫景

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

方式的運用。)

七、唱春

跟着音樂同唱春天的讚歌《春天在哪裏》,感受春天的美麗,祖國的美麗。(利用多媒體營造出自然、美麗、溫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多角度感受春天。)

八、找春——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春天的俗語、成語、歌曲、詩詞等。

2、到田野尋找春天,仿照本文寫景之法描繪家鄉的春天,要求五百字左右。

3、背誦本文。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寫一篇短文,描繪自己家鄉的春天。這是對文章的體驗和反思,學習、欣賞、借鑑,做到學以致用。

四、說教學效果

回憶以往教《春》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個個問題簡單的提問。教師包辦一切,學生聽得容易累,老師教的更累。那是因爲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灌輸。這次我的教學設計儘可能圍繞着新課程所倡導的來實施,那就是: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爲,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要巧妙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邀遊。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請各位老師指正。

《春》的說課稿範文6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九課。本單元是繼前兩個單元的敘事、寫人的記敘文之後的一個寫景散文單元。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正如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於春”。有了《春》的優美開篇,纔有接下來《濟南的冬天》的溫情敘述,竹鄉的美麗富饒、樹林和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此課設計爲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還有感知性朗讀,目的是瞭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下面是我對第二課時的設計詳細說明。

2、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目標就是要善於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並用美的語言表現美。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並運用於寫作中。

○3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緻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爲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根據初一學生的學情分析,他們雖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散文的寫法要求。所以知識目標1、2設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來探究文章的語言特色是文章教學中的難點。要解決好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

二、說教法與學法

1、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應多讀少講,以讀代講爲主。

過去,不知多少人讀過《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

《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爲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2、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課文,從中發現問題。問:指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教師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三、說教學程序

總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探究合作,構建新課堂。

(一)導語設計,激發美。(1分鐘)

先播放一組春光圖,在優美旋律的中,教師激情導入: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春景,會讓你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本堂課我們繼續走入朱自清的春,細細賞讀作者的生花妙筆奇在何處。

[說明]此設計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爲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導語通過音樂、圖畫、詩般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引入激發對文質優美,簡潔明快的散文學習興趣。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於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同時也交代了學習要點。

(二)跳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課文提綱。(2分鐘)

[說明]葉聖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此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關鍵語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在教學處理上要簡明扼要。這2個環節是3分鐘。

(三)學生自讀,體會景物特點,體會春色美。(10分鐘)

在初一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

此時教師作示範如:山——朗潤,水——漲,太陽——紅,小草——鑽,要求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想,邊用筆勾畫,自讀,自悟,自得,自問。然後小組互動學習,分析,整理所得及所問,派代表參與板書,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設一些質疑,等到同學們討論地差不多的時候用幻燈片出示,作爲對學生思考不足的補充。

○最後由教師總結歸納,讓同學們能夠由點到面,將零散的景物及特點集中。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旨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啓發,這樣就形成了多維態勢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用心讀,用心賞,讀出美,增強審美能力,每個人都會有收穫,教師的設問與及同學的質疑,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知識目標1。

(四)細讀課文、品味語言美。(10分鐘)

理清思路之後,就要抓住重點品味、理解、賞析作品了,要注重對語言的品味。《春》的語言非常精美,準確生動,樸實鮮活,意味雋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動詞的運用、句式的變化、口語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這一個步驟,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體會。

我設計的問題是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歡哪些?

在學生回答差不多時,教師可依據回答情況挑選下面的問題給以點撥、提示。

1、提問法提示

(1)爲什麼用兩個“盼望着”?

(2)“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爲什麼不說成“嫩嫩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爲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4)“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爲什麼要這樣寫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

(6)文章的結尾爲什麼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

2、用“同義替換”法指導學生品味、咀嚼課文的語言。

①調換詞語。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改爲“小草一下子從土裏鑽出來”。

②增刪詞語。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爲“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變語序。如“野花遍地是”句忙改爲“遍地的各種各樣的有名字沒名字的野花,散在草叢百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實說法。如“不錯的”句改爲“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

[說明]此環節的設計落實了知識目標B和能力目標。設計的依據是新課程所倡導的: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爲,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要巧妙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邀遊。

(五)細處研讀,感悟寫法美。(10分鐘)

引導學生討論:你認爲草、花、風、雨這四段哪段最難寫?(風景難寫)

此環節可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春風”一段:

如,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氣味;③特有的音響;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此環節採用讀、賞、析、說相結合的方式,有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有利全體學生的參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說是由扶到放的過程,這樣也落實了教學重點及難點。

(六)從文學作品和記憶中總結美、尋找美,創造美。(10分鐘)

引導學生從形式到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主要是要培養自學能力,因爲初一年的學生還處於自覺的適應階段,通過本文的總結歸納有利今後的自主學習。

讀完《春》,同學們會受到了美的感染和薰陶,請同學們從文學作品或記憶中找出描寫春的優美詞句,並且試着運用它去說一段描述春天的話。

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教師可用多媒體投出有關詩詞名句。

(七)分層作業,美的訓練,美的遷移。(2分鐘)

1、寫一段描寫家鄉秋景的文字。

2、通過本文的文字把它變成一幅幅春景畫。

3、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教師可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可採用詩文朗誦(如《春之聲》詩文朗誦會)等形式引導學生搞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說明]設計第一道主要是學習的遷移、聽、說、讀的最後落腳點是寫,初一年的學生寫作水平難以當堂完成,所以放在課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學時間是在秋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寫“春季”的內容遷移到寫“秋景”上。第二、三道是選做題,第二題學生完成之後貼於“作業欄”上,這樣佈置是根據學生的多樣性,有利調動一切學生可調動的因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板書設計:

昐春宏觀勾勒:山——朗潤水——漲太陽——紅教師示範完成

繪春(微觀描繪)

特點層次

春草圖鑽鮮嫩

春花圖繁茂豔麗樹上—花下—遍地

春風圖和煦輕盈觸覺—嗅覺—聽覺

春雨圖細密平和植物—人

迎春圖趕趟兒

贊春新、美、力

《春》的說課稿範文7

一 教材分析

《春望》是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詩四首中的一首詩歌。該單元是圍繞着愛國情懷這一主題來安排教材內容的。本單元總共5篇課文,選擇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章和體裁來闡釋愛國情懷這一主題,而《春望》這篇是通過我國古代詩歌來展示我國古代偉大詩人的強烈的愛國情感。《春望》寫於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經被叛軍安祿山佔領,長安城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荒涼。面對這樣的情景,作者寫下了這首詩歌。

二 教學目標

既然是是通過詩歌這種體裁來表現愛國情懷這這一主題,那麼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抓住“詩歌”和“愛國”者兩個重點來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體會古詩的韻律,領略古詩的音韻美,凝練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3,情感目標: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鑑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安排:1個課時

三 教法和學法

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詩歌的學習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礎積澱,所以在這堂課中我覺得應充分的貫徹老師作爲輔導者,學生纔是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師主要還是要通過講授的方法來行課引導學生的學習,而學生在的學法上主要是通過誦讀和討論來學習這首詩歌,來體會詩歌中的愛國情感。

四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杜甫是學生已經接觸過的詩人,所以我覺得在導入這個環節選擇介紹作者來導進課文。一方面,先讓學生說出現在他們對杜甫的一些瞭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和積累文學常識,而且還可以讓老師瞭解到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情況,再者課堂一開始的師生互動,能夠使得課堂能夠融洽些,學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學生回答完後,老師再對學生的回答的內容作總結和補充,提出學生要掌握的文學常識,並且抓住其中的一個要點來引入正課,而這個要點自然是要抓住愛國情感這個點來過渡到正課。

2,詩歌講解

詩歌的講解評析是課堂的主題部分,在這個部分我想不僅要講解詩歌也要教會學生怎樣的分析詩歌和記憶詩歌。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個線索來分析這首詩歌,而在這裏我想抓住情感這個線索來分析,在瞭解學習完字詞後先讓學生嘗試朗誦一下這首詩歌,當然這時學生還沒能很好的把握這首詩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進一步的分析這首詩歌了,由此正式進入詩歌。所在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幾個部分。

(1)瞭解字詞 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等解決生字詞:

抵:值 渾:簡直 勝:承受 簪:zān

(2)初讀詩歌及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引出把握詩歌情感這個線索。

(3)分析講解詩歌

A。學生先結合課下的註解以及小組的討論嘗試翻譯下詩歌。

B。請一爲同學翻譯下詩歌的首聯和頷聯

C。講解詩歌的首聯和頷聯,確定首聯和頷聯的聯繫,首聯:一幅國破後的衰敗淒涼的畫面 頷聯:以“花”“鳥”作爲主體的觀畫傷情。有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在分析詩歌的詩歌可將這一思想貫徹在分析中,首聯是勾勒出了一幅衰敗的景象,通過和學生一起的分析出這幅畫面,而緊接的頷聯我們可看到“花”“鳥”兩個物象說到“花濺淚”“鳥驚心”那麼就可由此提出問題:花爲何濺淚,鳥又是爲何驚心?這樣兩聯的聯繫也就確立了。

所以在這裏主要的提問有:1,首聯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2,花爲何而濺淚,鳥又是爲何而驚心?

D。分析完兩聯之後可讓學生朗誦首聯,朗誦時可在腦海中勾勒出剛纔的分析出的畫面,然後再由勾勒的畫面嘗試背誦這兩聯。

E。請學生翻譯詩歌的頸聯和尾聯

F。講解頸聯和頷聯,確定這兩句的聯繫。頸聯:國家戰亂,思念家人 尾聯:一個頻頻搔頭的白髮老人的形象,頸聯的結果。“白頭搔更短”這是爲什麼呢?那是因爲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戰爭的殘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爲連接點建立兩聯之間的聯繫。

主要的提問設計:1,爲什麼會“家書抵萬金”;體現了什麼?2,爲什麼會“白豆搔更短”?

G。學生根據兩聯之間的聯繫朗誦頸聯和尾聯,腦海中浮現一個頻頻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後再由這個老人形象老嘗試背誦這兩聯。

H。根據剛纔的分析,嘗試背誦全詩。

(4)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講解互文修辭手法。

互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兩個部分,看似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情。

詩句理解:由於爲國事擔憂,爲離別感到遺憾,花兒也不禁落淚,鳥兒也爲此驚魂。

B,分析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中的典型的愛國人物形象。

藝術形象:詩人滿頭白髮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

這一細節含蓄而又深刻的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

(5)課堂總結

1,這是一首抒發(愛國情感)的詩歌,他刻畫了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他充滿了怎樣的情感,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來誦讀這首詩歌?

2,本詩歌的名句是哪句,它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3,根據腦海中的畫面有感情的背誦詩歌

(6)課後練習: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現愛國情感的詩歌,並對其進行分析,體會是怎樣表現愛國情感的。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求簡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確的反映教學的重點,所以在板書設計的方面,我選擇板書各聯描述的主要內容,並使這些內容能夠建立起聯繫,使得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夠渾然一體,而且通過這個板書能夠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畫面,而由這幅畫面能夠背誦出這首詩歌,做到所謂“詩中有畫,花中有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首聯:一幅國破的衰敗淒涼的圖畫

↑↓畫→觀畫

頷聯:以“花”“鳥”爲主體觀畫傷情

頸聯:國事戰亂,思念親人

↑↓爲什麼“白頭搔更短”

尾聯:一位頻頻搔首的老人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