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曾國藩小故事

曾國藩小故事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國藩小故事1

曾國藩簡介:

曾國藩小故事

曾國藩(1811-1872年),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

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爲優等。父麟書,有田產,不事耕種,醉心功名,然童試17次皆不第,父設館授徒。曾國藩幼從父學。道光十三年(1833)入縣學爲秀才。翌年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同年中舉人。此後赴京會試,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貢士,旋赴殿試,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朝考選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職京師,結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鑑等。二十七年任四川鄉試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讀,後年升侍講學士。二十七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二十九年任禮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咸豐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後丁憂在湘鄉老家,此時奉詔以禮部侍郎身份幫同湖南巡撫督辦團練,創建湘軍。最後升至總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爲政以耐煩爲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爲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爲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下面是關於曾國藩的幾個小故事:

一、位高轎低

曾國藩在道光年間連年被提拔,升遷極快,十年之間連升十級,這是難得的恩遇:在升爲正三品大員後,按規定,轎呢要由藍色換爲綠色,護轎人也要增加倆人,而且乘轎是需要配備引路官和護衛的。但令百官詫異的是,曾國藩從升爲三品官之日起,除身邊不得不增加兩名護衛外,轎前不僅沒有引路官,連扶轎的人也省了去,且轎呢也沒有換成綠色,仍乘藍轎。

不久,曾國藩又升爲二品大員,下人就爲他薦舉了四名轎伕,要把曾國藩的四人大轎換爲八擡大轎。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員準乘四人擡的藍呢轎,三品以上官員準乘八人擡的綠呢轎,俗稱八擡大轎。但這並非硬性規定,官員如達到品級而收入不豐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級達不到卻乘高品級的轎子就算違制,一旦被人舉報,不僅要受處分,嚴重的還要被革職、充軍。

其實,曾國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曉水滿則溢、人滿則忌的官場道理,對於可擺可不擺的架勢、可坐可不坐的大轎,一律是不擺不坐。雖然,曾國藩因乘藍呢轎而被下級官員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員出行,都知道向護轎的官員交代一句:長點眼睛,內閣學士曾國藩大人坐的可是藍呢轎呢。

曾國藩縱橫官場幾十載,正是憑藉了這種低調、內斂的力量。

二、不要錢,不怕死

明清京官之苦,時人皆知。作爲七品京官的曾國藩年俸僅爲45兩,外加作爲津貼的恩俸和祿米也不過135兩。而後來的張之洞曾給京官算過賬:計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須一金,歲有三百餘金,始能勉強自給。彌補這樣大的收支赤字只有兩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饋贈,二是借貸。外官收入豐厚,爲了構建關係網,每次進京,都要給熟悉的京官們送禮,名爲冰敬、炭敬、別敬(意爲夏冬買冰買炭等費用)。這筆饋贈,少則數十兩,多則數百兩。但是曾國藩很少利用手中權力爲人辦事,所以這種饋送次數很少,於是借債就成爲他經濟來源的`主要部分。因爲人品好,曾國藩借錢比較容易。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底,曾國藩已累計借銀400兩。這一時期,他在家書中多次出現借欠窘的字樣,艱難形狀,躍然紙上。

但曾國藩的宦囊並沒有因此而豐富。初出山之時,曾國藩表示:不要錢,不怕死。統兵之後,可以支配的金錢雖多,但他爲風示僚屬和仰答聖主,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捐給了戰區災民,寄回家的錢反而比以前少了。

曾國藩立定主意不多往家寄錢,不僅因爲要保持清廉之節,還因爲他認定從小經過生活磨鍊的人更容易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他在家信中說: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後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

雖然官至極品,但曾國藩晚年生活仍然保持儉樸習慣。薛福成擬的《代李伯相擬陳督臣忠勳事實疏》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其(曾國藩)本身清儉,一如寒素。官中廉俸,盡舉以充官中之用,未嘗置屋一廛(chn,平民住所),增田一區。疏食菲衣,自甘淡泊,每食不得過四簋(guǐ,古代食具)。男女婚嫁,不得過二百金,垂爲家訓。有唐楊綰(wǎn)宋李沆(hng)之遺風(楊、李二人分別爲唐宋名臣)。而鄰軍困窮,災民饑饉,與夫地方應辦之事,則不惜以祿俸之盈餘,助公用之不給。

這段敘述,應該說並沒有過分誇張。曾國藩愛穿着家人爲其紡織的土布衣服,不愛着綢帛。曾國藩升任總督後,其鞋襪仍由夫人及兒媳、女兒製作。當時每晚南京城兩江總督府內,曾國藩夜閱公事,全家女眷都在麻油燈下紡紗績麻。通常他每頓飯只有一個菜,絕不多設。

同治十一年,曾國藩在兩江總督官署去世,終年61歲。他生前曾留下遺囑,喪事概不收禮。但曾國荃建議曾紀澤不要遵守此項遺囑,因爲,一品大員的喪事,實非鉅萬可以了,關係密切者,似可以酌受。但曾紀澤拒絕了此項建議。曾國藩自以爲生前給自己留下的養老錢極豐裕,然而辦完喪事後,已經所剩無幾。

三、四敗藏鋒

曾國藩認爲爲官有四大忌,即四敗: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爲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覆多詐者敗。曾國藩把這四敗寫在案頭上,每天都提醒自己。

在另一個地方,曾國藩又說,自古以來凶德致敗者大約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他總結歷史的經驗說:我看歷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數都是因爲這兩個原因而敗家喪身的。不管是居官四敗也好,還是二敗也好,其實都有一個核心,這就是,爲官者之所以身敗名裂,往往是由於不知道顧忌。

曾國藩曾經說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曾國藩一生,也始終是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樣的心境中度過的。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國藩升了官,他在給弟弟的家書中,表示不但不敢高興,反而感到戰戰兢兢。他說:

這次升官,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日夜誠惶誠恐,自我反省,實在是無德足以承受。你們遠隔數千裏之外,一定匡正我的過失,時時寄信來指 出我的不足,務必使累世積累下的陰德不要自我這裏墮落。弟弟們也應當常存敬畏之心,不要以爲家裏有人當官,於是就敢欺負別人;不要以爲自己有點學問,於是就敢於恃才傲物。常存敬畏之心,纔是惜福之道。

曾國藩小故事2

曾國藩小時讀書十分辛苦,爲了把文章背下來他常常熬夜。一天夜裏,一位盜賊到曾家行竊,等了好久曾國藩還在反反覆覆地背同一篇文章。他不入睡盜賊就無法行竊。盜賊等不及了就隔窗破口大罵,說你他孃的還有完沒完?就這麼一篇短文章還背不下來!我聽你背書耳朵都磨出硬繭子了!你小子聽着,看大字不識的盜賊我給你背一遍!說罷便一口氣把那篇文章背完,然後揚長而去。

曾國藩後來成了大器始終忘不掉這碼子事,他得出的結論是:自己並不聰明。要是聰明如盜賊者也走正途,那朝廷大臣哪裏會輪得到自己?一生愛錢”之謎:三十歲時,作一件青緞馬褂,遇慶賀及新年時穿一次,三十年後,衣猶如新。在南京總督府任內,要求夫人和兒媳們,每晚要績麻紡紗,下廚作飯。

《曾國藩家書》影響歷史不衰之謎:太平天國失敗後,清廷對權重勢大的曾國藩極度猜忌,曾爲表明心跡,做出了有違個人性格的事刊印《家書》。違朝廷大禁納妾之謎:五十一歲時,咸豐帝大喪期間,祕娶小妾,“違制失德”,故有人斥其爲“僞君子”。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曾國藩“貌之過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僅中人,行步則極厚重,言語遲緩。”

毛澤東“獨服曾文正”之謎:毛澤東年青時,曾對曾國藩傾服備至,現藏韶山紀念館的光緒年間版《曾國藩家書》中,數卷扉頁上都有毛手書的“詠之珍藏”。他曾說:曾國藩建立的功業和文章思想都可以爲後世取法。認爲曾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孕羣籍而抱方有”,是國學的入門書。曾國藩治軍最重視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這點。曾“愛民爲治兵第一要義”。毛建立紅軍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蔣委員長推崇曾國藩之謎:蔣多次告誡他的子弟僚屬:“應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書版及書禮”,“曾文正家書及書禮,爲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審訂《曾胡治兵語錄註釋》時說:曾氏已足爲吾人之師資矣。在黃浦軍校,他以曾國藩的《愛民歌》訓導學生。他說我認爲曾、左能打敗洪、楊是他們的道德學問、精神與信心勝過敵人。“譽之爲聖相,讞之爲元兇”之謎:曾國藩曾被人推許爲孔子、朱子以後,再度復興儒學的聖哲;建樹功業、轉移運世的偉人賢者,清朝鹹同中興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罵他是民賊、元兇、漢奸、民族罪人、擅權濫殺的“曾剃頭”、好名失德的“僞君子”。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