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數學教學隨筆(通用15篇)

數學教學隨筆(通用15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教學隨筆(通用15篇)

數學教學隨筆1

通過八年級數學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現結合本期實際把教學中的體會淺談如下:

1. 教學時注意運用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及轉化的思想方法。

(1) 例如“若關於x的不等式(x+5)/2-1﹤(a-x)/2的解集是x﹤-1,求a的取值範圍?”若藉助數軸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問題可迎刃而解。

(2) 例如“比較2a與a的大小”。需要按a的正負情況分類討論2a與a的大小。

(3) 例如“某公司在甲、已兩座倉庫分別有農用車12輛和6輛。現需要調往A縣10輛,調往B縣8輛,已知從甲、已倉庫分別調往A、B縣的運費如下表所示:

調往A縣運費(元)

調往B縣運費(元)

甲倉庫

40

80

乙倉庫

30

50

若要求總運費不超過900元,問共有幾種調運方案?”若設調往A縣農用車x輛,此問題轉化爲求關於x的不等式的解有幾個的問題。

2.潛移默化地利用“類比”的思想進行教學。

類比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思想方法,類比相關知識,學習新知識,符號認知程序。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多次運用類比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不等式基本性質的學習類比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義及解法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類比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組的應用。

3.近幾年與“足球”、“籃球”等有關的數學問題頻頻進入中考,有的是通過找等量關係列出方程(組)解得;有的是通過表達不等關係,列出不等式(組)求解;還有的是將方程、不等式、函數綜合在一起,作爲壓軸題出現,應予以重視。

4.在課題學習中,宜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注意引導學生之間多交流,互相解疑釋惑。

5、認真審題,不漏掉問題中的任何一個信息,若審題不仔細,題目信息掌握不全,不是將解集擴大,就是將解集縮小,必然造成錯解.如下:例1 光明中學八年級甲﹑已兩班在爲”希望工程”的捐款活動中, 兩班捐款的總數相同,均多於300元且少於400元,已知甲班有一人捐6元,其餘每人捐9元;已班有一人捐13元, 其餘每人都捐8元,求甲﹑已兩班人數各有多少人?

若設甲班人數爲x人, 已班人數爲y人.

錯解:根據題意,得300﹤6+9(x-1)﹤400

300﹤13+8(y-1)﹤400

正解: 根據題意,得300﹤6+9(x-1)﹤400

6+9(x-1)=13+8(y-1)

6、解具體問題列出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要關注解的合理性

汽車行駛的時間﹑買菜的重量等不應該是負數;圓的半徑﹑正方形的邊長等應該是正數;遊客﹑乘客等人數必須是正整數;氣溫﹑氣壓﹑身高﹑河寬均要合情合理.如下題:

例2 一羣小孩分梨,如果每人3個,剩8個; 如果每人5個,則最後一個小孩得到不夠5個,問有幾個小孩幾個梨?

分析:該題的答案雖然是“小孩數多於4少於6.5”,但是小孩的個數不能是4.5或5.5等小數.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二、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學知識是爲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爲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爲"用數學"。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應操縱或控制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對學生的學習起着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有意義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爲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堅持這佯做,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啓智功能,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儘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並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四、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現代教育家認爲,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取、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爲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纔能有較大的感召力,纔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交往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爲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羣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啓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五、重視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纔有路,學纔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只會一招一式,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後,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並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爲,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六、培養學生反思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爲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數學教學隨筆2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要使學生獨立思考,首先要選擇好思考的材料,創設思考的情境。如教學新教材一年級“整理與複習”中的開放性題目□○□=12,14=□○□時,先讓學生獨立地解題,然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都寫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爲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後,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爲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後,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

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避免僅與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於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衆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還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其實提出問題有時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學生提出問題是從所學知識中,尋找矛盾和疑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種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可能產生新的見解,有了見解就會有交流的願望,有了交流又可產生新的思考,從而使學生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教學隨筆3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焦村中心學校 王章蓮

[習題]:

1、教材上有這樣一道習題:一個包裝盒,從裏面量長是28釐米,寬20釐米,體積是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裝長25釐米,寬16釐米,高18釐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裝得下?

[分析]:大部分學生都有這樣的思維定勢:與體積有關的問題只要算出它們的體積就行了,因此大部分學生可能會根據體積的關係來考慮。

師:你們認爲怎麼判斷是否可以裝得下?

生:應該比它們的體積。

生:只要包裝盒的體積比玻璃器皿的體積大,就能裝得下。

生:先算出玻璃器皿的體積:25*16*18=7200立方厘米,再和包裝盒的體積進行比較,11。76立方分米=11760立方厘米,包裝盒的體積大於玻璃器皿的體積能裝得下。

[分析]:

教材上爲學生提供的問題正好可以用體積的關係來進行判斷,但在很多情況下,依靠這種關係進行判斷卻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如何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呢?針對學生思維出現的障礙,我又出示了以下題目:

[習題]:

2、一個長方體紙盒,長、寬、高分別是7釐米、5釐米、4釐米,它能否裝得下一個棱長是5釐米的玻璃器皿?

由於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很多學生馬上想到了比較兩個物體的體積,並列出了算式,得出能裝得下的結論。真得能裝得下嗎?我又將問題拋給了學生。

生:能裝得下,因爲紙盒的體積比玻璃器皿的體積大。

生:裝不下,紙盒的高好像不夠長。

生:裝不下,玻璃器皿的高有5釐米,而紙盒的高只有4釐米。

師:紙盒的體積不是比玻璃器皿的體積大嗎?

生:體積大不一定就能裝得下。

生:只比體積還不行,還要看它們的長、寬、高。

生:只要紙盒的長、寬、高比玻璃器皿的長就裝得下。

生:一樣長也行。

生:這道題不用計算,只要比一比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就知道裝不下了。

師:看來,判斷一個紙盒能否裝得下,不能只看體積喲!那第一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生:比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生:先算出紙盒的高,再進行比較。

生:先用紙盒的體積除以它們的底面積,算出高是21釐米,紙盒的長寬高都比玻璃器皿的長寬高要大,所以裝得下。

[分析]:

經過一正一反兩道題的判斷,學生的思維受到了衝擊,原有的認識有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少學生已經認識到不能完全根據兩個物體的體積進行判斷,還要根據它們長、寬、高的關係進行判斷。但學生現在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如何讓學生比較深入的把握這類問題的本質呢?我又拋出了另一道題:

[習題]:

3、一個長方體紙盒,長、寬、高分別是6釐米、4釐米、5釐米,如果將棱長是2釐米的小禮盒將裝進去,最多能裝多少個?

生:大體積除以小體積,正好可以裝15個。

生:應該裝不下這麼多,高不夠長。

生:不能只看體積,還要看高的長度。

生:高的長度只能裝兩個,所以高只能看成4釐米。這樣就是6*4*4=96,只能裝12個。

生:還可以這樣看,長能放3個,寬能放2個,最下面一層就可以放6個,高只能放2層,最多隻能裝12個。

[分析]:

碰到類似的問題,學生不由的想到用大體積除以小體積,通常情況下,用這樣的方法完全可以解決問題,但只能限於長、寬、高都附合條件的狀態,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方法是行不能的,如何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只有通過練習讓學生髮現其中的矛盾,從而自主發現這並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好方法,要解決這類問題,必須考慮兩個物體長、寬、高的關係,通過它們的關係去解決問題,這纔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好辦法。

其實,在學生的各種練習中,像這樣比較類似的問題有許多,但平時都是將它們獨立完成,很少深入其中,進行類比,發現本質問題,如果每天在教學前都能提前瀏覽學生的練習的題型,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這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大有好處的,那麼教師不斷地講,學生不停地錯的問題也會得以避免。

數學教學隨筆4

人教版新教材與老教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特別是留下了大量空白,由學生自由發揮。比如在計算法則的呈現這一塊,就不像老教材一樣,呈現完整的計算法則,過去教學時,爲了讓學生理解、識記,還曾花過不少時間讓學生去記憶,不過作用似乎不是很大。新教材上不再有完整的規律、法則什麼的,而是留下空間,讓學生自主總結。

在第一學段的教學中,每每碰到這樣的內容,因爲教材上沒有呈現完整的內容,所以只要求學生能大致表述出意思就行,至於完整的數學敘述方法我很少告訴學生,學生也少有機會能進行完整的敘述。

可本學期教學到四年級,第一個單元就出現了不少這方面的內容:如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大數的大小比較,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等。這些內容教材上雖然沒有完整的敘述,但在讀教材的過程中,我感覺這方面已經有所改變,儘管各種敘述還不完整,但已經開始出現通過小精靈的對話有所表示,這種表示比過去豐富了很多。教學中感覺到了教材上的些許變化,教學方式相應也要做些轉變:由過去不注重規律、法則的描述到開始逐步關注。可一旦把這一內容作爲一個要點以後,問題出現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畢竟荒廢了三年了,現在只能從頭開始訓練。爲了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歸納數學知識的能力,近一週的教學每每碰到這樣的內容,我都不放過一次機會,可效果非常不理想。就拿比較簡單的大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來說吧,按理說這個方法是比較容易總結出來的,可孩子們弄了半天,也只能說出大概的意思,要是放在以前,肯定就會到此爲此,可如今我只能代學生總結。這兩天我感覺到課上爲了能讓總結順利些,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不少的暗示,代替學生思考。總結的效果雖然有所改觀,但我又感覺到課堂上少了些什麼。

每次在碰到類似問題是我的心情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讓學生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語言表述,即總結:另一方面,只要學生能自主掌握方法,至於如何表達,並不重要。其實這種矛盾的心情已經持續了三年,新教材淡化這方面的要求,按理說不需要照以前的方法,要學生進行專業描述,但如果這樣,我又感覺到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會不到位,特別是組織數學語言的能力得不到訓練,這樣會不會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產生影響?

數學教學隨筆5

這學期從村小轉過來的學生中,有兩個特別有特色,其中一個不管做什麼始終低着頭,好像永遠在低頭認罪,另一個課堂上總是拿着筆不停地寫着,這兩個孩子一入學我就發現他們與衆不同,多次溝通效果總是不盡人意。開學一個月來除了會讀一些大數外,本學期所學的其它的知識掌握的都不是太好,有些根本就沒有掌握。在這中間也斷斷續續地對他們進行過一些輔導,但由於基礎太差,收效甚微。有時,看到他們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我真有點惱火,語氣也有些硬,這樣一來,這兩個孩子看到我更不敢講話了。

本週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在計算方面,其實考察的就是學生的技能,沒有過多的思維含量,一般智力水平的人都能接受。可從第一次教學口算後的作業中發現這兩個人是一題也不會。怎麼辦呢?昨天中午,我叫來了兩個人,瞭解到他們原來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筆算都不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也不熟練。於是我就從兩位數乘一位數慢慢手把手地教他們一題一題的做,一箇中午下來,其中的一個已經會做兩位數乘兩位數了,另一個還有點困難,在輔導他們做的時候我總是不斷地鼓勵,並不時地挑起他們學習的慾望:告訴他們如果這樣下去,肯定能學好,只要他們願意學,一有空就來找我,我都會教他們。上課了,兩個孩子高興地走了。

今天早上,我正在“遊”飯碗,忽然聽到一聲清脆的`喊聲:老師好。一個月來,這個孩子可是第一次叫我,當時我真的很激動,連忙問道:想不想做題,她馬上轉過身跑到教室裏拿來作業本。又經過一個早晨的輔導,這兩個孩子進步都挺大:一個已經能慢慢跟上教學節奏,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速度是非常慢的,另一個也已經會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式題了;經過兩天親密接觸,兩個孩子和我不再陌生,願意與我交往,這纔是主要的。

思考一:雖然我不太認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我認爲只要教師肯付出,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是沒有問題的。通過接觸這兩個孩子,如果他們基礎能好一些,我也有耐心一些,相信他們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

數學教學隨筆6

每到新的學年,中心小學的各個教學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別是中、高年級要集中全鎮大部分村小、及教學點的學生,這種中、高年級集中辦學方式在農村鄉鎮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現今計劃生育抓得好,生源少,這種辦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優化化教學資源,體現教育的均衡性。

可這件好事卻讓中心小學的教師非常頭痛,關鍵原因還是村小的教學質量差,並班後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大。就拿這兩天併到我班的7個學生來說吧:開學第一天,感覺到自己還沒有進入到教學的狀態,學生似乎也還沒有從假期不回過神來,於是就找來上學期的試卷讓學生訂正。在發放試卷的過程中,我也瀏覽了一下剛轉來的學生的成績:最高分70分,最低分31分,平均分不足50分,比我班原來的平均成績少了十幾分,簡直不可思議。

可經過兩天的接觸,和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我發現這7個學生中除了兩個學生學習新知識慢一點外,其他幾個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學生的水平,特別是有幾個課堂上特別投入,如此表現,不可能學不好呀,這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一般的教師都不願意去,即使勉強派去任教,教師也是走馬燈似的更換,而能在哪裏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師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素養。民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產物,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有些是教師甚至是父子兩代人的老師,雖然時代不同,但這些老教師還是秉承着過去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如今的教學相比幾十年來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所沿用的還是過去的老一套。

數學教學隨筆7

這節課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過從學生喜歡的課本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然後通過組織學生實踐操作,幫助學生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數學書的寬,量出的結果不一樣;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長度有時量出的結果一樣,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進而理解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爲了使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統一長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準備好了要用的學具,曲別針和一角的硬幣7個。課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初步體驗了用不同的長度作標準去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長度做標準去測量不同的物體的長度。在這一個活動中有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直尺去測量課桌的長,然後再用曲別針去測量數學書的寬。顯然教材設計者充分考慮教具的實用性,讓孩子能夠比較方便。而且是爲了讓學生的比較容易進行比較,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的。但是孩子在測量課桌的長的時候,由於學生用的尺子長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但是這一活動恰恰又讓學生體驗了用不同的長度標準去測量同一個物體。

這節課,就目標而言,學生不難達到,但總體感覺上得太匆忙,不輕鬆。而且,每次總有個別學生不帶學具,不認真聽操作要求,這也是個問題。

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動課上,學生學具的準備、課堂紀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慮、重視的問題。

數學教學隨筆8

我接連四年我都教一二年級,今年突然被分到了四年級教語文,有點惶恐。低年級和中年級有什麼區別?我是我的老搭檔們愛和我交流的話題

老搭檔們會問:“教四年級是不是比低年級強點啊?”我趕緊說“是啊是啊!最起碼比一年級剛入校時好管多了!孩子們不那麼傻了。”好管一些啊,孩子們是不是不那麼傻事實上,各個年級段都有自己的難題,也都有佔優勢的地方。可是我當然不能這樣回答,因爲會被當成說風涼話。

中年級學生,比低年級時長高了一點,不過我觀察他們的行爲習慣似乎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只是稍微懂事了一點。你和他講一講心裏話或者講講道理他們能聽懂些,而且還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他們也比一二年級孩子更機靈點,知道審時度勢,知道猜一猜作業是什麼,而且基本上都能猜中,知道提前去完成他的作業,因爲這樣的話剩餘時間就可以玩了。知道在學校的基本行爲標準。

而中年級的學生難管的地方在於:壞習慣根深蒂固!他們的自我意識比較強,開學兩週遇到了我就遇到了一個十分自我而且又執拗的男生,開啓了我和學生的第一次較量。特別“酸爽”!經過和家長以及請教有經驗的孫老師,才確定了管理他的辦法,就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當衆指責批評他,把他叫到一個角落裏悄悄給他說。中年級的學生管理的難點在於幾個別人。

中年級的學生家長,相比較而言,似乎已經不太在意老師的反饋了。孩子一年級剛入學時,家長那個激動勁頭,接近瘋狂,每天晚上輔導孩子作業,很多家長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教,誇張到心臟病住院。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孩子的在校表現,完全是一個認真的陪讀家長。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穩定,家長也漸漸放心起來,到了四年級,他自己的孩子是查啥情況啥程度他比誰都清楚,如果你叫叫家長到學校,他估計大概的能猜出來是因爲什麼事情被叫,他們認爲自己已經努力過了,孩子已經定型了,他們不想再做努力不想再做掙扎了,所以叫家長有點困難。這一學期開學兩週,我給一個家長打了兩次電話,好說歹說,才把她給請過來。家長到校後,開口就說:“孩子我已經盡力了你看咋辦就咋辦吧!”這句話,對於被一二年級家長積極配合習慣了的我來說,小心臟有點受不了。自我平息了片刻,才終於冷靜下來。

四年級我遇到的最恐懼的事情,不是管理班級,而是作文教學,我有點兒如臨大敵的感覺。儘管我以前的確教過幾年初中和小學中年級,但是現在已經完全忘記了那種感覺,以前人家說老師教幾年級就是幾年級的水平,我成天不叫作文,自己的寫作水平幾乎成零了。從這學期第二週開始,我就進入了備戰狀態,備教材之後,去聽課,提前一天佈置預習和口語交際任務,希望學生們心裏至少有素材。聽孫老師的課,我記了滿滿的兩張,覺得心裏有譜啦,下午就信心滿滿地去給學生上作文課了!站在講臺上一開口才發現,人家講得那麼好,你這邊根本只是學到點皮毛!照本宣科都是難事。我只好就把我最關注的認爲最要緊的,給他們講了出來。二十分鐘不到,我就講完了,然後讓學生開始寫作。我發現學生寫得還挺快,兩節課後沒有寫完的只有兩個人,我可開心了!今天早上,把習作收了一翻看,沒有條理沒有層次沒有中心句!好的地方是寫得還挺順溜,字數挺多。到底應該怎麼批改怎麼爲一些特殊作文下結論,我又爲難了。要知道,中高年級語文一大難就是批改作文!

總之,我來到了新的年級段,心理狀態是誠惶誠恐、忐忑不安,行爲表現是早到晚歸,外加馬不停蹄。我對本學年的期盼是:不要出現大的安全事故,把我的課老老實實地講好,至於結果會怎麼樣,看天啦!

數學教學隨筆9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出的一些教學情境,我覺得非常適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形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爲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_,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課堂數學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 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感言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隨筆5篇

★ 小學三年級教師教學隨筆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隨筆

★ 三年級教學隨筆

★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隨筆5篇

★ 數學教學隨筆

★ 小學數學教學隨筆

★ 數學教學隨筆

★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育隨筆

數學教學隨筆10

學生的思維訓練角度來考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從知識結構入手,考慮教學概念與已學過相關概論的關係以及教學概念本身的特點,然後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能夠訓練或培養學生的什麼思維方法,創設切實可行的情境。下面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讓概念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做法,供同行者參與。

1、通過歸納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代數,對新內容的學習較多地使用了歸納的方法,相當部分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律都是通過歸納出來的,即是從個別、特殊的事物探究出一般的規律,它不是嚴格的數學,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適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它不僅適用於公式、定理、法則的歸納與發現,也適用於對某些概念本質屬性的探究,可以作爲情境創設方法,以單項式概念教學爲例加以說明。

問題1:請同學們回憶,代數式是什麼樣的式子?(找幾個同學分別寫出幾個代數式)

分析:提問三五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五個左右的代數式,其中可能有單項式,也可能有多項式,然 後 老師把其中的單項式選出,若個數不夠,老師可以把備課時事先準備好的單項式再補充進來,得到一組三到五個單項式的集合,爲下面的探究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所研究的單項式大部分是由學生提供的。

問題2:認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代數式( 4a 2c , 2y, x3, 0.1m2 n3),說出這幾個代數式的特點,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分析:學生可能對“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即它們之間在運算種類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討論,朝着“它們都是數與字母的積”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礎上觀察出它們不含有什麼運算,也爲以後學習多項式作好準備。

問題:同學們好好想想,2、x,是不是單項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況,使學生懂得單個數、單獨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通過類比創設教學情境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間往往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對那些相近或相似關係的概念,因爲它們有着諸多的相似,所以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類比的方法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方法,它是根據事物間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維方法,可以作爲概念教學的情境創設方法。下面以同類二次根式爲例加以說明。

問題1:回憶同類項的概念,寫出一組同類項,並指出這一組同類項“同”在什麼地方?

分析:由於同類二次根式與已學過的同類項的共同特點是“同類”,的所以在類比之前要強調“同類”的含義,只有弄清楚了同類項中“同類”的意義,再進行類比到同類二次根式才能產生思維的飛躍。

3、直接說出概念創設教學情境

概念教學的目的不僅在於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學習到某種思維方法,然而有的概念,它的定義象名詞解釋一般,這種概念的教學情境創設可直接給出其定義,然後讓學生分析理解定義的文字表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以多項式的項與次數爲例加以說明。

請認真看並理解投影或小黑板上的語句:

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

多項式裏,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問題1:指出下列多項式是幾次幾項式,有沒有常數項?常數項是多少?

3x+1,5x22x7,a22ab+b2,a2ab+2ab26

分析:只要學生在討論中搞清了如上問題,則說明對上述定義中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然後再不斷加深認識。

數學教學隨筆11

原人教社修訂版教材中,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學內容做了一些特殊的修訂,其中,在每一個練習後面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選學題,是最醒目的一個處理方式之一。按照教學參考書的說明,編寫者、專家們的出發點是讓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希望在保證孩子們數學基礎之上,適當安排一些有利於促進孩子思維發展的練習,從而讓一些在平時學習中“吃不飽”的孩子有一個發展的機會。

面對教材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作爲一線的教師,只要是認真備課的老師,都能領會編寫者的意圖,都能把握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展開尺度,應該說根據教材的這種安排方式,對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敢,也無法按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來展開教學,原因很簡單,現在評價學生的標準,不論你是公開反對,還是承認也好,仍然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爲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唯一標準,自然考試成爲學生之間競爭的唯一方式,同時,分數也成爲評價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指標體系,如何備考自然也就成了師生之間共同的話題了。

由於根據修訂後的教材要求,選學內容是不納入各種考試的範圍之內的,但作爲各級的出題者,往往在潛意識中都有一個想法,通過考試把學生考出個三六九等,把教師考出個三六九等,似乎不這樣出題,就顯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不這樣出題,就無法體現考試的份量。

這樣一來,可苦了孩子了,同時也苦了老師,因爲,一份試卷要想考出個三六九等,必然會出現一些偏、難之題,而這些考題往往都與教材的選學題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你試想如果孩子連書本上的選學題都不會做,再遇上試卷上的難題不就更不會做了嗎?爲此,老師對書本上的選學題不敢怠慢,每每遇到這樣的題會集中精力,一點一點帶學生攻關,雖然有一些孩子理解了,但更多的孩子卻越來越糊了,有些人甚至連基礎的東西都不會了,更有甚者,一些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正在這種錯誤的導向指引下,一點一點的消失,上數學課一步一步地成爲他們討厭的一件事。

面對當前課堂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這一現象,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急在心裏,卻又無力迴天,因爲它的現狀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可以改變的。如果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按照這種考什麼,教什麼的導向走下去,必然會一步一步地走向死衚衕,會把小學數學教育引向一條不歸路上。

因而,當前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改革過於以量化方式進行評價的教學評價方式,走出一條能夠真正地全面反映學生成長的評價之路,從而才能保證課程改革在教學各個環節的真實動作起來。

數學教學隨筆12

過去曾經聽到教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同行說這套教材不好把握。今年我擔任了五年級數學的教學任務,打開教材後也有同樣的感覺,每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零零散散的,比起過去的教材系統性明顯不足,有些基礎概念教材上連提都沒有提到,比如說第一單元“因數和倍數”刪減了過去教材中的“整除、質因數、分解質因數、互質數”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就連保留下來的“因數和倍數”教材中也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中認知。

以自己過去教學經驗在這單元的教學中抓住“整除”的概念,使學生理解其他與之相關的數學概念,逐步地構建一個以“整除”爲基礎的知識體系。而現在建構體系的基石不存在了,這可真是“無米”而難爲“巧婦”了。此印象之一也。

印象之二:本套教材非常之花哨,實物圖、卡通人物、統計圖、統計表全都是色彩斑斕,且比比皆是,好似畫報相仿。

此兩個印象使我不禁產生了兩個疑惑:“教什麼?”“怎麼教?”

近一個月的教學實踐之後,我發現了在這“花哨”的外表背後隱藏着最樸素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它正是數學的靈魂。舉幾個例子:

數的世界主題圖隱藏着現階段學生學過的所有種類的數,但是他需要學生自己用眼睛去發現,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現實生活。接下來的試一試則體現了最簡單的分類思想。

2、5倍數的特徵則是要學生運用不完全歸納法來發現,3的倍數的特徵要學生經歷觀察、猜測、嘗試、驗證等類似科學研究的環節去發現。

找因數、找質數通過用小正方形擺長方形的活動孕育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整單元的教學內容都已一個個具體的實例爲依託,要求學生動手嘗試。

數的奇偶性是本套教材新增的知識內容。從教材中呈現的內容看,在教學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示意圖或列表的方法將具體的生活問題抽象爲數學問題,由於實際問題的發展有兩個結果,所以可以用數的奇偶性來判斷其結果的可能性。由此看來這部分教材的實質是運用一個數被2除的餘數來判斷事情發展變化的可能性。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有兩個杯子杯口向上放在桌子上,第一次翻轉第一隻杯子使它杯口向下,第二隻杯子不動;第二次第一隻杯子不動,翻轉第二隻杯子使它杯口向下;第三次翻轉第一隻杯子使它杯口向上,第二隻杯子不動;如此反覆,請確定:⑴第9次翻轉後,兩隻杯子的杯口的朝向。⑵小明說:當翻動的次數是除以4餘數是3時第一隻杯口一定朝上,第二隻一定朝下,他的結論對不對?

學生通過實驗會發現這個問題有四種可能性“下上、下下、上下、上上”,所以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運用一個數除以4的餘數來判斷。這樣拓展了學生的認知,使他們舉一反三,同時認識到要根據具體問題運用相應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

有了以上具體的感知,我對北師大教材有了以下的認識:

1、今日數學不同於昨日數學,我們都知道所謂傳統教材是“算術+幾何初步知識+代數初步知識+統計初步知識”,它是以“認數和計算”爲主線,注重數學知識本身的系統性,重視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系統。從現代教育學的角度看,由於人的經歷、受教育的背景、能力水平等侷限,每個人對數學的認知結構也不盡相同,而今日數學貌似打破知識體系,實質上它更加關注的是學生自我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數學知識具有顯性和及時性,而數學思想和方法具有隱性、體驗性和長效性。要在教學中突出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就要求教師善於組織數學探究和交流活動,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多實踐、多表達,不要急於求成。

數學教學隨筆13

教學情境是教學活動產生和維持的基本依託,因爲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既有經驗,使之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探究及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因此說要組織理想的教學活動,應善於創設教學情境,一個理想的教學情境創設出來了,教學活動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所幫助。課改以來,許多教師都意識到了創設情境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好的教學情境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有很大幫助的。而有些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只注重形式,走入“誤區”,並沒有發揮教學情境應有的作用。我們看下面幾位教師創設的幾個教學情境。

片斷一:到底學什麼?

教學內容: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例2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一個新的玩具商店開業了,裏面有許多好玩的玩具,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幾個。

教師出示各種玩具,每個玩具上都有標籤。學生表現特別興奮,因爲他們對玩具情有獨鍾。這個情節可以說收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但後面的過程就有些走偏了。

師:你最喜歡那一個?

學生紛紛講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提問了十幾個學生,又繼續問。

師:如果你去買玩具,最想買哪一個,要用多少錢呢?

學生又紛紛講自己想買的玩具,並彙報價錢,又有十幾個學生做了回答。看到這裏你可能以爲是在教學“認識人民幣”,到這裏時間已經過去了10多分鐘,學生卻還不知要學習什麼。

我們都知道這個教學內容的重點是解決“退位減”的問題,教材中設計的買玩具情節,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是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聯繫,而教師在這裏卻花費這麼長的時間讓學生講自己喜歡的玩具以及玩具的價錢,會對後面解決重難點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嗎?這樣的情境顯然是不恰當的。

片斷二:要幹什麼?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例2

談話導入: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的生日?平時都有誰給你過生日?

有3名學生進行了回答。

師: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我們來看還有誰給小白兔過生日。(出示圖片:小熊、小鴨子、小松鼠)他們都帶來了什麼禮物呢?

出示:小熊帶了2個蘿蔔,小鴨子帶了6個蘿蔔。

師:小鴨子帶的蘿蔔個數裏有幾個小熊帶的個數?

這個問題學生好像有些不明白。在教師的引導下知道了小鴨子帶的蘿蔔個數裏有3個小熊帶的個數。

教師又出示小松鼠的話:“我帶的蘿蔔個數是小熊的5倍。”

師:猜一猜小松鼠帶了幾個蘿蔔?

這次學生好像明白了,很快算出了小松鼠帶了10個蘿蔔。

師:小白兔爲自己的生日設計了三項活動,有擺圖形、觀看錶演、戶外活動。(教師同時在黑板上貼出三個主題詞)

我們先看小白兔擺了一個什麼圖形。

教師在黑板上用小棒擺了一個小飛機的圖形。

問:小白兔用了幾根小棒擺的小飛機?

生:用了5個小棒。

師:你是幾號組員就擺幾個這樣的小飛機。在小組內說一說用了幾根小棒擺了幾個小飛機。

學生在小組內擺小飛機……

教師是想通過小白兔過生日引出擺圖形的活動,但忽略了擺圖形與小白兔過生日是沒有必要聯繫的,學生也沒有如此過生日的經歷,又怎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而前面的小熊、小鴨子、小松鼠爲小白兔過生日的情節好像也沒有什麼必要。其實擺圖形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它把解決問題建立在學生的活動基礎之上的,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理解所要解決的問題。

數學教學隨筆14

這節數學課,我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思想,精心設計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實踐活動。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鬆、愉快地學習,體會左、右的空間位置關係。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整節課的數學設計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如:機器人的小遊戲,課伊時,趣味就生。在探索階段,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考一考,演一演,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課之中,趣越濃;在鞏固拓展時,創設了讓學生當小司機、開汽車的遊戲活動,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下課了,學生還不捨得離去,還纏着老師:“這節課真好玩!”課已盡,趣猶存。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2、關注探究過程,實現自主體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自我發展。本課的教學力求遵循知識發展未分選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經歷和體驗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促進思維的發展。如讓學生找自身的左和右,老師和學生一起玩機器人的遊戲……。這種“感受”是一種直接經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進入社會生活、學會生存所必備的本領。

3、巧設活動情境,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標準》指出: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生活、勞動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課程內容應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有利於數學學習的生活化、情景化。如:讓學生按一定的位置擺放學具、當汽車小司機、讓學生上下樓梯。讓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鮮明的表象。

整節課我都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較好地體現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隨筆15

在低段數學教學中,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口算佔有比較大的比重,而口算最主要的訣竅就是多練,當然興趣和指導也很重要。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而成因卻不僅僅是我們通常以爲的“粗心大意”。該怎樣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水平?我覺得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低年級小朋友的自制力處於不斷培養之中,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形成技能,當然日復一日的練習肯定會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結果會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習題的形式,使其豐富、有趣;及時的反饋,讓孩子品嚐成功的喜悅。

二、掌握算理

只要理解和掌握了算理,口算的高峯不再難以攀登。充分利用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覺得貼近生活,用動物、競賽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學會利用學具幫助理解和計算。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討論思考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算理,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加強練習,熟能生巧

一個學生的口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沒有大量的練習作支撐,是絕不現實的。但練習也需要有針對性,只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可以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的知識。

四、給予適當的指導

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學生歸納總結,如很多計算題都有它的計算規律,這時候,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既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提高計算的速度,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整理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學低年級數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們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學生口算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