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星女圈    閱讀: 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元宵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但很多人只知道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吃元宵,卻不知道元宵節的寓意是什麼。下面爲大家介紹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1

元宵節因月圓、燈明、時值開春、人盡團圓而寓意美好、圓滿、興盛、浪漫。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元宵節點燈的寓意:古時候,人們爲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爲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也爲了躲避災禍祈求平安。並且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爲互報平安的信號。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特點: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元宵節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各地還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爲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爲法定之事。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2

元宵節的由來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稱夜爲“宵”,而正月按照農曆紀法則是元月,所以也就把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之爲“元宵節”。元宵節作爲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要的節日,不僅是全球華人都過的節日,而且也有着較爲悠久的由來歷史。

其實民間從古至今就有着“開燈祈福”的習俗,即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把已經試過的燈盞放入河水中,向神靈祭拜祈福。

隨着東漢時期“開燈祈福”這一傳統習俗,則又帶有了“燃燈表佛”的意味。等到唐朝的時候,中西方文化進一步密切交流接觸,佛教已成爲主流文化,上到朝中仕官大臣,下到集市萬家百姓,都會在正月十五“燃燈拜佛”,由此,元宵節張燈結綵就成爲法定的事情。不過,正式的“元宵”之名,還是在唐末得以形成,在宋代稱其爲“燈夕”,清朝則是“燈節”。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第2張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劃旱船

劃旱船也被稱爲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都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就是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就好像是一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裏拿着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走百病

元宵節除慶祝活動以外,還有一些其它的信仰性質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的人大多都是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者是走牆邊,或者是過橋、或者是過走郊外,其目的就是爲了驅病消災。

隨着歷史的發展,元宵節的慶祝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踩高蹺、耍獅子、扭秧歌、劃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動。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3

元宵節的起源由來

元宵節來歷傳說一

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來歷傳說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元宵節來歷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爲了彩燈。

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爲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爲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

點彩燈來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過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第3張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怎麼樣是好。

過了好久,纔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袁世凱與元宵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