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生活中,與人相處中,就需要好好傾聽對方的話語,傾聽可以讓雙方更加深入瞭解。下面是關於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1

聽到孩子說“討厭”、“沒意思”、“不幹了”等負面的話,我們做父母的心裏就會一下捲起幹層浪。於是有時就會像這位母親一樣,通過否定孩子的話、屏蔽不想聽的話來減少打擊。

有一個很有名的寓言,說的是北風和太陽比賽,看誰能先讓旅人脫去斗篷。北風想把斗篷吹走,但是寒冷的風越吹,旅人就把斗篷捂得越緊,努力不讓斗篷被風吹走。

否定孩子的負面的話就像這北風一樣。父母越是要否定,孩子就越抓住那句話不放。但是那真的是孩子的真心話嗎?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

把內心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是大人也會覺得難,更不用說孩子了。所以,找不到合適的語言或是急於表達時,就會把有衝擊力的話“發射”出去了。

孩子負面的話未必是真心話。也許是“聽聽我的煩惱吧”之類的求救信號。如果父母沒注意到這點,而像北風一樣深究話語本身,那麼感到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也許就會像美惠一樣不願再和父母對話下去了。

不做北風,改做太陽如何?不對孩子的負面話語做出反應,而是傾聽語言中深藏着的孩子的內心。一邊希望孩子敞開心靈,一邊溫柔地重複孩子傾注“內心”的語言。

以這個例子來練習一下吧t“就是討厭她了!…‘是嗎,討厭她了呀?…‘明天開始也不和她一起去學校了!…‘不一起去了呀。那麼難受呀?”“嗯。因爲……”——在不斷重複孩子話語的過程中,父母能夠體會到孩子的內心,一邊與孩子產生共鳴,一邊問下去。被父母的溫暖呵護着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理解而變得安心,開始敞開自己的心扉。父母通過“反射”的語言重新再問,孩子也能再回顧自己的內心。

心打開了,話匣子也就打開了。如果繼續傾聽孩子“內心”的話語,那麼孩子心中的煩惱也會漸漸消散。接納孩子負面情緒的心,讓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了。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2

1、巧用情境教學用真實物品創設教學場景

情境教育的直觀性更能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通過帶入情境,把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發展內部言語。”幼兒將看到的、觀察到的東西融入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的過程,也正是內部言語形成的過程。如在學習詩歌《圓圓圓》中,在仿編時,我把整個活動室佈置成圓的世界(活動室四周張貼並擺放各種圓形的圖片及實物),讓幼兒在室內尋找圓的物品,並通過看圖例體會詩歌中圓形物體進行仿編,幼兒的思維一下子就打開了,學的非常有趣也非常投入。孩子們朗誦着自己創編的詩歌,語言得到提高的同時,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傾聽還在語言中深藏的思想 第2張

2、巧用角色表演營造動態情境創設教學情景

孩子語言表達積極性受個性和環境的影響,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有的性格外向,能說會道,落落大方;有的沉默少語,膽怯害羞,見外人不說話,這樣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均衡。爲此,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一個非常豐富的動態語言環境,就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如《會動的房子》活動中,目的是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把整個故事內容製作成了課件,在課堂上幼兒被形象可愛的小動物們給吸引住了。就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都積極舉手發言爭先恐後的回答,幼兒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動之中,一方面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羣體的語言向積極方向發展,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動力。幼兒對有色彩的、有聲音的、會變化的刺激物最感興趣,注意力最能集中。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因地制宜,恰當地把故事表演、角色遊戲等引進活動之中,提供富有變化的道具,創設亦真亦幻的場景,爲幼兒提供了一個融教育與情景之中的一個多角度的語言環境。例如故事教學活動《小熊請客》,我請幾個小朋友排練好小話劇進行表演,讓孩子們觀看,這種生動的角色表演引起幼兒的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很容易地瞭解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及對話,學起來顯得輕鬆愉快。

3、巧用藝術手段渲染欣賞氣氛創設教學情境

在幼兒語言活動中,欣賞優美的兒童詩或者朗朗上口的兒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通過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欣賞、朗誦,能培養幼兒對語言美的感悟以及語言表達的語感能力,但由於幼兒身心發展的限制,他們對詩歌和兒歌內在意義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也就很難在朗讀過程中通過想像形成鮮明的畫面,語感的培養受到了限制。我們以文字、動畫、聲音三結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語言欣賞的氛圍,促使幼兒入情、入境。

幼兒學習語言,重在感悟語言。實施主題活動《秋風吹呀吹》時,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去拾落葉,找秋天,有的幼兒用落葉拼貼成不同形象各種圖案、有的幼兒用樹葉做成樹葉紙偶,還有的幼兒用樹葉做成樹葉拓畫,孩子們邊做邊講,生動地演繹着秋天的故事。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在語言教學中,把音樂與文學兩者結合起來,作用於幼兒的聽覺與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

4、巧用懸念問題呈現豐富的語言情境創設教學情境

幼兒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教師的作用不再是直接將知識、經驗或答案告訴給幼兒,不再是拿出操作結果向幼兒講解,而是通過引導讓幼兒自己發現或學習別人是如何獲得知識或經驗的。通過學習實踐,我們感到: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幼兒在語言方面的創造力也是值得挖掘開拓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完全可以爲幼兒構建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激發幼兒運用語言的創造性。

每個故事都包含着強烈的思想感情,爲小朋友營造生動的生活場景,故事中不僅有聲、有畫、有景,而且有情。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原本絢麗多彩的語言活動蒙上了厚厚的灰暗色,老師執著於對詞彙、對故事的機械記憶。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們提出了“情景教學”的設想。但是,如何創設情景呢?儘管老師膠盡腦汁製作教具,上課時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這時,多媒體顯示了它的優勢。利用其聲像結合的整體性特點,可以在活動中模擬甚至再現故事情景,使幼兒不自覺地進入情景之中,使幼兒不斷地利用現有經驗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如《小猴賣O》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伴隨着優美的音樂,孩子們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景中,加之老師開放式的提問,引起了幼兒的共鳴,激活了幼兒的思維,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小猴想辦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創新思維。

教師在活動中巧妙設計懸念式情境,給幼兒留下質疑的空間,也是培養幼兒大膽想象發展語言的有效手段。我們經常創設的各種懸念式情境,如判斷性問題有:“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他這樣做爲什麼對?爲什麼不對?”這樣的問題都可以引發幼兒在掌握概念和判斷的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想象和推理。這無疑會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促進幼兒連貫敘述事物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語言教學中爲幼兒創造適宜情境,能使教師教得更輕鬆,使幼兒學得更愉悅,使語言活動的組織更實效。在語言教學的情境創設研究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我們的語言教學真正達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的總體目標要求。而孩子的語言是在交流和表達中發展的,語言教學中激發孩子的興趣,提供適當的語言情境,使他們樂於交流、樂於表達,是相當重要的,讓我們真正的傾聽幼兒的需求,和幼兒一同成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