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要教會孩子克服這些困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看完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1

培養物權概念

在家庭生活中,寶媽寶爸可以培養寶寶的物權概念,讓他區分我的和別人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知道:玩具是其他人的,並不是屬於你。縱使你再想玩,只要別的寶寶不同意你就不能強搶。

寶寶的東西如果別人想要的話必須經過寶寶同意,縱使是家長也沒權利強迫寶寶將東西借人或者送人。教導自己家的寶寶,玩別人的玩具前要先詢問,要經過別人的同意,也要告訴寶寶要尊重別人的拒絕。

轉移注意力法

寶寶搶玩具往往就是一時興起,很可能根本就不喜歡那種玩具,只是看到別人玩也想玩罷了。這個時候,大人可以“插一腳”,拿出寶寶喜歡的糖果或者一個更有趣的玩具,甚至和他們一起搶玩具……小朋友的注意力就會被輕鬆注意走了,問題迎刃而解。

建立競賽機制

對於稍大的寶寶來說,轉移注意力可能不起效果。特別是兩個寶寶僵持住,他們對那個玩具都抱着勢在必得的決心,寶媽寶爸不妨提議比賽,誰贏誰可以獲得獎品。

隨意一個簡單的遊戲,往返跑、回答智力題等等,贏家可以獲得玩具。對啦,記得給沒贏的寶寶一個精神獎,或者給其他東西安慰下。這個方法不僅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而且化解了之前爭搶玩具的緊張情緒。

教寶寶學會分享

站在寶寶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若寶寶真的不想分享也不要勉強,寶媽寶爸也要懂得尊重寶寶的選擇。

適當進行懲罰

大多寶寶只要寶媽寶爸耐心教導,他可以知道自己的錯誤,很快停下爭搶並主動和其他孩子分享和好。但是比較熊的孩子往往教導失敗、拼命抵抗,怎麼辦呢?

當無法說服時,懲罰就是另一種處理方式。當然懲罰是有技巧的,不是簡單粗暴的打罵,比如不買零食、限制看動畫片的時間等。具體的懲罰方式必須根據寶寶“量身定做”,這樣反而更有震懾力,寶媽不妨一試。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2

問孩子發生什麼事

第一步,我們問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這時候要避免用大人的眼光去指責和評論孩子,我們要安靜的傾聽孩子在說什麼。

比如哥哥和妹妹因爲一個玩具鬧的不開心,兩個孩子都在哭,我們怎麼辦?

錯誤做法:

看到兩個孩子因爲一個玩具打起來,都在哭,大人趕緊跑過來:

“一定是哥哥搶妹妹的玩具了是吧?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哥哥你比妹妹大,怎麼不懂謙讓一下妹妹啊?”

“妹妹別哭了,不就一個玩具嘛。”

這樣說會讓孩子更難過,孩子會覺得媽媽不瞭解真實的情況,也不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且也不要直接過來說,哥哥你應該分享給弟弟,這是做不到的。

你不要去衝過去告訴孩子對還是不對,而是要去看一下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認爲問題是,他已經分享他的玩具足夠長的.時間了,現在只是想把玩具拿回來,但是你卻認爲說他是在搶玩具,那你們倆就會朝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目標努力,永遠也談不到一塊去。

正確做法:

我們先問孩子:

“哥哥,妹妹,你們倆怎麼了?”

“剛纔發生什麼事了?”

“你們現在是在搶同一個小汽車是嗎?”

也就是說,問題爆發了,我們不要來評價孩子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找到問題了,跟孩子們講就好。

詢問孩子的感受

第二步,我們就需要詢問孩子的感受,別忽略他的感受,並且我們可以嘗試着重複一遍孩子的感受。

錯誤做法:

兩個孩子都在哭,家長說:

“不就是一個玩具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不就是一個玩具嘛!寶寶你大方點,讓給他。”

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和別人搶玩具,但是誰都想要,誰都拿不到,他的感受是很難過的。他在意的是:“媽媽,你了不瞭解我想要這個玩具的心情?”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不願意和你說話,只會鬧脾氣一直哭。

正確做法:

我們可以跟兩個小朋友說,

“你們倆現在感受怎麼樣?分別是什麼感覺?”

“你們都很生氣,對不對?”

“你們現在都想要這個玩具,但是隻能一個人拿到,你們現在心情一定很不好。”

當你試着說出孩子的感受時,孩子就會覺得“媽媽懂我!”然後他就會更加詳細的說出事情的經過,孩子會自己來表達剛纔發生的事情。

兩個孩子可能就會說:“我不高興,我的玩具被搶走了,我現在很生氣。”

或者你也可以安靜的傾聽,當孩子說剛纔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就回應“嗯!是這樣呀。”

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媽媽理解我”,他就會冷靜下來。

問孩子怎麼辦

第三步,我們需要問孩子怎麼辦,而不要用大人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要代替孩子做決定。

錯誤做法:

大人直接命令孩子:“真不聽話,你快把玩具還回去!”

或者是完全不管孩子,就直接不管玩具在誰手裏,強迫孩子離開。

孩子和小朋友鬧矛盾,和別人產生衝突,不是我們需要解決問題,而是孩子需要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這個時候衝出來,用各種辦法,去強制性的拿走也好,賄賂他,給他買新的玩具也好等等,不是孩子在解決,是我們在解決,孩子將永遠學不會怎麼去解決。

正確做法:

我們要主動詢問孩子:

“你們倆現在誰有辦法,能讓你們倆都高興起來呢?”

因爲現在的狀況是什麼?是兩個人都不高興。

我們這樣做,是在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其實孩子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

一起想辦法

第四步,叫做大家一起來找辦法,大家一起來寫出這些辦法。

就是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來寫辦法,我們找一張紙,把孩子想出來的辦法全都寫上去。不用管這個辦法合不合適,你只要寫上去就行。

錯誤做法:

孩子寫了一個“把玩具還給我”,家長大聲罵:“這個不行!你怎麼只能爲自己着想呢?”

孩子的觀點特別重要,不管好還是不好,就算是“我要弟弟和我道歉!”,你也需要認真的寫下來,這樣孩子纔會覺得被尊重,他纔會冷靜下來,講出更多的方案。

如果你急於判斷他們的想法,或者讚揚一種想法,就會壓抑他的思路。

正確做法:

父母引導兩個寶寶一起討論,並且寫下來,比如說第一個辦法是輪流玩,第二個辦法是哥哥先休息,弟弟玩,第三個辦法是弟弟休息,哥哥玩等等。

或者父母可以引導孩子:

“你借他玩一分鐘好不好?”

“你再玩一分鐘好不好?”

或者孩子說“我不是拿走不給他了,我只是不想讓他玩”。

又或者說“我們找到了一個辦法,是哥哥分享給弟弟玩,這個玩具本來是哥哥的,弟弟願意和哥哥一起玩,兩個人一起來扮演司機和乘客怎麼樣?”

有時候你拿出來一張紙,寫這些我們想到的方法的時候,孩子會特別高興,因爲他覺得你特別認真和尊重,你把孩子的事當事兒。你什麼時候把孩子的事當回事拿出紙來在那認真的去寫過啊?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用【輔導】的方法,而不是【告知】的方法。

中途詢問感受

第五步,如果這些辦法不管用,我們再找別的辦法。並且找辦法的時候,我們需要問孩子的感受。

錯誤做法:

玩具是弟弟的,就告訴孩子“把玩具給弟弟”,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難不難過。

孩子說:“媽媽,這個辦法不好,我很生氣!”

但是媽媽覺得是對的,就沒有管孩子,說“這樣做是對的,你不要生氣,不懂事的孩子才生氣。”

分享的前提是孩子得是自願,而且分享的過程得是快樂的,分享完的結果,要讓大家高興和滿意。這個過程不是我們告知給孩子,你要怎麼做的。而是孩子自己去做的,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學會。

正確做法:

比如哥哥說“我其實也不是不願意給他,我是怕他把它拿走”,那這個時候弟弟可能說“我不會拿走的,我就玩一下,我也願意把我的巧克力給他吃”。

現在有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的話,我們可以問問兩個小朋友:

“你們倆現在感受怎麼樣?開心了嗎?”

這時候哥哥也高興了,弟弟也高興了。

愛搶玩具寶寶上線這樣教育他

告知這個行爲叫分享

我們最後要告訴孩子,這個行爲就叫做分享,這個行爲就叫做寬容,這個行爲就叫做協調。

錯誤做法:

不管這個問題有沒有處理好,家長回家都怪孩子“太小氣了,以後大方點,要學會和別人分享。”

孩子不懂什麼叫做真正的“分享”,“大方”這個詞孩子聽不懂。孩子會認爲:“所謂分享就是把我的東西搶給別人用,我學會了,但是我討厭分享。”

正確做法:

“寶寶,你知道你們剛纔的行爲叫什麼嗎?這個就是我說的分享”;

“寶寶,你知道哥哥剛纔在做什麼嗎?他在分享。”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最終我們的感受是都變得高興。然後最後給行爲命名說:“寶寶,這就是我說的,分享。”

而且他們從分享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了快樂,感受到了分享以後帶來的快樂。

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孩子自己來做到這幾步,這才能讓孩子學會什麼叫分享,因爲這是他們自己做到的。

ICPS這個辦法最大的好處是,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重點,思考過程是重點,而不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才是重點。

所以,我們是要用這種輔導的方法,輔導孩子去尋找方案去分享,引導他去找好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告訴他,他要和別人分享玩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