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

來源:星女圈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們和孩子都不能忽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以下是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方法。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1

指讀,即在孩子閱讀時一邊用手指着字,一邊讀出字的音,原則是按句中文字的順序,手指要指準那個字,並且眼睛要注意那個字,達到眼、手、口、腦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完成字音、字形的結合工作,使它們合二爲一。指讀不但對孩子識字有幫助,對校正孩子其他方面也有益處。

1、指讀可以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只讀時孩子的眼、手、口、腦並用,在思維控制之下多個器官齊力合作,這有利於培養他的思維和運動的協調能力。小學低段的孩子常常處於本能而好動,那麼在閱讀是將他的手作爲工具運用起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自我干擾。

2、指讀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有利於孩子集中精神讀書認字。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力和知識的基礎都較爲薄弱,這時候非認知因素在孩子行爲的影響上占主導地位,佟慶偉和秋實在合著的《個體素質結構論》中將一個人的非認知因素概括了爲心理過程中的情感和意志、個性心理傾向中的動機和興趣、個性心理中的性格,其中這五種因素中,性格因素又處在相對中心的位置。小學低段時孩子的行爲主要受自己內在情緒因素影響,控制力較差。那麼些微的外在干擾容易導致其思維渙散,注意力不集中。

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1、“指讀”更理想的是適合於初級階段。瞭解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讓學生形成習慣,依賴於指讀,這會嚴重影響到他們今後的閱讀速度。所以,這裏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

2、“指讀”不等同於“認讀”。指讀應該是在句子中去指讀,而把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單詞指着去讀。

3、“指讀”後期,即閱讀的高級階段,隨着學生們詞彙量的豐富,閱讀水平的提高,我們應倡導他們按意羣去閱讀。不能再讓學生一個一個的指着讀,可以按詞組、短語什麼的從整體上去指讀。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必定提升,擁有快樂“閱讀”體驗!

學前兒童指讀的重要意義2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意義

(一)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嬰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嬰幼兒的聽覺和言語器官的發育逐漸完善,正確發出全部語音的條件已經具備,三四歲時發音機制已開始定型,以後再發別的音,就容易有口音。一個人在嬰幼兒期沒有掌握正確的發音,以後進行補償教育就困難多了。嬰幼兒在掌握詞彙方面,由3歲的800—1000左右個詞,發展到6歲的3000—4000左右個詞。在掌握語法方面,由掌握簡單陳述句的語法形式,發展到掌握多種句式並列句及主從複合句等)的語法形式。在正確教育下,幼兒入學前就能自如地運用口語表達自己的見聞、願望、情感等。如果嬰幼兒在發展語言的關鍵期,沒有條件學習口語,以後就不能真正學會說話。衆所周知,7歲狼孩回到人類社會後,開始學習說話,經幾年的訓練,只記住四五個單詞。這個實例說明,嬰幼兒語言的發展如錯過了時機是難以彌補的。因此,學前期的語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兒園中,應該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其成果對人的一生髮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二)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

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爲嬰幼兒在掌握語言之前,要認識一個物體的特徵,必須對該物體的各部分和各個特徵逐一進行詳細的感知,他們用手摸,抓起來玩弄着看,放進嘴裏咬,甚至把東西拆了……,而當他們掌握了語言以後,情況就不同了。成人在帶領嬰幼兒觀察周圍世界、傳授知識技能、解釋行爲規則時,都將伴隨語言。語言的參與,將使嬰幼兒的認識過程發生質的變化,語言可以在以下幾方面起作用:

用詞命名:即把所認識事物的名稱、形態、習性等用詞叫出來。如帶幼兒認識公雞時,不僅能叫出公雞(名稱),而且還能說出公雞頭上有紅色雞冠,嘴是尖尖的,身上有漂亮的羽毛,尾巴是向上翹並向下彎的,有兩條長長的腿(外部特徵)。幼兒在認識事物時,有了詞的標誌和解釋,其對事物及屬性的感知,才成爲能被理解的知識,並且得到鞏固。

藉助於詞,區別類似的對象:嬰幼兒知識經驗貧乏,知覺的精確性差,在認識相似的事物時,常常發生混淆。如幼兒大都分不清楚狼和狗的外形特徵。這時,成人就可藉助於詞,讓幼兒對二者進行比較,可邊觀察邊指出它們的不同:“狼的嘴較大,腿較細,尾巴長,是向下拖着的;狗的嘴比較小,腿較粗,尾巴短,是向上捲起來的。”當然,也可讓幼兒在觀察時,自己找出它們的不同,觀察不到之處;成人再給予啓發,以培養他們分析、比較的能力。

藉助於詞,認識事物的共同特徵:找出事物之間的共同特徵,要求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在成人幫助下,逐漸學會概括。如區別對雞和鴨的不同點之後,可啓發幼兒找出雞和鴨的相同點:都有羽毛、翅膀、兩條腿和腳,肉可以吃,母雞、母鴨都會生蛋等。

藉助於詞,分出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點:幼兒受思維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分不清主次。如顏色屬事物的次要特徵,而幼兒卻常常把它作爲事物的主要特徵,因此,他們常常會說出“黑色的小白兔”或“灰色的小白兔”之類的話。對這種情況就需藉助於詞給予解釋,讓幼兒知道,兔子有好多種顏色,有白的、黑的、灰的、棕的,……,但不管哪種顏色,兔子都是長耳朵,短尾巴,前腿短,後腿長,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讓幼兒知道這些纔是兔子的主要特徵。

語言在孩子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除以上作用外,作爲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不僅可以使孩子直接地認識事物,而且還能使其間接地、概括地認識事物。如孩子已知山楂是酸的,下次再認識檸檬時,只要告訴他們:“檸檬很酸。”可以不嘗味道就能體味了;不僅可以把感性知識用詞記載下來,儲存在腦中,構成知識,而且還是思維過程的工具。沒有語言就不可能進行抽象的思維,在由直接地感知、表象進入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維的過程中,語言起着特別重要的作用。反過來,由於幼兒認識範圍的擴大,認識內容的加深,也就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語言發展的過程,往往也是認識豐富和深化的過程。這就說明語言與認識的密切聯繫與互相制約的關係,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語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爲學習書面語打好基礎

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成果證明,學生寫作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獨白能力低,不怎麼會說話,寫起文章自然雜亂無章。而獨白能力強,比較會說的學生,說起話來有條有理,生動自然,寫出文章一般都不錯,這是因爲書面語是以口語爲基礎。在孩子入學以前,如果能學會普通話的準確語音,掌握大量的詞彙,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入學後學習認字、讀書和作文時,主要是把看到的字形和相應的語音聯繫起來,理解文字內容和用文字表達意思就比較容易了。學前階段成人如能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口頭組詞、組句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孩子現想現說,有條有理地說,就可以促進孩子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的發展。以上這些因素,均可爲孩子入學後學習書面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