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同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內心並不需要大人的陪伴,其實走進孩子內心,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看完如何走進孩子心裏,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1

放低身價,與孩子打鬧成一片。

孩子於大人之間總會有一定的隔閡,這種隔閡來自於年齡的差距,想消除這種隔閡,必須學會與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看書,一起跑步,一起玩玩具,放低自己的身價,才能換來孩子真心的對待。

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也不例外,有的時候孩子選擇的事物可能大人很難以接受,但是,請尊重她的選擇,這樣孩子纔會覺得大人是真的理解她們,得到尊重的孩子也同樣會去尊重大人。

學會換位思考問題。

換位思考是每個大人都應該學會的方式,不能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試想自己像孩子這麼大的時候,可能做得還不如孩子做得棒,真正的把自己當成孩子去思考孩子的思維模式,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唯一途徑,真正站在孩子角度的談話才能讓孩子信服。

適時的肯定孩子。

經常得到肯定的孩子會變得很自信,纔會變得更容易敞開心扉,自卑的孩子通常都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適時的讚美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當然,不能盲目的讚美,就事論事的肯定是最好的方式。

多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

讓孩子當爸爸或者媽媽,爸爸媽媽當孩子也是一種走進孩子心靈深處的好辦法,通過孩子教育自己的方式,可以看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好還是不好,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尊重孩子,還有孩子希望父母怎麼樣對待自己等等。

遇到問題,不要直接的去批評,而是等她緩衝之後再進行婉轉的溝通。

遇到問題的時候,切忌不要用直接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比如幼兒園的老師向家長告狀的時候,直接的問孩子的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說,給孩子一個緩衝,等她平靜之後再進行婉轉的溝通,通過詢問別的小朋友的事情來慢慢地還原事情的原委,瞭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再進行教育。因爲很多時候孩子的本意並不是壞的,只是用了錯誤的方式,直接的批評有可能會讓孩子倍感委屈。

每晚進行睡前的聊天。

睡覺前孩子是最平靜的,也是最願意打開心扉的時刻,好好把握睡前的時光,慢慢地和孩子聊會天,不僅可以知道孩子這一天都發生了什麼,也可以知道孩子的很多不想說的想法。

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多引導,但是少說話。

每個人在和別人溝通時,都不喜歡別人打斷自己的話,孩子也是一樣,在聊天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儘量少說話,多傾聽,不要孩子說一句就趕緊插上話,孩子慢慢地也就不願意再多說話了。

如何走進孩子心裏2

1、觀察孩子,隨時瞭解他的心理變化。

孩子都是單純的,臉就是他們的晴雨表。一般講,孩子的喜怒哀樂都寫到臉上。遺憾的是,由於我們太忙,無暇顧及。既不能分擔分享,又不能給予必要的干預撫慰,久而久之,就會對父母緊閉心扉。

初升高的過渡期、青春轉折期、生理變化期、重大考試期等,家長都要細心觀察,千萬別錯失良機。

18屆有一個家長讓我哭笑不得。高考第二天上午,夫妻兩和我一起聊起她的孩子。她說,孩子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和老師、同學交流。平時只擔心她基礎不好,成績上不去,絕不會擔心她分神,談戀愛。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從高二開始她的聽話的寶貝與班上某男生談起了戀愛,進入高三,更是如火如荼。就在六月五號的放學後,我發現他倆就粘在一起。難道是孩子們套路太深,夫妻兩竟沒有看出一點端倪?一點破綻?

只有一種可能,作爲父母的兩口子太粗心,太粗瞭解孩子的心理與情感世界。一般而言,陷入愛河的少男少女都把幸福或者沮喪寫在臉上,不會看不出來。

2、研究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瞭解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

人比人,氣死人;孩子比孩子,氣死家長。然而,多數家長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比來比去,比得自卑自賤,前途渺茫。

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

沒有完全相同的雲朵

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

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徵、情感態度,因勢利導,對症下藥,就可能建立良好的和諧的親子關係,提高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

我屬於中年得子(35歲),但並不溺愛,不護短,或者說對孩子特別嚴格,以至於小學、初中階段他就成了老師心目中的乖孩子,怕班主任,怕老師,怕表現自己。如果長此以往,就可能沒有一點棱角。所以,進入華師一後,我鼓動他多表現自己,推銷自己。果如我願,高二期間,他就競選上了班長。兩年的班長曆練,一定程度改變了他的性格,鍛造了他的社交能力,爲將來進入社會、職場奠定了基礎。儘管高考不太理想,但我覺得不算太虧。

瞭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語言;

瞭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交集;

瞭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志趣;

瞭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理想

3、陪同孩子一起長大。

有一位年輕媽媽曾經感嘆,原以爲大學畢業了,不會再有學業方面的困擾,誰料想結婚生子之後,竟然還得從幼兒園開始,重複15年艱難的基礎教育之苦痛。過來人應該都有同感。我雖然有一兒一女,在此方面感受並不太深,也許因爲時代不一樣。現在的孩子培養成本太高,每個家庭都覺得輸不起,所以傾其所有,爲孩子一生計。

無獨有偶,我身邊就有類似的情景發生。我家大外甥也是一兒一女,但他沒有我幸運,他可是“生逢其時”。既要忙自己的生意,又不能不顧及兩個孩子的學業,所以忙裏忙外,焦頭爛額。儘管忙得不可開交,可他樂此不疲。兒子從一年級開始,他就陪着聽課,陪着培優,陪着興趣特長,陪着春遊秋遊,可以說無微不至,無所不至。現在,兒子已經五年級了,他差不多就成了全科教師

不過,變換角度看,在和兒子的相廝相守中,他也在成長,在收穫,在享受。咋看是迫不得已,細細分析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這種“伴讀”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相反的例子也數不勝數。我們經常看到,有家長居然不知道教了兒子三年的班主任姓氏名誰,不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幾樓,不知道孩子的期中期末成績。我可不是在虛構,這可是真實發生。

沈騰、馬麗等人曾表演過一個小品,幾個不稱職的家長學初給孩子搶座位,由此折射現實中家庭教育的諸多弊端。相信看過的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把孩子當作朋友,陪同孩子一起長大,是構建和諧家庭關係的有效方法。

無論你身居何等高位,無論你工作多忙,無論你有多少理由,你都要記住:孩子需要陪伴。

在他孤獨寂寞的時候

在他猶豫彷徨的時候

在他進退維谷的時候

在他絕望至極的時候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