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嗎?作爲大人,因爲壓力的問題,難免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其實孩子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這時候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他們,那麼該怎麼做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吧!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1

情緒本身是種比較短暫的狀態,比如說有滿足自身組要而引起的高興、滿足、歡暢、愉快等;也有違背自身意願而引起的否定的態度,哀怨、煩惱、絕望、憤怒、憂愁和憎恨等。情感則指的是這種反應的穩定與否、持續的態度反映等等,比如說義務感、美感、責任感和道德觀等。

情緒反映則是因戈爾適應生存的一種手段,新生兒有的情緒表現有很多。像是吃飽就變得安靜,飢餓或者不適就會哭鬧等等。

而嬰兒的情緒和情感的發展過程,也是有自己的特徵的:

2-3個月的時候,吃飽或者睡好之後都會笑;有人逗她的時候,她會全身都感覺很活躍;5-6個月的時候對新鮮玩具都會有欣快或者躍躍欲試的感覺;

6-7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對父母產生依賴感,並且對陌生人開始有怯生情緒;8-10個月的時候,對於分離就會有焦慮的情緒,而且會越來越的強;

12-16個月的時候,分離的情緒就可以達到高峯;18個月之後,這種情緒纔會逐漸的開始減弱。

1-2歲的時候,嬰兒已經開始有鮮明的個性情緒,比如說害怕、快樂、高興和厭惡。而且這種情緒的表現是短促或者是爆發性的,同時也會很容易從一種情緒迅速轉變到另一種。舉個例子,小朋友對媽媽抱別人會表現出嫉妒,但是當收到責罰的時候有會表現出由衷的同情。

3-4歲的時候,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情緒就會逐步的變得穩定起來。而相對的隨着活動空間的擴大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一些不切實際額的需要就很可能得不到滿足,進而會產生憤怒、恐懼和嫉妒等不良的情緒體驗。比如說,3歲的時候會對黑暗、雷電和動物產生恐懼。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恐懼的情緒會逐漸的減少,而憤怒的情緒很有可能會逐漸的增長。孩子通過憤怒來達到某種情緒,或者是試圖引起別人的注意等等,都只是一種憤怒或者不滿的情緒的表露方式。

嬰兒的情緒情感特徵雖然在年齡還小的時候是沒有形成的,但是他所經歷的很多情緒體驗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給孩子良好的情緒體驗,這樣纔有助於他們的情感形成。

父母要了解寶寶的情緒情感2

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生氣、發脾氣,這項不成文規定也被從小貫徹到大。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喜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哎呀快來看這個是什麼呀,真好玩。”或是威脅恐嚇:“你再這樣我就把你關外面!”

孩子長大了,家長接受不了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會覺得孩子在自己面前發脾氣就是不尊重自己,很沒面子,於是常常指責、否定孩子的情緒:

“說你兩句還不行,擺臉色給誰看呢!”

“這點小事就生氣了,我老了豈不是要打我了?”

世上最殘酷的家長莫過於告誡孩子不準生氣、不準哭,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不許生氣發脾氣,影響孩子人格發展

在很多家長眼裏,孩子生氣、憤怒都是不好的,長久灌輸給孩子的就是這樣的信息:

生氣了、抱怨了、反駁了,就是壞孩子,只有聽話,乖,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

於是,很多孩子,變成了善於察言觀色、只會乖乖聽話的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哭,有了脾氣不敢發,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

幼年的情緒問題,包括憤怒、委屈、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出口宣泄,進而得到正確引導,成年後會造成兩種痛苦:

要麼是隻顧着自己發泄,讓周圍人避之不及;要麼就是一直隱忍着,憋成內傷,傷害了自己,形成討好型人格。

有人說,討好型人格,把所有的好脾氣都給了別人,把自我攻擊留給自己。

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在親密關係中,也總是一味忍讓、生怕引發對方不滿。

明明是別人的錯,可是第一反應卻是覺得自己有問題,找各種理由爲別人開脫。

一網友說:

“羨慕那些有脾氣就發出來,生氣了就告訴你他生氣了的人,直率灑脫,而我只會隱忍,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或許我就是俗話所說的沒脾氣的爛好人。”

孩子生氣了,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向你發脾氣,是在請求你的幫助,給你一個走進他內心的機會。

父母要做的,應該是溫和地接納他的情緒,讓孩子明白哪怕他生氣了、哭鬧了,爸爸媽媽依然愛他,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帶入,反而朝孩子發了脾氣。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合理地表達憤怒,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隻顧自己、不分時間場合的發泄。

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

關鍵看你怎麼對待它

前段時間看過一則視頻,爸爸跟女兒開玩笑,女孩覺得爸爸在罵她於是生氣了。

接下來這位爸爸給出了一個教科書版的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這位爸爸溫和而堅定的告訴孩子3點信息:

你可以生氣,生任何人的氣,接受它、承認它,然後慢慢放下,不要讓自己處在憤怒的情緒中太久,因爲時間太久就會出問題;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然愛你,你的世界依然一片光明;

生氣了沒關係,重要的是把話說開,這樣的話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裏,我會尊重你的底線;

所有家長應該明白的是:憤怒不會傷害到別人,不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纔會。

越是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越要允許孩子表達憤怒,及早教會他正確處理情緒的方法。

◆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舉個例子: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我舉手了可是老師沒有喊我!

你可以回答:這樣啊,好遺憾,失去了表現的機會,所以你很生氣、很委屈吧?

首先可以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大概我知道了,結果不滿意。

其次暗示他,結果是既成事實,沒法改變,很遺憾;

再次提醒他,接下來首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結果: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接着引導孩子從中學會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全班45個人,你舉手45次纔有1次被叫到的機會,不要灰心,繼續舉手纔有機會。

最後引導孩子從中學會換位思考,有所收穫:其他同學也是每舉45次手纔有一次被叫的機會,你得到了別人就會失去,以後被叫到“得意”的時候不能忘形,免得引起他人嫉妒。

◆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允許他表達情緒

首先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其次表達對他心情的理解,然後告訴他可以通過什麼途徑表達自己的情緒。

可以打打枕頭、在路邊踢踢石頭、聽聽音樂平靜一下等等,只要是不傷害自己和他人,都可以來使自己好受點。

讓孩子不要長時間出於負面情緒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注意力放到如何解決問題上來。

◆幫助孩子瞭解和認識各種情緒表達的方式

高興了可以笑但要照顧到他人的感受,不取笑他人、不把自己的笑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生氣了可以“拉臉”或直接告知對方我生氣了,但不動輒拿友誼做代價;

悲傷了可以哭但要分場合、知道羞;

害怕了就大聲叫但別總是一驚一乍……

希望每一個發脾氣、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情緒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溫和的接納、正確的指引,發展出正常的人格,找到真實的自我。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