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7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7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對稱”這一數學知識點,大致瞭解“對稱”這一含義。

2、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活動流程

一、“玩”對稱,體驗特徵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摺,然後從摺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摺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摺後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二、“剪”對稱,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定義:什麼叫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合另一半,會是什麼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範)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三、“找”對稱,提高認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設計通過幫小昆蟲找翅膀,激發幼兒主動去觀察、發現、感知對稱的圖案,讓幼兒瞭解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對稱的事物。此設計是一個整合了語言、科學、藝術、數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活動。由此活動還可以引申出許多探索活動,以開闊幼兒視野,激發幼兒主動觀察事物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自我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幼兒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環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動適合大班幼兒,如果在中班進行,可以把它分成兩個活動來完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及勇於探索的精神。

2:瞭解火山噴發的原因、過程及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火山噴發的過程和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難點:火山噴發的原因。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鉛筆、托盤。

2:氣球一個、火山模型、紅色色粉、蘇打粉、白醋、湯匙兩個、吸管 一個。

3:教學課件、電腦、投影儀、音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在大山的家族裏,有一個脾氣特別暴躁的傢伙名叫火山,你們看,他又發脾氣了……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

2:提問:小朋友看見發生了什麼事情?

3:提問:爲什麼火山會噴發呢?

幼兒自由發言

總結:地殼下的岩漿受到地球內部巨大壓力,當遇到地殼比較薄的地 方就衝破地殼噴涌而出所以形成了火山噴發。(一邊講解一邊用氣球演示原理)

4:火山噴發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再次播放課件)

請幼兒舉手回答

老師小結:火山噴發時,首先噴發出的是瓦斯及有毒氣體,然後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岩石碎塊,緊接着岩漿噴出並沿火山口流下形成熔岩流,最後熔岩冷卻,火山漸漸平息。(出示四幅圖片)

5:請小朋友將四幅圖片按照火山噴發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序。

6:提問:火山噴發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影響呢?(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觀察並舉手回答。

7:小結:火山活動對人類有不好的影響也有好的影響 。火山活動噴出的有毒氣體對人類及動植物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 ;火山灰會覆蓋大片的房屋莊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熾熱的熔岩會引發大火,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火山活動會形成新的陸地;火山活動會促成鑽石等稀有礦產的形成。(邊出示圖片邊小結)

三:結束部分

請一位幼兒和老師一起演示火山噴發的實驗。

四: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時,幼兒親自體驗火山噴發的實驗。

教學反思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在於課件的準備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不足之處在於對課件的應用不夠熟練自如,火山模型的高度太低,導致後邊的幼兒看不清楚,還需改進,在語言引導的科學性上還要多加學習。

設計背景

因爲孩子們通過電視瞭解到近期冰島火山噴發,相互之間談論的興趣很高,再結合本學期我班教材,設計了這樣一節課,通過一個小實驗深入淺出的向幼兒講解火山噴發這個複雜的問題,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學習了科學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從教師和同伴傳遞的信息中嘗試摺紙畫的製作方法。

2、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3、感受嘗試學習和向同伴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勾線筆每人一支、長方形複印紙每人兩張。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這是什麼?(長方形紙)我要變個魔術,看看這張長方形紙會變成什麼?閉起眼睛,變、變、變!變成了什麼?(圓)幾個圓?(一個圓)我還能把這個圓變成許多個圓,變變變,哇!變成了四個圓。咦?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怎樣把長方形紙變成四個圓呢?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然後說給大家聽。

2、探索連續圓的折剪方法。

(1)幼兒與同伴討論、猜想製作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想。

教師用語:誰來說說這四個圓是怎麼做出來的。

(3)幼兒可能說出的幾種情況並嘗試。

A、先畫四個連着的圓,然後用剪刀剪下。

B、對摺後剪。

……

(二)嘗試製作連續的圓。

1、幼兒根據自己猜想出的方法,製作。

2、展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做的和老師做的不同之處。(不一樣大、沒有連起來……)

3、根據幼兒表現出的情況,再次探討如何製作一樣大小的、連續的圓,並儘可能圓。

教師用語:

第一種情況:我的這四個圓是一樣大的,你的呢?一樣大嗎?有什麼簡單的方法能一下變出四個一模一樣的圓呢?(引導幼兒說出對摺後再剪,然後再讓幼兒嘗試)

第二種情況:這樣確實剪出了四個一樣大的圓,可是沒有連起來哦。(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畫的是兩條弧線,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圓,並且弧線要儘可能貼近邊緣,組成圓形。

4、幼兒再次嘗試。

(三)進行圓形聯想。

1、出示摺紙畫,幼兒觀察畫中物體的共同特徵。

教師用語:老師又要變魔術了哦,變變變!變出了很多畫。這些畫都有個共同的地方,對都在圓形上添畫出來的。那麼,圓形還可以添畫變成什麼呢?(激發幼兒想象出其他具有圓形特徵的物體,如:小動物的臉、皮球、花……)

2、演示課件,擴散幼兒的思維。

教師用語: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圓形的東西,電腦裏也有許多由圓形變出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製作摺紙畫。

教師用語:我們也來製作一個摺紙畫吧。

(五)玩耍活動。

1、玩“猜猜什麼沒有了”遊戲。(先讓幼兒看清畫中的物體,然後通過摺疊,藏起一樣物體,讓幼兒猜猜什麼沒有了。)

2、啓發幼兒思考:一張紙可以變出四個連續的圓,能變出八個、十個甚至更多的圓嗎?小朋友回去後自己去試一試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領域:社會和語言

設計思路:

現在的孩子許多都以自我爲中心,一般有比較強的自我表現欲,幼兒期的兒童有正向高估的特點,但他們對於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沒有清楚的'概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爲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設計《小小“閃光點”》這個活動,我們以動物關於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引發幼兒對自身優缺點的關注。使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全面發展。教學從三個層次展開:首先,從幼兒看圖片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講講這些動物的特點,其次是通過故事幫助幼兒感受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第三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環節,讓幼兒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同伴間相互找優點,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優點,改正缺點,從而樹立自信。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進一步瞭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3、在清楚自己的優點的基礎上,發現自己的缺點。同時學習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

活動準備:

1、教師瞭解和掌握幼兒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及幼兒各自的特點

2、豬、蜜蜂、大象、猴子卡片及它們各自展現優點的圖片5—6套

3、歌曲《找朋友》

活動重點:

幫助孩子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活動難點:

不只看到自己的優點,還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眼中的動物們

1.發放準備好的圖片,(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小組討論下喜歡我們這些動物朋友嗎?爲什麼喜歡?爲什麼不喜歡?)

2.各抒己見,說一說討論的結果。(體現《綱要》中說的:“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聽聽動物自己怎麼說

1.剛纔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對請來的動物朋友的看法,我們的動物朋友也知道自己的優點,讓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麼誇自己的吧。

2.老師講故事,並根據故事情節請出動物朋友

3.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們的動物朋友誇自己都有什麼特點呢?它們又都是怎麼看待別人的呢?(老師慢慢重複小動物的話並從旁指導孩子發現每個小動物的特點,並把動物們的優點畫在黑板上,激發孩子的興趣)

4.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誇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不能把別人說的都不好。我們要向大象和小蜜蜂學習。

三、找找身邊的閃光點

1.誇誇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誇誇別人。

(1)我們今天的動物朋友都展示了自己的優點,我們小朋友該怎麼和他們介紹自己呢?老師給小朋友一段時間,快想想自己都有哪些優點呢?

(2)玩擊鼓傳花的遊戲,拿到花的小朋友起來講講自己的優點,最好能展示出來。在說之前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請其他的小朋友仔細的聽並認真記下他的優點,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在小朋友說完後,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講講他還有什麼優點是自己不知道的?是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的呢?(遊戲進行三到四次)(優點可以是:算數好、唱歌好、畫畫好、朗誦好、做操好、講衛生……)

注意:鼓勵那些不自信的兒童,根據課前準備的瞭解到的他的優點,引導他們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建立自信。

(3)小組內討論一下,都給別的小朋友說說自己有什麼優點媽咪愛&嬰網_幼兒園_教案_頻道

2.說說自己的缺點,也說說別人的缺點。

剛纔我們小朋友啊都說了自己的優點,那我們身上還有哪些缺點呢?我們要像小蜜蜂那樣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這樣我們才能變的更多人喜歡。

3.說說怎樣把自己的缺點變爲優點。

根據自己的缺點, 以尋找好朋友的形式,交流要互相學習什麼,讓幼兒建立互助互利的同伴關係,相互監督,相互影響。(放歌曲《找朋友》)

4、教師小結:我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小朋友們之間相互學習好的方面,那我們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小朋友就會變得越來越棒。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優點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是畫作、也可以是照片或DV

2、設計主題牆,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區域,把小朋友們的展示佈置上去(DV可以截圖),過一階段我們都會再做一份展現新優點的作品加在自己的牆面上,記錄下自己的成長。

故事:

今天老師到森林裏去玩,認識了好多動物朋友。動物朋友們聽說老師要來給我們小朋友上課,都爭先恐後的要跟來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小朋友們我們要怎麼做啊?來一起歡迎動物朋友!

小猴子自告奮勇的要第一個出場:“小朋友好,我是小猴,我本領可大了,我能上樹,能從一棵樹上輕鬆的到另一棵樹上,我和人類是親戚哦!我最聰明瞭,不像小豬,又懶又笨。小朋友們一定要喜歡我哦。”

小豬急了,跑上來:“不對不對,我一點也不笨,我最憨厚了,我長得圓圓胖胖的,多可愛啊,再說我脾氣好,大家都喜歡和我做朋友,不像大象,身體不勻稱不說,還總喜歡甩鼻子,難看死了”

大象不高興了,生氣的說:“不能隨便批評別人的長相,這樣很不禮貌。我個子高可以望的遠,再說我也有我的優點,身體大乘得人多啊,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請我去做滑梯呢!大家都有長處的嘛,看忙忙碌碌的小蜜蜂也來了,它多勤勞啊。”

小蜜蜂高興的飛上來:“謝謝大象誇我,我就是小蜜蜂,每天忙着採蜜,小朋友們喝的甜甜的蜂蜜都是我採的哦,我們小蜜蜂最勤勞而且還很團結。可是我也有缺點就是做事容易衝動,只要有人靠近我們的家,我們就會緊張,有時候還會傷到無辜的人,這點我也在努力的跟小豬學習,爭取改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能大膽、清楚地表述喜歡/不喜歡晴天/雨天的觀點,對辯論活動感興趣。

2.初步瞭解辯論活動中常用的陳述、對比、假設、反問等方法。

3.能遵守輪流發言、舉手示意、有序搶答等基本的辯論規則。

準備:

1.帶領幼兒瞭解晴天和雨天給生活帶來的好處及不便;觀看成人進行辯論的視頻,瞭解辯論的基本過程。

2.準備“晴天”和“雨天”的圖片各一幅,“辯論”“陳述”“對比”“反問”“假設”等字卡各一張;黑板一塊、長條桌一張、小椅子若干。

過程:

1.引出辯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晴天”“雨天”圖片,組織幼兒談論,引出辯題。

師: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晴天的時候多還是雨天的時候多?你更喜歡晴天還是雨天?

(2)教師小結:你們的觀點不一樣,有的喜歡晴天,有的喜歡雨天,相信你們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2.營造辯論環境,引導幼兒瞭解辯論的基本含義,激發幼兒想說的慾望

(1)出示字卡“辯論”,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是辯論”。

教師小結:辯論就是爭論。大家有兩種不一樣的觀點,每個人都來說出自己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要說服對方,這就是辯論。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分爲“晴天組”和“雨天組”。若出現兩組人數不等的情況,教師根據現場情況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分析和討論,並加以調整。

3.進行第一場辯論:輪流發言,闡述自己最想說的理由

(1)討論:你在發言的時候要看着誰?別人發言的時候你要怎麼做?

(辯論前討論這兩個問題,意在幫助幼兒認識到辯論活動的兩條基本規則:注視對方和注意傾聽。這樣可以爲有效辯論和有序辯論活動奠定基礎。)

(2)幼兒輪流發言,闡述自己喜歡晴天或雨天的最想說的理由。

(採用輪流發言的方式,一方面給予每個幼兒均等的參與機會,另一方面也讓每個幼兒潛意識裏有一種適度緊張感,促使他們積極調動已有經驗參與辯論。讓幼兒“說自己最想說的理由”則是有意降低了參與的門檻,提示幼兒從說自己能想到的話語開始,打開話匣子。)

晴天組A: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曬被子。

師:她說得完整不完整?

幼(合):完整。

師:先說了自己的觀點“我喜歡晴天”,然後說出理由“因爲晴天時可以曬被子”。

晴天組B: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出去玩,雨天時不可以。

晴天組C: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去外面殺殺菌。

晴天組D: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可以穿裙子,雨天不能穿裙子。

師:你再想一想,是這樣嗎?

晴天組E: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曬被子,可以戶外活動。

師:好像有個小朋友說過曬被子了。

晴天組F:我感覺晴天好,因爲晴天時太陽可以發電。

師:你懂得好多啊。現在輪到雨天組的小朋友了。

雨天組A:我喜歡雨天,因爲雨天可以聽到嘩啦嘩啦的聲音,晴天聽不到。

雨天組B:我不喜歡晴天,因爲夏天時在外面玩,太陽會把我們曬黑。雨天不會把我們曬黑。

師:所以……

雨天組B:所以喜歡雨天。

雨天組C:(看着教師)我喜歡雨天,因爲雨水可以澆花。

師:你該看着誰啊?

雨天組D:對方。我不喜歡晴天,植物曬多了太陽就會枯萎。我喜歡雨天,雨天可以幫植物澆水,還可以讓我們知道什麼叫節約用水。

師:她(雨天組D)知道要看着對方。

雨天組E:我喜歡雨天,因爲小草、大樹和花都長大了。

師:哦,雨天幫助它們澆水了。

師(小結):你們都說出了自己喜歡晴天或雨天的理由,表現得非常自信,而且說得很清楚。

4.進行第二場辯論:舉手發言,說出更多不一樣的理由

(1)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說說自己不一樣的理由。

師:除了剛纔說過的理由,還有沒有其他理由能證明你的觀點呢?現在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先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舉手發言”的形式讓辯論進入自主自發的階段。“說說不一樣的理由”意在拓寬幼兒的思路,引導他們調動已有經驗從不同角度尋求論證並組織語言來表達,同時也向幼兒滲透了多角度看待問題的意識。一分鐘的相互交流讓經驗豐富的幼兒有組織語言的時間,也讓缺少經驗的幼兒得到一些啓發和借鑑。)

(2)鼓勵幼兒舉手說出更多理由,並現場給予反饋,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梳理。提示幼兒遵守“舉手發言、安靜傾聽”的辯論規則。

師:現在進入辯論的第二個環節:舉手發言。我是主持人,想發言的小朋友請積極舉手,看誰能說出更多不一樣的理由來。

雨天組E:下過雨之後,天上會有彩虹出來,所以我喜歡雨天。

師:你的理由很好。

晴天組B: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可以讓植物有充足的陽光。如果是雨天,植物就可能會被淹掉。

師:他說得非常完整,而且用了一個很好的詞“如果”,“如果是雨天,就……”。

雨天組A:雨天時可以玩泥巴,晴天時太陽一曬,泥土就變幹了,就不能玩泥巴了。

晴天組A:晴天時開車視線好。

雨天組B:我沒聽清楚。

雨天組D:晴天時開車視線好。

師:你怎麼沒聽清楚,他怎麼聽清楚了?

雨天組B:視線和雨天有什麼關係啊?

師:有什麼關係呢?想一想。

雨天組D:太模糊了。

師:什麼太模糊?

雨天組D:雨下到反光鏡上,司機都看不清路了。

師:所以晴天時視線好。(提醒雨天組B)你想講話沒關係,但是要舉手。

晴天組C:雨天時不可以出去運動。晴天時可以出去鍛鍊身體。

師:“雨天時……晴天時……”,拿晴天和雨天比一比。

雨天組F:雨天開車的時候,霧氣矇住了玻璃就可以在上面畫畫;如果晴天的話,就不能畫畫。

師:看來你畫過。你們畫過嗎?

幼(合):畫過。

雨天組B:如果是雨天,一出去,雨水就可以幫我們洗車。

晴天組D: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戶外活動;雨天不能,下多了雨就會發生水災。

雨天組D:我喜歡雨天,因爲雨天時有各種各樣的傘,這樣我們城市的道路就會變成彩色的了。

師: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城市一定特別漂亮。

師(小結):在舉手發言中,你們說出了更多不一樣的理由,而且用了一些方法來和對方辯論,非常棒。

(幼兒較多運用“對比”來闡述自己的理由,無意中開始了“對辯”。教師發現這一契機後,一方面梳理幼兒表述不完整、語義不清的語句,另一方面對幼兒較多使用的辯論策略作一些提煉。比如,教師追問“什麼太模糊”,使幼兒進一步解釋自己的觀點。又如,教師立刻將幼兒的觀點概括爲“拿晴天和雨天比一比”,提煉出“對比”這一辯論策略,讓幼兒意識到自己言語中的智慧。這種即時的反饋、梳理和提升,無疑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幼兒辯論中的策略意識,也爲接下來的自由辯論作了鋪墊。)

5.進行第三場辯論:自由辯論,反駁對方的觀點

(1)引導幼兒討論:自由辯論是怎樣的辯論?辯論最重要的是要說服對方,那麼怎樣才能說服對方?

晴天組B:就是要從對方的觀點說起,比如我是晴天組的,我要說雨天不好。

師:可以說它怎樣不好。

雨天組D:要把晴天和雨天不好的地方都找出來。

師:你要找誰的不好?

雨天組D:我找雨天的不好。

雨天組C:找晴天的,你的對方的。

師:別暈了,別自己把自己說服了。

師(小結):自由辯論時要仔細聽聽對方說的是什麼,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如果沒有道理就抓住這個理由說服他,這是一個好辦法;如果你的理由很充分、非常有道理,也可以說服對方,這也是一個好辦法。

(2)幼兒自由辯論。教師鼓勵、引導幼兒關注對方的觀點並進行反駁,同時通過解決自由辯論中出現的矛盾衝突,建立有序搶答的規則。

師:咱們現在來試一試自由辯論。誰想說都可以,也不用舉手,五分鐘的時間,現在開始。

晴天組B:我覺得晴天好,因爲晴天可以把馬路曬得乾乾淨淨。

雨天組D:晴天會把皮膚給曬傷。

雨天組B:爲什麼我喜歡雨天,因爲晴天會把我們曬傷,還要進醫院。我不要曬黑,不要進醫院。

晴天組C:我喜歡晴天,因爲下雨到處都髒髒的、溼溼的。

雨天組D:我喜歡雨天,因爲雨天時五顏六色的傘把城市的道路變成彩色的了。

師:要說出不一樣的,這個已經說過了,別人已經知道你這個理由了。

雨天組F:我喜歡雨天,因爲雨天能變出水花,很漂亮。

晴天組B:我喜歡晴天,因爲雨大的話,汽車都會被淹在水裏的。

(晴天組A站了起來。)

雨天組D:該輪到雨天組了吧。

雨天組B:該輪到我們了。

師:我們剛纔說好的規則是搶答,誰搶到就算誰的。現在她講話,你們都要坐下。

晴天組A: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可以讓缺鈣的人骨骼強硬。

師:補鈣。

晴天組F:(和雨天組B同時站起來)我喜歡晴天,因爲……

雨天組B:應該輪到我說的,我搶到的。

師:到底他們兩個應該誰先說?

晴天組B:石頭剪子布吧。

師:按自由辯論的規則是誰先說?

雨天組B:我。

師:我們的規則是誰先說話誰來說,對不對?你們兩個誰先說的話?

(幼兒紛紛說是自己的隊友。)

雨天組F:他(雨天組B)先站起來的,但他(晴天組F)先說的。

師:對。(面對雨天組B)那下次你要先說話。現在,我們來聽聽別人的想法,然後才能反駁。

晴天組F:我感覺晴天雨天都好。

師:他覺得晴天雨天都好。

雨天組C:我也是。

幾名幼兒:我也是……

師:時間到。剛纔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好多理由,還有一個小朋友覺得晴天和雨天都好。你們辯論了這麼長時間,同意他的觀點的舉手。

晴天組B:全票通過!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是晴天有晴天的好處,雨天有雨天的好處。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所以才能知道這個道理。給自己鼓鼓掌!

(在前兩輪辯論中,幼兒多是陳述自己的觀點,而在自由辯論環節,教師更注重引導幼兒關注對方的觀點,初步嘗試“對辯”,鼓勵幼兒以“抓對方漏洞”和“找出充分的理由”兩種策略說服對方,促使辯論從無意向有意發展。

自由辯論中規則尤其重要,規則不明將使辯論變成一場混戰。而單純的講解難以使幼兒真正理解並遵守規則。因此,教師有意放手,等待幼兒因規則不明而產生衝突。衝突的產生使規則的意義凸顯出來.促使幼兒站在不同的角度積極去制定並完善規則,比如,一人發言時,其他人要安靜傾聽:多人同時站起來時,先說話的幼兒發言……這些幼兒自己制定的規則,幼兒不僅容易理解,更樂於遵守。)

6.幼兒自評及教師評價,梳理提升本次辯論活動的新經驗

(1)引導幼兒自我評價:你們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哪裏好?哪裏不夠好?

(自評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要相信幼兒具有這樣的能力,給予幼兒這樣的機會。幼兒會在反思中看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從而增強自信心,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嘗試自我改進。培養客觀、理性地看待自我、看待事物的態度,應從小做起。)

師: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你們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

幼(合):很好。

師:誰能說說自己好在哪裏?

晴天組B:因爲我們都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

晴天組C:聲音很大、很響亮。

雨天組E:還看着對面的人。

雨天組D:還知道了雨天和晴天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師:有沒有覺得今天的表現有一點點不太好的?

晴天組B:他(雨天組B)總是嘲笑我們。

雨天組B:我感覺他(晴天組B)表現得不夠好。

雨天組C:他(雨天組B)總是打擾別人。

雨天組D:有人在說話時他(晴天組B)也說話。

晴天組B:我沒說話。

雨天組B:他(晴天組B)總是嘲笑我們。

師:你們都找到了別人表現不好的地方,有沒有感覺自己的表現有一點點不好的?

幼(合):沒有。

師:你們能感覺到別人的不好,但也要想一想自己哪裏做得還不夠好,這樣才能讓自己以後有所提高。

(2)教師根據幼兒現場表現,從闡述觀點、遵守規則兩方面給予積極評價。

師:你們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活動,表現都很棒。第一,你們都想說,而且都很勇敢地說,都能清楚地說,這是老師最希望看到的。第二,你們都能遵守辯論規則,知道看着對方,知道輪流、舉手發言;自由辯論的時候,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講,其他小朋友都不講話,這樣非常有秩序,每個人說的話都能聽清楚。

(3)出示“陳述”“假設”等字卡,提煉出幼兒辯論中用到的策略。

師:今天我還要特別表揚的是,你們在辯論的時候用到了很多方法,比如,一開始有的小朋友說“我喜歡晴天,因爲晴天時可以曬被子”,說得非常清楚、完整,這就是一種方法,叫作“陳述”(出示字卡“陳述”)。還有一種方法,大家在說的時候用到了“如果”這個詞,“如果晴天(雨天)的話就……”這也是一種方法,叫作“假設”(出示字卡“假設”)。還有的小朋友用到了第三種方法:“晴天時可以出去玩,雨天時不能出去玩”,把晴天和雨天比一比,這種方法就叫“對比”(出示字卡“對比”)。你們今天用到了那麼多辯論方法,有了這些方法,你們就很容易說服對方了,因爲用這些方法說出來的話非常有力量,讓對方無話可說。瞭解更多辯論方法。你們就會成爲辯論高手了,別人想辯論過你就很難了。希望你們繼續加油啊!

(教師的評價迴歸目標,對幼兒在辯論中大膽、積極發言和遵守規則的表現進行了表揚和鼓勵,對幼兒用得較多的策略進行了提煉,以此激發幼兒對辯論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推動辯論活動從無意向有意發展。)

評析:

無論是對幼兒的參與還是對教師的組織而言,辯論都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如何通過合適的活動促進幼兒辯論核心經驗的形成,這一直是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經過實踐摸索,山東淄博實驗幼兒園教師設計的上述活動爲我們解決該問題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選擇生活話題,打開話匣子

“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話題。不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大家都時常討論天氣,很多幼兒園還每天開展“天氣預報”活動。這樣,幼兒逐漸積累了很多關於天氣的生活經驗。教師選擇“晴天好還是雨天好”的話題,很容易讓幼兒打開話匣子,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

二、實施遞進策略,推動辯論深入

選擇一個合適的話題,是讓幼兒打開話匣子的前提條件。但要讓幼兒的語言和思辨能力真正有所提升,還要使用逐步遞進的教學策略,使辯論活動步步深入,推動幼兒的能力上一個臺階。

上述活動中有三場辯論:輪流發言、舉手發言和自由辯論。在這之前,有一個預熱——討論“什麼是辯論”;在這之後,有一個反思——幼兒自我評價。因此,活動中教師實際上組織了五場討論,促使幼兒的思維能力螺旋式提升。特別是中間的三場辯論,從輪流發言——每個人說自己最想說的,到舉手發言——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理由,再到自由辯論——關注對手的觀點,初步嘗試對辯,促進了幼兒“解釋並堅持自己觀點”的經驗的獲得和提升。前期的“預熱”和後期的“反思”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關於“什麼是辯論”的討論,目的是讓幼兒先“練練嘴”,讓敢於表達、善於表達的幼兒先試着說起來,以營造一種積極鼓勵幼兒表達的氛圍。而讓幼兒進行自評,則是一個引導幼兒自我反思的過程,這是再一次的提升。

三、抓住矛盾衝突,明確辯論規則

辯論是有一定規則的討論,規則不明會使辯論活動陷於混亂局面。活動中,幼兒親身感受到因規則不明而引發的矛盾衝突,從而認識到即使是自由辯論也要有規則。這樣,幼兒就會積極地去制定並完善規則,且樂於遵守。

四、總結辯論方法,提升思維能力

辯論的方法有很多種:陳述、假設、對比、反問、舉例等。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幼兒有哪些方法,相信幼兒很難理解。而活動中教師以幼兒的具體表現爲例,讓幼兒輕鬆地理解了什麼是陳述、假設、對比。一旦幼兒理解了這些概念,他們就可能有意識地運用和積累各種辯論方法。這也更激發了幼兒參與辯論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促進了幼兒思維能力的提升,推動辯論活動從無意向有意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在遊戲中獲得愉快地情感體驗。

2、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能與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大膽地表演。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提出與幼兒一起去郊遊,討論用什麼方式去公園,以孩子們的決定做隨意的動作進“公園”。

二、請幼兒與同樣商量合作表演公園裏的景物。

三、提出問題,並進行表演。

1、你們放過風箏嗎?都見過怎樣的風箏?(幼兒自由回答)

2、風箏是怎樣放的?(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3、教師與幼兒一起合作放風箏。

4、教師與全體幼兒配合放風箏。

四、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想象表演發生各種情況的風箏。

提問:風箏在天空中飛,有時候會發生一些情況,都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幼兒自由回答)

同時請幼兒與老師一起進行表演。鼓勵幼兒能大膽地上來,並能邀請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啓發幼兒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掛在大樹上、纏繞等等,選擇一兩種爲表演重點)

五、請聽課教師與幼兒互動,表演放風箏的遊戲。

延伸活動:

1、探討並表演另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想出解決的方法。

2、小組合作來裝飾大風箏。

課後反思:

聽了張老師的活動,我深深感到她是一位創造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融洽得就像一首音樂詩,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絲絲笑意,都給孩子們信心和勇氣,使音樂融入了幼兒的學習之中,開啓心智,抒發情感,激起想象,引導創新,使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愉快而和諧地成長。現在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音樂活動中首先要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動中,總有部分是“老演員”,有一部分是“觀衆”,那些有天賦的幼兒經常有機會參與活動,而那些發性格內向的幼兒膽小、自卑不願意參與活動。張老師爲他們設計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使教學個別化,使每個幼兒能按各自的步調向前發展,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提高。如:一開始,她提出帶幼兒去郊遊,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動中,老師再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回答,我們乘什麼交通工具去公園玩?孩子們便能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說,有的孩子說乘三輪車,有的孩子說乘公共汽車,有的孩子說騎自行車,孩子們說的各不一樣,老師請孩子們商量一下這麼多人一起去的話,用什麼交通工具,孩子們馬上說出了應該是乘公共汽車去。張教師說,那麼我來當司機,你們乘我的公共汽車一起去吧,孩子們便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投入到活動中。在去公園的路上我們要過橋,要鑽山洞……孩子們便在張老師的引導下輕鬆自然地運用動作來表達遇到的各種情況。到了公園了,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擺出各種造型,來說一說在公園裏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便很自然地三三兩兩組合起來,擺出各種不同的造型——“小橋”“小活動,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張老師在活動中請幼兒兩人一組來表演放風箏的情景,把個體的創造和羣體的合作交往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尊重幼兒個體發展,又注意羣體合作交往。通過合作表演,培養了幼兒分工合作的社會精神,幫助幼兒與人交往,學習“擺脫自我”,而從“他我”關係中獲得最初的人生經驗,使合作交往過程充滿和諧的樂趣,幼兒建立了自信,在羣體中相互適應、配合和協調,並學會被人接受自我,獲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潔老師所說的:“音樂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教育,是爲了培養人。用音樂教育來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發展全心全意的音樂才能,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有欣賞音樂的能力及藝術趣味,所以應着重在培養孩子感受和理解音樂,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樂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而不應過分強調技巧訓練,追求龐大的演出場面和完滿折演出效果,享受音樂的美,通過自己的不斷地探索、嘗試、表現音樂,最終獲得全面發展。”而張老師的活動就是培養幼兒感受和理解音樂的活動,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參與活動,滿足幼兒自我表現需要,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

2.初步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哪些是浮的。並能對其分類。

3.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裏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兩個盒子,盒子一面貼有向上向下的符號。

3.鑰匙、小木塊、玻璃球、架夾子、海綿、橡皮泥等小物品。

4.人手一個夾子,一張記錄紙,一支筆,兩個小籮筐。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玻璃球......

師:今天我們要和這些物品寶寶做一個玩水的遊戲,把它們放到水裏會怎麼樣呢?你們猜猜看?

幼:———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就請小朋友每人選一樣東西放到水裏看看會發生什麼?然後把你看到的結果告訴老師。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與浮的現象。

三、認識沉與浮:

師:剛纔你跟誰玩了,發現它怎麼了?小朋友真棒,你們在玩中發現了沉與浮的現象,那你會用身體動作做一做沉與浮的現象嗎?

四、記錄活動:

1.師:老師這裏也有兩位物品,它們是誰呀?它們會沉還是會浮呢?我也來玩一玩吧,我的鵝卵石是沉下去的,瓶蓋是浮在水面上的,我要把這個發現用標記記錄下來,你們會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嗎?

2.交代操作要求:

師:首先把第一位物品寶寶的現象記錄好,接着再跟其他物品寶寶都玩一玩,把你的發現全部記錄好。明白了嗎?

3.幼兒操作記錄。

4.幼兒講解操作結果。

五、遊戲:找家。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大家在玩中都瞭解了這些物品寶寶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現在物品寶寶們也要回家了,可是它們家的門牌號已經改了,看!這有2個盒子,這就是物品寶寶們的家。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分別是誰的家?請小朋友把物品寶寶送回家吧。

師:大家都爲物品寶寶找到了家,那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找的對嗎?

六、今天我們與物品寶寶們玩得很開心。有一對小朋友也來湊熱鬧了。

瞧!他們來了。出示兩個球,沉與浮,水的背景圖。

它叫浮浮,它叫沉沉,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可是它們從來沒有手拉手一起做過遊戲。因爲浮浮只能呆在水面上,到不了水底,而沉沉呢一直呆在水底,不會浮到水面上來。咳!真是傷腦筋啊!小朋友們幫忙想想辦法,好讓這對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做遊戲。

1.教師用橡皮泥師範如何從沉到浮。

2.幼兒操作。

3.將自己嘗試結果告訴老師。

七、結束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知道了許多物品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大家不知道它們在水中的特性,小朋友們回去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水裏是沉還是浮。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