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新生兒是需要我們格外注意的,爲了更好的照顧孩子,所以在孩子沒有出生之前,就一定要先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的照顧寶寶,以下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1

我們先來看一看新生兒的消化特點吧,剛出生的寶寶胃部容量是非常少的,一般只能從那50毫升左右的奶粉,當然了,隨着時間的推移,胃部的容量也會逐漸增大的,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胃部的容量都在100毫升左右。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六個月以上的話,寶寶胃部的容量會在200毫升以上,當寶寶在12個月左右的時候,胃部的容量又會有一個提升,差不多在300到500毫升中間,不過這個時候孩子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長們也不要覺得孩子能吃了,就會無限制的給孩子吃東西,一定要掌握合適的量。

媽媽們在抱着孩子的時候,感覺孩子的心跳速度都會比在肚子裏要快很多,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分鐘一百四十次左右,相比較我們成年人來說,這種心跳的次數肯定就比較偏高了,不過媽媽們也不要太過於擔心了,一般剛出生的小寶貝心跳都是非常快的。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2

正常新生兒的特點:

1、呼吸系統。新生兒呼吸以腹式呼吸爲主,呼吸較淺,頻率較快,40次/分左右。

2、循環系統。新生兒心率波動範圍較大,通常爲90-16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血壓平均爲70/50mmhg(9、3/6、7kPa)。

3、消化系統。新生兒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胃呈水平位,賁門鬆弛,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幽門相對較緊張,易發生溢乳。生後10-12小時開始排出胎糞,約2-3天過渡到正常糞便。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第2張

4、血液系統。新生兒出生時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較高,以後逐漸下降。血紅蛋白中胎兒血紅蛋白約佔70%。由於胎兒血紅蛋白對氧有較強親和力,所以新生兒缺氧時往往紫紺不明顯。白細胞總數較高,出生後第3天開始下降。

5、泌尿系統。一般生後24小時內排尿,若生後超過48小時仍無尿,需要尋找原因。腎小球濾過率低,濃縮功能差,易出現水腫或脫水症狀。排磷功能較差,易導致低鈣血癥。腎對酸、鹼平衡調節能力不足,易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6、神經系統。腦相對較大,大腦皮層興奮性低。脊髓相對較長,其末端約在3、4腰椎下緣,故腰穿進針應在第4、5腰椎間隙。出生時己具有暫時性原始反射;正常情況下,生後數月這些反射自然消失;新生兒巴氏徵、克氏徵可呈陽性。

7、免疫系統。胎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IgG,但數月後逐漸消失。IgA和IgM則不能通過胎盤,故新生兒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人的初乳中含較高IgA,可增強新生兒的機體抵抗力。

8、體溫調節。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豐富,易散熱。寒冷時因寒戰反射未建立,主要依靠棕色脂肪代謝來產熱,產熱量相對不足。新生兒通過皮膚蒸發和出汗散熱,室溫過高時,引起體內水分過多丟失,出現發熱稱“脫水熱”。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3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原則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留置在寶寶肚臍上的臍帶殘端,瞭解它什麼時候會脫落,又該遵循什麼原則來照顧好寶寶這個重要的“紐帶”。

胎兒出生後,臍帶被紮結、切斷,留下呈藍白色的殘端。幾小時後,殘端就變成棕白色。以後逐漸乾枯、變細,並且成爲黑色。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會依寶寶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後1~2週會脫落。臍帶初掉時創面發紅,稍溼潤,幾天後就完全癒合了。以後由於身體內部臍血管的收縮,皮膚被牽扯、凹陷而成臍窩,也就是俗稱的“肚臍眼”。

媽媽們只要要遵循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就可以輕鬆照顧寶寶了。

1、要保持乾燥。在寶寶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尤其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溼,應先以乾淨小棉棒擦拭乾淨,再執行臍帶護理。

2、要避免摩擦。 紙尿褲 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3、要避免悶熱。絕對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類塗抹臍帶根部,以免臍帶不易乾燥甚至導致感染。

怎樣護理寶寶臍帶

瞭解臍帶護理原則後,媽媽們就要做好對寶寶的臍帶護理。這個護理工作要分成兩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臍帶未脫落前和脫落後兩個變化的階段。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

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就應將包紮的紗布打開,不再包紮,以促進臍帶殘端的乾燥與脫落。處理臍帶時,洗乾淨雙手後捏起臍帶,輕輕提起,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圍繞臍帶的根部進行消毒,將分泌物及血跡全部擦掉,每日1~2次,以保持臍根部清潔。同時,還必須勤換 尿布 ,避免尿便污染臍部。

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溼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籤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第3張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籤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剛脫落臍帶的新生嬰兒建議用擦浴,不要弄溼肚臍。嬰兒不要下水,媽媽把紗布擰的半乾往嬰兒身上輕擦。創面完全癒合後就可水浴,但也不是直接把嬰兒放進水裏,而是在浴盆上擱一張浴牀,讓寶寶睡在上面洗。到5、6個月嬰兒能坐了,就可以把寶寶直接放在水裏洗了。

此外,在護理新生兒的臍帶時一定要注意一些具體的細節。

1、媽媽在護理臍帶部位時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臍部。

2、在寶寶洗澡 的時候,在臍帶脫落前,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在新生兒階段給寶寶游泳,一定要貼上防水貼。

3、千萬不要用紫藥水,有的寶寶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後壞膿的,有些老人爲了乾燥臍帶就要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這個方法以前的時候經常使用,但現在醫學上不提倡這個方法,因爲紫藥水的乾燥效果僅限於表面,而碘伏的乾燥效果是從裏到外的乾燥。

4、臍帶進行結紮後24小時之內,家長要密切觀察有沒有出血。部分新生兒寶寶由於臍帶結紮的帶子變鬆,會有少量的滲液或者滲血。如果發現蓋在臍帶上的紗布被血污染或者溼透的時候,應該立即請醫生重新 消毒 結紮。

5、每天要用碘伏棉籤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時候,一手提起臍帶結紮部位的小細繩,一手用沾過碘伏的棉籤充分的擦拭臍帶與肉連接的地方。幷包扎無菌紗布。以後定時進行換藥。 如果棉籤髒了,就要及時換掉,不要用髒的棉籤反覆擦拭,這樣會感染和發炎的。

6、但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於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肚臍出血、流水、發紅怎麼辦

在寶寶成功脫臍前,總有些寶寶會遭遇到一些小問題,如出血、流水、發紅。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新生兒肚臍出血——媽媽首先要觀察寶寶的臍周是否有紅腫,如果只是單純有點滲血的話,問題不大。有的時候可能是因爲衣物或者是被子的摩擦,把肚臍剛剛結的血痂碰破,導致臍部出血。這個時候爸媽要好好護理寶寶的肚臍。給寶寶穿的衣服和被子一定要柔軟。

新生兒肚臍流水——正常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窩稍顯溼潤或有少許分泌物,用酒精或鹽水清潔後,一週內便乾燥。經過上述處理後,臍部仍流水不止,就屬於異常現象,應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處理。

新生兒臍帶發紅——在臍帶殘端脫落的過程中,肚臍四面經常會出現稍微的發紅,這是臍帶殘端脫落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用擔心。但如果肚臍和四面皮膚變得很紅,而且用手摸起來感覺皮膚髮熱,那很可能是肚臍出現了感染,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肚臍發炎、不脫落怎麼辦

上面說到的是一些比較輕微的情況,還有兩種比較嚴重情況,媽媽們要特別注意。

新生兒肚臍發炎——如果寶寶的臍帶脫落較晚,臍帶的膠凍組織也會容易成爲細菌繁殖的場所,會引起寶寶臍部發炎。肚臍發炎,剛開始會發現臍部和周圍組織會發紅腫脹,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有臭味。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腹壁蜂窩組織炎,形成膿腫、壞死,細菌可沿尚未閉合的臍血管侵入血循環,造成 敗血症 。

如果寶寶肚臍發炎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話,爸媽可以幫寶寶抹上1%紫藥水,並保持乾燥清潔。膿液多的話,應該每天帶寶寶到醫院換敷料,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使用抗菌藥物。一旦形成膿腫,要切開引流,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新生兒臍帶不脫落——假如寶寶的'臍帶2周後仍未脫落,要仔細觀察臍帶的情況,只要沒有感染跡象,如沒有紅腫或化膿,沒有大量液體從臍窩中滲出,就不用擔心。

如何預防臍疝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臍疝,可能會在新生兒臍帶脫落後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父母細心觀察,及時處理,讓寶寶自己逐步自愈。

有些小寶寶,尤其是未足月的早產兒,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這就是“臍疝”。它小如黃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當小兒平臥,安靜時,腫塊消失,而在直立,哭鬧、咳嗽、排便時腫塊又突出。用手指壓迫突出部,腫塊很容易回覆到腹腔內,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嚕嚕”的聲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

發生臍疝的原因——嬰兒臍帶脫落後,臍孔兩邊的腹直肌尚未合攏,一旦腹腔內壓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臍疝的內容物是腸管的一部分。

幫助臍疝自然癒合的措施:

隨着年齡的增長,疝環口也會逐漸縮小,一般在2歲以內部可自然閉合,因此只要沒有腹痛,嘔吐(腸子被環口夾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如果臍疝較大,爲了加快其癒合,可取一條寬約4~5釐米的鬆緊帶,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隻乒乓球,球的凸面對準臍孔,使腸子不再突出,鬆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壓力應保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爲準,使用後每2~3小時檢查一次,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張用錢幣壓迫或繃帶紮緊,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因爲嬰兒的腹部呈圓形,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所以還是應該用乒乓球壓迫,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新生兒的特點是什麼 第4張

臍疝什麼時候該送醫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異常的情況,應該立即送醫診治,避免情況惡化。

1、臍疝——臍部有一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哭時增大,安靜時恢復,手指探入可觸到根莖部的邊緣。這是臍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攏,腹壓增高時,腹膜、腸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臍疝在1歲以後會自愈,或用膠布加壓法固定,大的臍疝需2~4歲後進行手術治療。

2、臍溼疹——因過敏因素引起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表現爲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塗氧化鋅油等方式治療。

3、臍茸——臍帶脫落後,創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溼潤像黏膜樣的腫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稱臍茸。臍茸與肉芽腫不同,它是腸黏膜組織,爲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臍茸的治療方法與肉芽腫相同。

4、臍瘻——臍帶脫落後,臍正中有黏膜樣物,中心有孔,有腸內物流出,並帶有臭味,周圍皮膚髮生糜爛。此爲胚胎時卵黃管與臍部相通,卵黃管未閉合殘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療。

5、臍炎——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後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還需用抗生素治療,應去醫院檢查。若有發熱淚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還應警惕有無敗血症,需緊急求醫,絕不能耽誤。

6、臍肉芽腫——臍帶脫落後,如果臍根部的創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會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表面溼潤,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時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均可以治癒。如果以上方法無效,應手術切除。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