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自己的責任,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下面來了解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方法有哪些。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1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自己的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殘局是不可能的。家長需讓他們經過失敗的考驗後,自己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而不要什麼事都包辦代替,幫孩子完成任務。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反省,可以告訴他們遇事時要怎麼做,以幫他們提高判斷力,但不要幫過了頭。

要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明白什麼事該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作決定。他從自己的失敗、錯誤中學的東西要比你給他的正確指導學的東西要多得多。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意見,但最後決定權還在於你,而且隨着年齡的增大,這樣作決定的事會越來越多。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多指導,少批評。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要有溝通,徵得孩子的同意。當孩子自己承諾的事沒有做到時,要讓他知道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了也沒關係。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童欣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候在學校犯錯後,媽媽對他沒有一句責備。“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看着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溫和地說,“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儘量不要做哪些事呢?

李開復:不要用太多的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他自己有一片可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可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

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準玩”,可以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者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週只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其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爲了自己的興趣而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爲,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會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你的說教,他可能會叛逆,或不信任你。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第2張

生活上不要凡事都包辦代替,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這除了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外,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的選擇權。不要覺得自己爲孩子指引的都是通向成功的最直路,孩子只有服從;不要什麼事情都說“不”,應多給孩子一些機會。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2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可見0-6歲的教育,對寶寶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纔能有效利用0-6歲的成長關鍵期,培養優秀BB。

一、觀察孩子是第一步

孩子的氣質是天生的,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有難養型、易養型、啓動緩慢型以及混合了這三種類型特點的混合型。氣質很難改變,但是可以通過習慣的培養進行調控。

作爲稱職的寶爸寶媽,首先要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然後根據寶寶自身的特點進行相應的習慣培養和性格養成。

有一顆細膩的心觀察孩子,這就是正確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別,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地去試探孩子。在情緒教育方面,瞭解孩子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情緒管理不是去學很多理論,而是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去了解孩子、愛這個孩子。家長了解了孩子的特點,明確了需求,可以區分那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給了孩子充分的需要與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都會極大提高,這樣孩子成功的機會就會多很多。

二、親子教育影響未來發展

平等的親子活動,不但密切了親子關係,而且促進了孩子的健康發展。著名的幼教專家陳幗眉教授說過,家長對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做親子游戲。幼小的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和父母一起玩。親自互動可以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增強其靈巧性和記憶力其次可以有效的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十分重要的,親子教育就能夠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較多的訓練,讓孩子建立起與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進而鍛鍊孩子與人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再次,親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完善孩子的性格,使其朝着健康陽光的方向發展,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因爲生長的環境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特點和傾向,而在親子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開發孩子的健康潛能,這對於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第3張

三、傳播快樂情緒

大人的笑容對孩子是一個最好的示範作用,當父母覺得做這件事是快樂時,您的孩子必然也會快樂;如果您覺得不快樂,孩子也會覺得不快樂。孩子在快樂的經驗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情緒及性格的基礎,並且得成功的快樂。三歲前的教育取決於父母去觀察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到處去聽信別人怎麼說,只要那個方法是可以帶來快樂,那就是可行的;如果您會覺得困擾,那個方法就不要用,因爲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生活習慣是其他活動的基礎,對幼兒時期來說,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習慣,以後的教育會輕鬆很多。主要養成以下生活習慣:

1、飲食---不挑食,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少喝飲料,多喝水;

2、排便---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習慣;

3、睡眠---按時到點就躺在牀上準備睡覺,形成規律,自然醒;提示:做好睡前準備工作,不要讓孩子過於興奮;

4、自理能力---冷了知道添加衣服,熱了知道脫減衣服,渴了知道找水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應該能做到的,不會做要學着練習做,適當分擔一些家務事;

5、講衛生---睡前刷牙,飯後漱口,飯前便後要洗手,從外面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衣着愛乾淨,自己的房間整潔;

6、運動健康---每個星期進行1到2次的戶外運動,根據體能慢跑200米運動,隨年齡增長適當提高運動量;

7、時間觀念---準時守時,自主合理安排時間。提示;小點的孩子要有意識的訓練,在一定的時間段,只專心的做某個事情;上小學的孩子,大禮拜時,可以讓其安排使用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貪玩的孩子,索性放任一次,讓其完不成作業,從而體驗如何合理分配使用時間的經驗;

8、理財觀念---5歲左右,在某方面表現特別好的時候,給他一些錢,由孩子自己決策,規劃如何使用;適當的安排一些勞動,培養主動自己賺錢的意識,用自己賺來的錢滿足自己的心願。

讓孩子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第4張

五、培養孩子好性格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在裏邊的。孩子的性格養成在幼兒時期非常關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禮貌---培養主動說基本的禮貌用語習慣,尊老愛幼;

2、守規則---制定一些家庭規則:針對於家庭成員不文明、不禮貌的不良習慣以及孩子需要及時糾正的缺點方面等,相互監督;

3、說對不起---勇於承認錯誤,向他人道歉,並能知錯就改;

4、與人分享---孩子特別喜歡吃的食物,分割成小塊,讓他一個個的分別拿個家裏的老人、親友、父母(拿到的每個人都要說謝謝),最後纔是自己,提示:頭幾次做這樣的訓練,要等孩子手裏也拿着屬於自己的那份食物時,大家一起開始吃;

5、自信心---多鼓勵、誇獎孩子,不要誇孩子有多棒,真聰明的話語,而是鼓勵、誇獎孩子表現好的行爲,比如:誇他做事認真,注意力集中,勇敢等等;

6、強大---特別適合媽媽與孩子間進行的一種訓練,比如:偶爾裝次生病,在接孩子回家時,快到家的時候,突然站住捂着肚子,說肚子疼,拿不動書包了,深一腳淺一腳的走,想辦法讓孩子照顧你;蓄意製造一些孩子能夠解決的困難,媽媽要表現的很弱勢,甚至很膽小,讓孩子主動出面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孩子會特別有成就感,有擔當,自信覺得自己很強大,提示:媽媽一定要演的逼真,不能讓孩子看出破綻;

7、耐力---孩子想要的東西,延遲滿足;還可以進行干擾性的滿足,小點的孩子,給孩子一個誘惑(好吃的糖果),告訴他先不要吃,等10分鐘後會再給2個;大的孩子,可以進行有條件式的滿足。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