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我們平時看見的太陽其實距離我們幾萬光年,而且太陽一年四季照射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看着沒什麼區別,但他們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1

由於地軸相對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爲66°34′,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範圍最北界線是23°26′N,當太陽直射在這一緯度上,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夏至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就返回向南移動。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所以北緯23°26′這條緯線,被稱爲北迴歸線。當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至23°26′ S這條緯線,這條緯線被稱爲南迴歸線。當太陽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時,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後)。

如此往復,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也相應地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擴展資料

由於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有一個傾斜角度,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於是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交替。

在一年之中,由於太陽輻射有規律地變化,導致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循環週期,對中緯度地區來講是四季變化。這是地球公轉引起的自然現象之一。

由於太陽直射點(指正午時太陽可以到達天頂位置)一年之中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使地球上任一位置在一年中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地平高度產生週期性的變化,導致每日太陽輻射量在一年之中具有周期性的變化。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2

1、晝與夜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爲不透明的球體;二是太陽光線是平行光。嚴格來講,太陽是一個點光源,即太陽光是從一點發出的,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遙遠,當太陽光達到地球表面時,光線幾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體表面上,有半個球面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形成白晝,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半個球面則爲黑夜。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相垂直的大圓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時的晝夜交替,緣於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也會有晝夜的.交替,但週期不是24小時)。直覺告訴人們,太陽的東昇西落使地球有晝夜之分。其實,晝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轉。由於我們也在隨着地球轉動,因此並不感覺地球在運動,相反,看到太陽有東昇西落的運動。教材中“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人們看到的太陽的運動,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3、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顯然,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部分的活動內容中,設計了北京的暢暢與紐約的姨媽互致問候的情境,讓學生思考爲什麼暢暢白天要向姨媽道晚安。圖1.18說明,紐約此時位於夜半球,而北京位於晝半球。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轉播在國外舉行的各種國際體育比賽,就要考慮時間的差別。

隨着太陽直射點的迴歸移動,在南緯66°34′以南和北緯66°34′以北的地區,會出現一天中太陽不升(極夜)或不落(極晝)的現象,所以,把這兩條緯線分別稱爲南極圈和北極圈。可見,赤道線、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是由天文原因形成的。

6、“地球公轉示意”解讀。這幅圖說明了兩個大問題。第一,地球公轉的基本情況,包括軌道、方向、地軸傾斜狀態、與太陽相對位置等。第二,不同季節,地球表面接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圖中顯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時地球所處的位置。在相應的位置處,有一個文字框,說明此時太陽直射的緯度,以及北半球相應的季節。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便於清晰、直觀地說明四季變化這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文字框中出現了“直射”這個詞。所謂“直射”,就是指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爲90°。對於等量的太陽光來講,太陽光線與地面的交角越大,單位面積內得到的太陽輻射能越多,氣溫就越高。如果按照圖中給出的時間排一下順序(3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可以大致瞭解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是怎樣移動的。需要說明的是,教材在處理四季形成內容時,儘可能做到淺化,重現象描述,輕原理分析。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第2張

7、“地球上的五帶”解讀。這幅圖說明了三個問題。第一,五帶的名稱和範圍。第二,各帶內接受太陽照射的情況和氣候最明顯的特徵。教材設計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地帶的兒童,用他們的語言來描述當地的太陽照射情況,比較親切。在兒童的表述中,出現了“正午”一詞。所謂“正午”,就是中午12點鐘。就一天而言,正午的太陽升得最高,不同緯度,正午太陽所能達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在有太陽直射的地帶,正午太陽高度很高,就像熱帶地區小朋友說的那樣“總是照在頭頂上”。第三,我國在五帶中的位置。我國大部分領土位於溫帶,從氣候來講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8、“地球的公轉”部分的“活動”,第二題是使學生掌握說明一地四季變化的思路。四季的形成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既有天文因素(如太陽照射情況),也有地理因素(如地形和氣候狀況)。爲了簡化起見,我們只考慮天文因素,因爲實際季節的劃分,是在天文季節基礎上的調整。

一般分析季節的變化,主要從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入手。本題目中的前兩小題,引導學生回憶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來證明夏季是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白晝時間最長的季節;冬季的情況與之相反。第三小題,歸納出分析的思路: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白晝長短的變化,決定了該地得到太陽光熱多少的變化,進而反映出四季的變化。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3

一年中太陽照射的角度是不同的。在冬天太陽的運動軌跡偏南,在夏天太陽的運動軌跡偏北。

四月上旬的下午四點,那個時候太陽已經西沉,陽臺照不到太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

1、陽臺可能稍稍偏東,如果這樣的話太陽一升就可以看到,但是在下午很早就會消失。

2、西方有高大的建築物,方向應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南方有沒有高大建築物的存在。

擴展資料:

活動規律:

1、太陽直射點每時都在向西移動,每小時移過15度經度。在地理題的計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動0.25度緯度。

2、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迴歸線。 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此後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3、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迴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此後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復始迴歸運動,週期爲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365.2422天,稱爲一個迴歸年。

太陽一年四季照射規律 第3張

4、根據開普勒定律,地球是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的,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就出現了近日點和遠日點。以太陽爲焦點,地球運動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

5、北半球七月以後是遠日點,晝長夜短,而南半球相反。一月以後是近日點,晝短夜長。1月初,近日點,日地距離1.471億千米,角速度61分/天,線速度30.3千米/秒。7月初,遠日點,日地距離1.521億千米,角速度57分/天,線速度29.3千米/秒。近日點快,遠日點慢。

晝夜長短:

每年3月21日前後,春分日,晝夜等長。每年6月22日前後,夏至日,晝長夜短(北半球)。每年9月23日前後,秋分日,晝夜等長。每年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晝短夜長(北半球)。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