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来源:星女圈    阅读: 2.4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新生儿诞生后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这时候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的,调整好新生儿的作息才能更好的成长,下面为大家分享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1

1、生理性黄疸:

约有50~70%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天,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40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周才消退。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的缘故,毋需治疗。

2、假月经(阴道出血):

有的女婴出生后,于第5~7天,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止。

乳腺肿大:男女婴儿皆可见,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大小如蚕豆至鸽蛋,一般于生后2~3周消退。原因也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不可强力挤压,以免造成继发感染。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3、板牙:

又称“马牙”,表现为新生儿上腭中线上和齿龈切缘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常在生后数周到数月内自行消失。发生原因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潴留肿胀的缘故。切勿挑破,以免感染。

4、螳螂嘴:

新生儿两侧颊部出现脂肪垫隆起,对吸奶有利,“俗称螳螂嘴”,不必治疗,切忌挑割,以免招至感染。

5、新生儿脱发: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周内发生显著脱发。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大部分头发毛囊在数天内由成长期迅速转为休止期所致,一般经过9~12周后,小儿的毛囊会重新形成毛球,并向成长期活动,重新生长出新发。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2

1、生理性脱皮现象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

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生理性脱皮应该如何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因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肯皮和真皮之间连接的也不紧密,所以常常表现出脚踝,脚底及手腕部皮肤干而粗糙。如果想撩撩皮肤表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温和的保湿品。

2、皮肤变色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1)上身肤色和下身不一样

有些婴儿一出生,你会发现他的身体上半部是苍白色的,而下半部则是红色的。正常的肤色可不是这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婴儿的血循环未发育完善导致血液汇集在下肢的缘故。这种上、下身颜色各异的现象可以通过移动婴儿的体位而很容易就得到矫正。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第2张

(2)左侧肤色与右侧不一样

当新生儿左侧卧位时,右侧上部皮肤呈现少血的'苍白色,左侧下部皮肤呈现多血的鲜红色,也可能是紫红色。当向相反的方向变换体位时,皮肤颜色也会变换过来。

(3)新生儿手或脚的肤色变蓝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看见的宝宝的手或脚会出现变蓝的现象,特别是当他躺下的时候。这同样是由于婴儿的血循环相对不足所造成的。如果你将婴儿抱起或移动他的体位,这种皮肤颜色就可以改变。

蓝点亦称“蒙古蓝斑”,看来像挫伤,常出现在婴儿背部的下方并带有黑色的皮肤色调,几乎所有非洲和亚洲的婴儿都有上述斑点,这些斑点是无害的,并会自然地消退。

3、局部青紫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局部青紫的原因:

(1)发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绀,多是由于手足外露受凉、受压、多血(脐带结扎延迟)等引起的;

(2)剧烈哭闹、屏气发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暂停歇,可引发全身紫绀;

(3)与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受到外力损伤有关,如产程过长,胎儿受压时间长,出现先锋头、先锋臀、先锋足,其特点是先锋处有受压痕迹,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肿,可能还伴有出血点。

(4)助产士挤压新生儿口中的羊水,可能用力猛了点,新生儿面部出现青紫,也可能伴有出血点;

(5)有的新生儿娩出后哭声很小或不哭,助产士就拍打新生儿足底部或背部,刺激新生儿啼哭,这也可能造成某个部位的青紫和皮肤出血点。

(6)有的护士在给新生儿按脚印、系手条时,也会造成新生儿局部青紫或出现出血点。

以上情况,有时被医护人员忽视了,有时不敢和新手爸爸妈妈们说明原因,怕对方不理解,找麻烦,有意回避,结果就成了问题。新妈妈很是着急,以为宝宝得了什么大病。

特别提醒:新手父母不可过于心急

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咨询,也在门诊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新手爸爸妈妈。在医生做了分析和解释后,他们还疑虑重重,一直等到宝宝的青紫自然消退,才真正放心。有的爸爸妈妈太心急了,给新生儿宝宝抽血化验,甚至住院治疗。不但经济上受损伤,宝宝身心上也受饱痛苦。

4、皮肤红斑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皮肤红斑无需处理

新生儿红斑的产生原因,医学上目前还不能解释清楚。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儿出生后,受光、空气、温度等环境影响和机械刺激而产生的,比如新生儿洗澡后,红斑可加重。不管学理上还有什么争论,有一点是明确的:新生儿红斑对健康没有任何威胁,不用处理,自行消退。

5、胎痣

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

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3

红色尿

主要见于生后2-5天的新生儿,尿液排出时虽呈无色,一旦排泄至尿布上后可以将尿布染成淡红色,持续数天。红色尿的原因是尿液中的白细胞分解,尿酸盐排泄增加,尿液排出体外变冷之后析出淡红色或红褐色尿酸盐结晶,常常染红尿布。

毛细血管痣

常出现在新生儿的颈部、枕后部、上眼睑、上唇部,颜色呈红色的片状皮疹,又称毛细血管痣,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5岁内消失,一部分颈部和枕后部的不消失,不需要治疗。

青斑

青斑俗称胎记,多见于骶、臀及下背部,呈灰蓝色。随着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变淡,大部分2~3岁内消失,个别孩子到7、8岁。

粟粒疹

一般出现在新生儿的前额、面颊及鼻头等处,呈黄白色样小颗粒。由于皮脂腺堆积形成,一般几周内会自行消失。

汗疱疹

又称白痱子,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其它季节由于室温过高、保暖过渡有时也可以产生。多见于前胸、前额、头皮等处,样子像白色疱疹。当孩子出现白痱子时,通过降低室温、减少包被等就可以减轻白痱子的发生。白痱子被挠破感染后,会变成黄色脓点,这时需要用一些抗菌素软膏或龙胆紫之类的外用药。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发生在生后2~4天,下降6~9%,最多不超过10%。由于胎儿生前“泡”在妈妈子宫的羊水里,肌体含水量高,当然出生后量的体重要重一些,进入自然环境状态下,不显性失水增加,进奶量少、大小便排出等因素,比刚出生时体重低,也是情理之中的,这种情况大约会在10天左右恢复。

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第3张

脱水热

容易发生在出生后2~3天,母乳不足、炎热、保暖过度、室温过高、饮水不足等都可造成脱水热,表现为体温一过性升高,有时可到39~40℃,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惊慌,对症处理即可。

乳腺肿大

由于受来自母体孕酮和催乳素的影响,部分婴儿生后3~5天乳腺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不伴红肿,也没有疼痛,个别有少量乳样分泌物,男婴和女婴均可以发生,一般2-3周消失,不要挤压,否则可导致感染。

阴道出血

又称假月经,部分女婴在出生后3~7天阴道有少量血样分泌物流出,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撤退所致,数天后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皮肤轻微发黄,精神好,吃奶好,睡眠好,大小便正常,血清胆红素测定足月儿低于12mg/dl,早产儿低于15mg/dl,一般就可看作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马牙

又称板牙,多见于出生不久新生儿,表现为在口腔黏膜上腭中线或齿龈缘上,呈乳白色颗粒状,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和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易误认为是出牙,有些地方还被认为是不祥征兆,与家中的灾祸联系起来,马牙一般在生后数周内自行消失,切莫用针挑,否则易造成感染,导致败血症。

脂肪垫

是指脸颊两侧坚厚的“肉团”,医学上称为脂肪垫,俗称“螳螂嘴”、“螳螂子”。实质上这两块隆起物是脂肪组织,当新生儿吸奶时,该脂肪垫可以促使口腔负压增加,有利于吸吮,不需挑破或其它的治疗。

皮肤脱屑

出生2~3天出现,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前的环境湿润,出生后环境干燥,加上新陈代谢旺盛的缘故。

流口水

出生后3~6月的婴儿多见,此时的孩子唾液腺已经发育完善,口水分泌增多,加之出牙、进食、咀嚼也会刺激口水分泌,但是孩子的口腔浅,闭唇及吞咽功能尚不协调,就出现生理性流口水。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