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端午節小短文

端午節小短文

來源:星女圈    閲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小短文,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短文吧,短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短文的出現。短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下面是端午節小短文。

端午節小短文1

端午節的小學生短文 篇1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每次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的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

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稜形。我太婆説過,做成四稜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説,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説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的河西鄉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小短文

端午節的小學生短文 篇2

午後靜寂,温和的陽光照滿小院,一股清香幽幽地飄來。

哦,是牆角的艾草。艾草一入門,端午也跟着到了!

那把艾葉無妖嬈姿態,無絢麗色彩,無獨特之處,唯有香氣迷人,令人喜愛。聞着這般的艾香,我託着腮幫子,注視着門口。哦,是姥姥來了!

眼前的姥姥是多麼消瘦,手拎着浸水後更顯碧綠的粽葉。她從一旁熟練地搬來板凳,將粽葉放進一個洗淨透亮的鐵盆裏,鐵盆的周圍放滿了圓滾滾的糯米,還有香甜的蜜棗。

姥姥撈起一根粽葉,包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蜜棗,再用棉繩圍起紮好。哦,所有的動作都是那麼嫻熟,水到渠成一般,令我眼花繚亂。在她包好成堆的粽子之後,便開始下鍋煮了。

很快,一股濃烈的粽香向我襲來,我循着味兒,信步走進廚房。可是,當我揭開鍋蓋,裏面卻空空如也。我如夢方醒,方才的一幕幕,只是我的幻想罷了。

愛依舊有的,我堅信!

這不,昨天姥姥在電話裏充滿歉意地説,她今年端午不來了,但會託人捎一些粽子給我。我的心中有着一絲悵然。很快,這份悵然又被收到的粽子驅散。

哦!讓我去“偷幽香一縷”,但也不要忘“聞粽香一片”。

我將姥姥寄來的清一色碧綠的粽子放進鍋裏,加水、點火、開煮,等待真正的那一片粽香。很快,鍋內的水沸騰了,粽香溢滿整個小院。

待粽子煮好後,我將粽子裝到碗裏,開始品嚐。我將粽葉撕開,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滿嘴的糯米,粘粘的,香香的。立即,我最愛的豐碩的蜜棗便露了出來,甜味裊裊地鑽到心底,那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走在小院的小徑上,只有那艾香萬里。愛直撲我心,我心甜蜜。

端午,我“艾”你。

我想粽子與艾葉之間,還藴藏着,我與姥姥濃濃的祖孫之情…

端午節小短文2

端午節的短文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會包棕 子、掛艾葉。

今年,我去奶奶家過節。一進門,一陣棕香撲鼻而來。我往桌上一看,果真有一盤棕 子。我和弟弟爭先恐後地衝了上去,因為我手長,所以比弟弟先拿到大棕 子,我剝開棕葉,雪白的糯米出現在眼前,你看棕 子多像一個嬰兒睡在綠被子裏。一口咬下去,鹹而不膩,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吃完飯,我在村裏遛達,突然遠處傳來幾聲牛叫,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頭小水牛在找媽媽。你聽,它的叫聲多像叫“媽,媽…”

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比今年更加多姿多彩!

端午節小短文 第2張

端午節的短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大詩人屈原還寫過一首世界著名的詩,叫《離騷》。

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我還明白端午節有掛菖蒲、艾葉、薰蒼朮、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端午節的時候,在一個大桌子上,一齊吃着香噴噴的粽子,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河邊,還看見他們賽龍舟。觀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歎道。他們劃得真快啊,他們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説道。

中華傳統節日不僅僅只是端午節,還有話多其它節日,正等着我們去了解它們呢!

端午節的短文 篇3

在以前的端午節,看着媽媽給我買的香包,以為做香包是特別難的,所以這回親手製香包,特別激動。

我們先準備了艾草、流蘇、桃木球、皮繩還有線針、布。為什麼要用桃木球呢?因為桃木球的功能是辟邪的。開始做香包了,我先拿出桃木球,在拿出皮繩,把皮繩穿過桃木球,打個結,再穿針引線,然後把布反着對摺,縫上邊……

端午節的習俗是來自屈原投汨羅江之後,老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魚和蝦吃掉,各家拿出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賽龍舟。

希望以後端午節還有機會做香包。

端午節小短文3

端午節短文 篇1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就有了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地去買了粽葉和包粽子的材料。外婆先把粽葉放到鍋裏煮,在這段時間裏可以把其他材料準備好,有糯米、鮮肉、大棗、板栗……準備好了,粽葉也煮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外婆拿出兩片粽葉,我們也學着外婆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

再把一片粽葉放在手心裏,捏成一個小山洞,然後把糯米塞進去,把另外一片粽葉包在糯米上面,最後,用紅繩把粽葉固定起來。我剛拿起紅繩,弟弟一把搶了過去,原來弟弟不會包粽子,只會來繫繩子。我大方的把繩子和粽子遞給了弟弟。看着弟弟臉上甜甜的笑臉,我心裏無比快樂,因為我又當了回姐姐。

包好粽子,外婆把它們放到鍋裏煮。我一走出家門,小區裏撲來了陣陣粽子的香味,聞着就讓人流口水。走到了家門口,粽子的味道撲鼻而來,跨進家門第一步,口水真的情不自禁的從嘴角邊流了下來。粽子出鍋啦!我們一家坐在餐桌旁津津有味的吃着粽子。

吃着自己包的奇形怪狀的粽子,覺得這個端午節過得非常有意義。

端午節短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看到婆婆在廚房裏包粽子,我便走過去,也想學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葉,只見婆婆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捏住兩端一卷,便成了一個漏斗形。我也學着婆婆的樣子,輕鬆捲成了漏斗形,接着我又在“漏斗”裏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塊香噴噴的肉,接着又用糯米蓋上。

只剩最後一步了——扎繩。我一隻手緊握住粽子,另一隻手去拿線,突然,“漏斗”底下開了個小孔,兩三粒米漏了出來。我急忙扔下線,兩隻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離家出走”的米。

我又拿起線,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在確認繞得很緊了後打了個結。婆婆見了,開心地説:“你已經學會啦,以後家裏包棕 子的活就交給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這個任務。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鍋粽子。

粽子煮好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在盤中,好似一個白娃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裏充滿了甜蜜。

包粽子與學習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不能馬虎大意,也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就可能會前功盡棄。

端午節小短文 第3張

端午節短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乾的粽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粽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分鐘的樣子,粽葉的香味從鍋子裏飄了出來,奶奶説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粽葉撈了起來。接着奶奶教我把盛鬥裏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着,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粽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粽葉和糯米,接着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向裏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裏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隻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隻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粽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粽子這幾個動作,説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粽子,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

第二次包粽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麼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着粽子的那隻手放鬆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一個包成功的粽子出現了,接着,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