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位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高人一等,成爲最優秀的人,那麼家長們如何做才能讓子女高人一等,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呢,小編整理了讓子女高人一等的一些技巧,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1

第一條就是耐心。“攻心爲上”的關鍵是讓人心服口服,爲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足夠的耐心。你看,諸葛亮對孟獲是“七擒七縱”,這樣才真正贏得了孟獲及其彝族部落的“心服”。

“七擒七縱”與其說充分展示了諸葛亮出色的軍事才能,不如說表現了諸葛亮貫徹“攻心爲上”戰略的充分耐心。沒耐心,你就沒法贏得別人的真心,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即便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你想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沒有相當的耐心絕對做不到。孩子的一個壞毛病,做家長的糾正一次他就能改嗎?不太可能吧?想讓孩子養成個好習慣,你以身作則地示範一兩次就夠嗎?恐怕也不行吧?所以,家長必須貫徹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要有足夠的耐心。

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躁動,越來越沒耐心。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時本不該對孩子發火的事還是發了火,有時本可和顏愛語地對孩子交代的事卻用了嚴厲的語氣。事後反思,就知道這不是孩子不好,而是自己修養不夠。我們生活在一個躁動不安的時代,耐心不夠幾乎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們對此一定要有警覺之心,不斷地反省、修煉自己。不要以爲你對孩子有耐心就是爲了孩子好,孩子得感激你,而應該反過來想,我們正是通過耐心地教育孩子才提升了自己的修養,我們也該感謝孩子。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

第二條是誠心。耐心要建立在最大的誠意基礎上才能“耐得住”,若沒有誠心,一般來說是“耐不住”的。難道還有對孩子虛情假意的父母嗎?很多人可能會這樣問。

不要以爲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就天然真誠地對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可實際上真是這樣嗎?我們的傳統文化提倡孝道,這當然沒錯。可是,在強調孝道之時,我們往往有意無意地神化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搞得普天下的父母在子女面前似乎都成了無私奉獻的楷模,站在了道德的絕對制高點上。可實際上呢?正因一些家長覺得自己先天地佔有道德制高點,所以纔在家庭生活中對孩子表現得簡單粗暴、專制武斷。

我們今天做了孩子的父母,可我們也有父母。只要心平氣和地想一想,我們就得承認: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確因父母的不正確對待而受到過程度不同的傷害(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真的,但他們的種種毛病以及這些毛病給我們造成的壞影響也是真的。我覺得這纔是世間的真相。今天,我們做了父母,也要先承認真相,然後用平等的真誠的心去與孩子交流。

有一次,兒子的班級開家長會,一位母親介紹她教育女兒的經驗,我覺得她講得就很好。她在女兒八歲時又生了二胎,是一個男孩。有了小弟弟之後,女孩就感覺媽媽不像以前那麼關心她了,就問:“媽媽,有了小弟弟之後你是不是就不再愛我了?”這個媽媽回答:“我愛你永遠比愛你小弟弟多八年。”然後就坦然地說,我對你們兩個肯定是都愛的,但愛誰多一點,看你們的表現,你們誰更優秀我就更愛誰。如果你們都很優秀,那我最高興,就同樣愛;如果你比弟弟優秀,我就更愛你;如果將來弟弟比你優秀,我就更愛弟弟。這樣才公平。這位母親坦言,自己是有私心的,對子女的愛不是無條件的。這種坦誠是我所欣賞的。家長有誠心,才能放低姿態,與孩子平等交流;你能與孩子平等交流,孩子對你“心服口服”的機率纔會大大增加。

第三條是同心。同心講的是父親和母親(有時還包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要在教子活動中搞好合作,相互配合。現代社會處處都講分工合作,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教子過程中,爸爸擔起父親的責任,媽媽要當好母親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現在的情況是,相當多的父親缺席家庭教育或者在教子中發揮的作用嚴重不足。這肯定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最近有一本新書,作者是美國的邁克爾·史密斯,他說:“母性教育是一種‘葉根’的教育,目標是達到生命的滋潤、豐滿;父性教育就是一種‘主幹’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實現生命的空中的充分伸展!傳統家庭中,大多是媽媽擔任教育孩子的工作。而在柔軟的母愛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堅強、樂觀、豁達等品質,則等待着父愛來填補。”所以,他的建議是:“無論工作多忙,(父親)都要抽時間來陪伴和教育孩子。”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2

理解尊重孩子,做孩子平等的朋友。

還是在《好父母好方法》裏看到一個故事,大體是這樣的:有位母親發現一個問題,女兒活潑、聰明,但是最不愛逛商店,每次帶她去商店,她總是死活不願意進去。這位母親十分不理解: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愛美的年齡,而商店裏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孩子應該喜歡纔對,爲什麼孩子卻不願逛商場呢?後來她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原委。一次,母親自己逛商店,鞋帶開了,她蹲下來繫鞋帶,就在那一刻,母親突然發現眼前一片腿的“森林”。就是說,在孩子還小時,孩子看到的都是擁擠的、擺來擺去的兩條腿。而當時孩子還小,無法抗拒母親的`“帶領”,只能乖乖地隨媽媽逛商店,所以孩子會有一種壓抑感,有一種單調感。時過境遷,做母親的終於理解孩子不願逛商店的原因了。

蹲下來,給孩子一個相同的高度,和孩子進行相互尊重的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看待問題,和孩子交朋友,想辦法傾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憂其所憂,愛其所愛,和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溝通,情感上的交流,心靈中的對話,做孩子真正的朋友。這樣才能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也纔能有效、有力地幫助孩子。而當父母蹲下來時會發現,這種蹲下來的姿態得到的回報一定是豐厚的,孩子在和父母的溝通中,學會了如何與別人和諧相處,換位思考,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如何讓子女高人一等 第2張

言傳身教不強迫,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大道理。

有時候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沒有愛心,更沒有孝心,連最起碼的禮貌都沒有,更別提責任心了。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啥樣孩子就啥樣”,我們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應該反省一下自己,自己平時的言談舉止是否得體?待人接物是否適度?

要讓孩子成爲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做父母的自己應首先做到,在生活中爲孩子樹立一個可以效仿的榜樣。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首先表達出自己對父母的關愛和孝心,讓孩子耳濡目染中體味、學會那些大道理,而不是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遵守父母意願。

我父母在每年的初秋季節都會來我家小住一段時日。每次來時,我和愛人總是忙前忙後,週末除了陪老人聊天、遊玩外,還爲老人購買在他們眼中屬於奢侈類型的生活用品。每天晚上,我會用兩個大大的木盆盛滿水爲父母泡腳,有時也會幫他們洗腳,剪腳指甲。那種把父母的腳抱在懷裏的狀態反而讓父母都覺得不好意思。記得有一次,父母走了,我自己用木盆洗腳,孩子就過來了說:媽媽,我幫你洗吧,我開玩笑地說,好的,洗完再幫媽媽剪腳指甲。果然,孩子真拿來了剪甲刀,學着我的樣子,賣力地幫我剪着指甲。稚嫩的小手笨拙地動着,不小心剪到肉,我疼得眼淚都掉下來了。孩子緊張地摸着我的腳,連聲說:“媽媽,一定很疼吧?”看到孩子那緊張的樣子,我知道,孩子從我身上,不僅學會了孝,也學會了愛,更體會到了作爲家庭中的一員自己所該承擔的責任。而我眼中,誰又能說那疼痛的淚水不是快樂的淚水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道理的培養應該大處着眼,小處着手,讓孩子多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走出自我中心,感受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和分量,強化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責任心的培養。

嘗試酸甜苦辣,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有句老話說: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身爲父母愛孩子是發自內心的,但是如何給孩子適度的愛呢?我們知道,對孩子的保護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但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很容易導致一個家庭中太多的人來保護一個孩子,有的父母往往打着愛的旗幟給孩子提供了過度的保護,而正是這種過度的保護卻往往使孩子失去體驗的機會: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悲歡離合,體驗社會的風風雨雨。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中,孩子總要長大,總要獨自去面對一些事情,總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孩子的自強、自立、自我奮鬥的能力是將來生活和建功立業的基礎。這種能力只能靠自己在生活實踐中慢慢地鍛煉出來,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孩子得不到生活的磨鍊和自我奮鬥的機會,長大了就很難面對激烈的競爭。這種愛不僅僅是一種溺愛,更是過度愛的給予。這樣的愛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固執、發脾氣等缺點。還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自立,讓孩子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怎麼愛別人,從而讓孩子變得懶惰、自私、沒有責任心。所以,溺愛不是愛,給予孩子適度的愛,讓孩子自然、健康地成長。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一些磨難,從另一個角度講:適度的磨難是一種財富,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如果父母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磨難給刪除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帆風順,這無疑是刪除了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使孩子失去應對失望情緒的能力;同時也造成孩子們成人後所具備的優良品質———自律的缺失。我國有句老話,“不以規矩,難成方圓”。對孩子來說,規矩就是嚴格要求。培養孩子從小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要使他知道,願望的實現是要經過辛勤的勞動、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的,決不能隨心所欲。

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成長中的酸甜苦辣鹹是什麼也不能代替的,只有在實際體驗中,孩子才能辨別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在體驗中構建自己的認知世界,而這種構建對孩子的成長將是終生受益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