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哭吧哭吧不軟弱

哭吧哭吧不軟弱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哭吧哭吧不軟弱,我們哭着來到這個世界,幼兒期我們用哭來尋求幫助,成年後我們用哭來釋放情緒表達情感,哭只是一種情緒釋放的方式,不是軟弱。以下分享哭吧哭吧不軟弱,歡迎閱讀。

哭吧哭吧不軟弱1

小潔:“老師,我不能哭,不能軟弱。”

我:“爲什麼”

“我要堅強,以後媽媽得靠我,妹妹也得靠我。”

“。。。。。。。”

小潔,一個大二的女孩,她跟我講起她的故事:她生長在一個山村裏,每到冬天,她們那裏都會下雪。在她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去世了,留下她、妹妹、媽媽,還有爺爺。在她的印象裏,爸爸去世後,爺爺和媽媽經常吵架,爺爺每次吵架後都說要自殺,而每一次看到這種場景她都很害怕。

後來,媽媽實在受不了跟爺爺這種緊張的關係,帶着她和妹妹外出打工了,留下了爺爺一個人在家裏

爺爺後來去跟小叔叔小嬸過,小叔爺爺是在同一個村裏。

聽村裏人說小叔小嬸對爺爺並不好,常不給爺爺吃飯吃,打罵也是常有的事。最後,他們把爺爺趕出家門,爺爺沒辦法自已只能回到了原來的老屋。

過沒多久,爺爺死了。爺爺死的時候,是冬天,那年冬天特別冷,我不知是爺爺是因爲餓死還是凍死,聽說爺爺走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發現他的時候,身上只穿一件單衣。

哭吧哭吧不軟弱

小潔說,她特別想爺爺,爺爺從小疼愛她。

自從爺爺走以後。小潔發現自已特別害怕哭,只要自已想哭,就怕,掐自已,不允許哭,在她看來:人要堅強才能活下來,人要堅強纔不被嫌棄。

她只有堅強了纔可以讓媽媽老了像爺爺一樣不被凍死和餓死。而哭是軟弱的。

小潔說,從小她都很膽小,她發現越讓自已堅強時候,就越恐懼,越想哭。以至於發展到現在害怕見到陌生人,特別是異性。每次看到自已這個狀態時候,越發焦慮。

有時候,當她獨自一個人的時候,特別想哭,又不允許自已哭,因爲她說不能讓自已哭,哭是軟弱的表現,而她是不能軟弱的。

而這種壓抑着不能哭的自已,讓她感到特別的痛苦。她問我:“老師,我怎麼纔可以不害怕,纔不哭,纔不軟弱“。

我回答她說:“你哭了,你害怕了,但你依然是個堅強孩子。”因爲:

哭只是一種情緒釋放的方式,不是軟弱。

哭只是我們的一種情緒,跟軟弱無關。我們哭是因爲我們難過,我們通過哭來釋放這份情緒。每個人在處理自已難過的情緒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難過會哭,有些人難過會寫,有些人難過會找人傾訴等等。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只要情緒得以安放,哪種方式都是好的。

而如果我們有情緒,不釋放出,壓抑自已,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一種病症形式呈現出來,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等。

美國生物學家費雷認爲,人在悲傷時不哭有害健康,屬於是慢性影響。他的調查發現,長期不器的人,患病比哭的人高一倍。所以,難過的時候,要哭,別壓着。

恐懼和害怕只是一種自我保護,不代表軟弱。

恐懼和害怕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在受到威協時候或感覺到不安全的時候,會害怕和恐懼。

而小潔成長經歷,爸爸早年去世,媽媽和爺爺經常吵架,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小潔,長大缺乏安全感的。對人對周圍的環境都是一種不信任

所以現在面對陌生環境,或是面對陌生人會恐懼。即便現實生活中,沒什麼危險,但只要有小時候的類似場所出現的的時候,小潔就會害怕。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候,需要做的.是先覺察到自已的有這樣情緒,這只是一種情緒,而這份情緒可能是小時候帶給來的創傷引發的,而不是現實情況引發的。而現實的人或者環境並沒有給我們造成什麼威協,而那是小時候,我不能保護我自已,現在我長大了,我可以應對,我們不需要害怕。

接納自已纔是最好的堅強。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每個人成長過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接納自已的現狀。怎麼叫接納自已的現狀?象小潔這樣,現狀就碰到難過的事或人會哭,在異性面前會害怕會恐懼。這就是她的現狀。

接納現狀就是,首先告訴自已,我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現在的這個樣子,也是不自已造成的,不要怨自已,也不要指責任何人,現在的自已很不容易了,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需要是想辦法如何應對現在的困難。

當我們接納現狀,不內耗,跨越了內心不認同自已的屏障,那麼,我們必定是自信的,當我們自信的時候,困難對我們來說,都是歷練我們的基石,而當我們自信的面對自已,面對困難的時候,這不正是我們堅強的樣子嗎?

哭吧哭吧不軟弱2

我們哭着來到這個世界,嬰兒期我們用哭來鍛鍊自己的肺活量,幼兒期我們用哭來尋求幫助,成年後我們用哭來釋放情緒表達情感,我們從未停止哭泣。好多父母都受不了孩子哭。孩子不哭的時候和孩子玩的超級開心歡笑不斷,孩子一哭,立馬心煩意亂百爪撓心,孩子哭起來沒完,大人更是幾近抓狂。

一天,我在體育中心跑步,一個斥責的聲音傳入耳中:“哭有什麼用?哭又不能讓你不痛。”循聲望去,一位媽媽拉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在跑道上快速地走着,小男孩哽咽着,止不住地哭泣。他膝蓋紅腫,可能是剛剛摔倒過。這不禁讓我想起那天帶女兒去社區打預防針時的情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抱着爸爸的腿聲嘶力竭地哭着。她的媽媽面對着她,一邊扭女孩的手一邊大聲說:“叫你不要哭,哭有什麼用呢?”

是啊,哭有什麼用呢?哭不能讓我們減少疼痛,不能讓我們不再委屈,不能讓我們不打針。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哭是不對的,哭代表軟弱、無能、不夠自信。除了喜極而泣,哭泣似乎都是和負面詞彙捆綁在一起的。就這樣,我們慢慢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開始覺得哭泣、表達自己的情緒丟臉,沒面子。就這樣,我們學會了否認自己的情緒,不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直到後來,我們連自己的真實情緒也覺察不到了。壓抑情緒,否認情緒,覺察不到情緒,慢慢地,我們都練出了一身本領:喜怒不形於色,有負面情結就隱藏起來,即使到了淚點,也要把眼淚憋回去。

哭吧哭吧不軟弱 第2張

可是,哭有用啊。哭是表達和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當我們的心情極度悲傷或痛苦時,哭泣可以讓我們的情緒得到宣泄。研究發現,人在哭泣時,體內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要比平時多很多。它能讓我們宣泄痛苦,恢復平靜。哭泣是釋放激烈情緒的“安全閥”,如果讓沮喪、悲傷、緊張等強烈的情緒長期積壓在心中,積累到一定程度,人的心理就會失去平衡,對人的傷害非常大。如果孩子因爲懾於家長的權威而不哭,將負面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日積月累,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記得高中有一次遇到了一件事情覺得特別難過,我跑到班主任的辦公室,問她:“我可以哭一下嗎?”班主任拍了拍我的肩,然後轉身關上房門,在旁邊陪着我,什麼也沒說。我就這樣酣暢淋漓地哭了一場,哭完了也好了。對於摔倒的小男孩和打針的小女孩來說,哭表示很疼,表示擔心害怕,表示需要疼愛。所以,作爲家長,要允許孩子哭泣。

首先,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對哭泣的不接納,其實是對負面情緒的不接納。面對孩子哭泣,家長應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懂得當負面情緒到來時,傷心和哭泣都是正常的,這樣孩子纔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會更樂意表達自己的情緒,會有足夠的勇氣來應對挑戰。另外,在孩子哭泣時,我們應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去面對孩子。很多家長之所以會難以面對孩子哭注,是因爲自身的情緒還沒有處理好。在手忙腳亂中,很有可能把自己不安的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

接着,陪伴並安撫孩子。在孩子哭泣時,我們可以抱抱孩子,還可以輕拍或輕輕地撫摸他的背。這些身體上的接觸,可以很好地緩解孩子的情緒。此時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責備孩子,因爲這對孩子來說是雙重打擊,不僅不能讓他更好地宣泄負面情緒,還會對他造成二次傷害。我慢慢明白高中那次班主任“陪伴”着我哭泣,爲什麼會讓我覺得特別暖心。她的陪伴和接納讓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支持和信任,讓我知道,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有人陪着我,不用害怕。這份愛,讓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生活。

最後,幫助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感受。每個孩子哭泣的背後都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找到這些原因,然後去安慰孩子,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要耐心地傾聽,不要做太多的批評。逐漸地,孩子就會懂得運用其他方式來表達情緒、處理問題。隨着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哭就不再是他唯一表達情緒的方法。我的女兒還在學步期時,走路摔倒了會哭。我通常會馬上抱起她,輕拍她的背,去描述她的感受:“摔疼了哦,很難受,哭吧,爸爸在。”她有時候摔倒,雖然不哭,也會伸出小手,告訴我這裏或那裏疼。我會親一下她的小手,一隻手親完了,她會把另一隻手遞過來。兩隻手親完了,她好像充電了一般,又開心地跑去玩了。

哭泣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釋放情緒的能力,也是一種面對自我的能力。畢竟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永遠只有正面情緒。只有當所有的情緒都被接納,被盡情釋放,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念和信任,逐漸學會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纔會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各種拋戰,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