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來源:星女圈    閱讀: 8.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書籍能夠從根本上升華一個人的思想,閱讀能給人帶來的是一次心靈上的對話,讀後感也可以寫成讀書筆記的形式,閱讀能夠滋潤我們乾枯的心靈,書中自有黃金屋,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一、《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一詞出自《大雅·綿》“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該詩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尋出路初建基業事。古人釋此詩,說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亂而走。乃知《水滸傳》所講,實是衆人於黑暗社會中尋求出路之事。一如古公亶父來到岐山,衆人聚義梁山,欲開創一片新天地以寄身。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頗令人心寒:

“宋江奏道:‘天帝哀憐臣等忠義,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爲梁山泊都土地。衆將已會於此,有屈難伸,特令戴宗屈萬乘之主,親臨水泊,懇告平日衷曲。’”

好漢們奮鬥一生,竟直到死後在徽宗夢中才得以找到出路。其中含義,不言而喻:社會如此,活着便無出路可尋。

林沖被陷害之初是懷着希望的,直至草料場還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卻不曾想因高衙內一點色心,高俅要害他至死,連陸虞侯也不容他活着。武松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證明哥哥身死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張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張都監陷害他並不需要證據。宋江在江州之前堅持不上梁山也是以爲自己尚能回到官場,不曾想有黃文炳謀他,一心要他死。於是,山神廟中擺起三個人頭,鴛鴦樓上題寫了八字血書,潯陽江口也確被血染紅。魯智深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皁了,洗殺怎得乾淨?”乃是看破了這社會已無藥可救。但宋江仍要寫“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於是招安,衆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滅。這結局其實早有伏筆:

“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

十節度使出身綠林,後征討梁山,荊忠橫死,王文德、韓存保等被擒,與宋江討方臘何其相似!招安的出路便是如此,即使宋江剿平方臘生還,奸臣還是要他死。

那出路何在?

公孫勝、燕青、李俊等人的結局似乎指明瞭出路。隱居山林,出海爲王,都能活下來。只是如此活下來已與落草前的生活大異了。阮小七兄弟三人本爲溫飽而上山,卻不曾想會走這十幾年波瀾壯闊的一遭。徵方臘時,兩個哥哥不明不白地身死,阮小七終也丟了官回石碣村打魚。循環一番,歸於起點,還喪了至親,這樣一來,十幾年的奮鬥又有何用?徒剩白髮漁樵江渚上了。大鬧一番後悄然歸隱,便是那些倖存者最佳的寫照。鬧的效果也是難說,朝廷至結尾昏暗依舊,除了從草寇變成忠臣義士、被供着吃冷豬肉,他們還改變了什麼?隱逸者看破了,便拋棄了一文不值的名利消失,但這本是他們先前就能做到的,只是原來沒看破罷了。

衆人在求生的道路上徘徊,都失了本心。武松從滄州到陽谷縣到孟州再到二龍山、梁山,早忘了他當年只想回清河縣尋兄長,也再也回不去了。在黑暗的現實中尋出路,心中的路卻迷失了。這時,唯有魯智深撥開迷霧,看清了心中的出路。天孤星孤身一人看破凡塵,留下一句“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便隨潮歸去,無處跟尋。衆人忙碌於尋現實中的出路,卻不知出路只在心中。惟有頓開金枷、扯斷玉鎖般無視身外之物,才“解使滿天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超脫生死,遁入空門,方是《水滸傳》中唯一真正的出路。

二、《水滸傳》讀後感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每當聽到這義薄雲天、豪情萬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漢匡扶正義,替天行道的畫面就會在我腦海裏浮現。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的人物幾百年來爲人們津津樂道。我覺得《水滸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爲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他們身上除了具有高義薄雲、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個人身上還具有與衆不同的鮮明個性,甚至兩個人物之間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這種對比式的人物描寫是《水滸傳》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點,比如書中先後出場的魯智深和林沖。

“花和尚”魯智深爲人坦蕩,武藝高強。他愛打抱不平卻又性格魯莽,仗着一身好武藝,總是由着性子做事。華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單槍匹馬闖入城內,結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飯。

但魯莽也有“好處”,若不是他一時興起,三拳打死鎮關西,恐怕連“魯智深”也沒了,只剩一個“魯達”。要不是他在野豬林裏飛杖隔過水火棍,林沖怕已被害死。當然,魯智深的魯莽急躁或許是一個綠林好漢必備的特點。確實,《水滸傳》中的'許多人物都和他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卻恰恰相反,他們行事謹慎,能忍則忍,只到無路可走時才最終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當屬“豹子頭”林沖。他緊隨魯智深出場,是魯智深的好兄弟,卻與魯智深有着截然不同的個性。

林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來生活安定,家庭美滿。只因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設計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殺,他也最終被逼上梁山。從白虎節堂,東京牢內,滄州路上,直至柴進莊上,無不體現一個“忍”字。直到風雪山神廟,他終於不再隱忍,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逆來順受、生性軟弱的人。

魯智深和林沖似乎是兩個極端,剩下的都是“中間派”,不過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書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現出來的形象是順從的。但寬容不代表軟弱,經歷了孟州城事件後,他對朝廷失望,從飛雲浦到蜈蚣嶺,一夜之間連殺十九人。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魯智深那樣魯莽急躁,也不像林沖那樣一味隱忍,做事比較有分寸。

還有許多對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個黑大壯,一個“小白臉”。再如王英夫婦,一個下流好色,一個漂亮高傲……無數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織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2

一、《水滸傳》讀後感

假期,讀水滸,本想感受一下樑山綠林好漢的英雄氣概,但細細品來,書中之人不但盡失小時候長輩描述的正直、愛民、講義氣;反而帶上了一股污濁之氣。

書中的主人公宋江,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歌頌,但在我眼中,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小人,古人云,君子當有五德,爲:仁、義、禮、智、信。宋江爲達到目的可謂是不擇手段,爲求徐寧義上山,派時遷取徐寧寶甲,做出這種雞鳴狗盜之徒的勾當;而爲賺盧俊義上山,先派吳用扮作算命者,寫下反詩,騙他自投羅網,又暗示李固告官,害得他家破人亡,又被下入大獄,差點在押送途中爲奸人所害、實爲不仁。後來一百零八好漢聚齊,宋江卻一心只想招安,完全不顧兄弟情義,平定四方叛亂回到東京,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竟只剩二十七人,得知自己中毒,爲了不讓兄弟們造反竟又毒死李逵,此爲不義。盧俊義擒得史文恭,宋江假意讓位,說出三個理由,卻隻字不提晁天王遺言,後又無中生有,提出借糧賭約,此爲無信。攻打東平府時,宋江明明將吳用派與盧俊義,臨陣卻用書信與吳用討論戰術,自己出不出個好對策來,後贏得賭約,又假意道:“我特意將吳用、公孫勝給盧員外,就是想他能贏我,看來是天命註定矣。”此爲無智。

古人云:“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宋江待人倒的確是禮數周到,可這不也是小人最擅長的嗎?宋江,沒有李元霸高強的武藝、非好漢非英雄;沒有濟公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的美德,非善人;沒有曹操那樣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非奸雄;卻又似岳飛那般愚忠,連壞人都做不徹底。

不只宋江,神行太保戴宗在江州主動索賄;張青孫二孃開人肉包子鋪;恩施憑着功夫強佔快活林;蔡福蔡慶貪生怕死、收錢辦事;小霸王周通、王矮虎強搶名女等等。這些,也都不是好漢所爲吧?他們和那貪官污吏們又差多少呢?

但是,我不討厭他們,只是可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生活的時代便是如此,所以他們只能被感染、不,被污染。宋朝,本就是一個奸臣弄權、禽獸食祿的朝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給腐敗頒發了一張許可證,史書上稱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王全斌“破蜀日,奪民家子女玉帛”,縱兵大掠蜀中;王仁贍破蜀之日,“納李廷珪妓女,開豐德庫取金寶”;崔彥進“頻立戰功,然好聚財貨,所至無善政。”張鐸“州官歲市馬,張鐸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萬貫,及擅借公帑錢萬餘緡,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餅。”田景鹹“性鄙吝,務聚斂,每使命至,惟設肉一器,賓主共食”。

開國功臣尚且如此,後朝後代自然“青出於藍而甚於藍”,更加過分,而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好漢們”又當如何?都說官逼 民反,可“民”反了以後只會被殘酷的鎮壓,或成功後更加變本加厲,梁山好漢如此;往前,黃巾起義、陳勝吳廣如此;往後,韓山童劉福通、太平天國都是如此。

我慶幸自己生在中國,這個世界並不和平,我們亦沒有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美國日本依然在製造事端;朝鮮對核武器的研究從未停止;阿富汗五分之一的國土都被埋下了地雷;湄公河的毒梟、軍 火走私犯依舊逍遙法外……但國家從嚴治黨在內、維護領土主權在外,使每一箇中國人感到安心、自豪。我們身爲國家未來的主人,更應把民族復興的偉大責任扛在肩上,“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第2張

二、《水滸傳》讀後感

暑假裏,看了《水滸傳》的幾十個章回。看原著的時候,因爲是半古文的,稍有些吃力,但故事的精彩總吸引着我接着往下看,因此看的速度一直很快。

小說着重描寫了北宋末年,奸佞當道、民不聊生的黑暗社會。通過對一百零八個好漢的個人經歷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從覺醒到反抗的鬥爭過程。一百零八個好漢,他們的性格迥異,令人能清晰地分辨出來。書中有幾個人物令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小旋風”柴進。他愛結識天下好漢,無論什麼身份,他都會熱情招待,林沖、宋江、武松等都受到過他的幫助。儘管他出身高貴,但他與衆英雄惺惺相惜,同時也鄙夷那些以強欺弱、唯利是圖的小人,是個性情中人。我覺得他是梁山泊好漢聚集起來的關鍵,我十分喜歡他豪爽的性格。

還有一個便是“黑旋風”李逵。他性格火爆,往往做事不分青紅皁白就動手,還經常賭博,因此令很多人對他唯恐避之而不及。不過有些時候,直爽的性子反而更好一些,沒有什麼隱瞞。在書中他就是一個喜劇人物,蠻橫的可愛。有他出現的地方,總是令人心中一樂,令小說一下子便有了活躍的氣氛。李逵一心一意的追隨宋江,我覺得是因爲只有宋江什麼事都順着他,也不責罰他。他對宋江的依戀,就像弟弟對哥哥的依戀。或許只有宋江,才能讓他找到一種歸屬感。

“豹子頭”林沖也是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忍耐性極其得強。記得在第七回中他的妻子被人在光天化日下調戲,他怒氣衝衝的過去,結果發現是高衙內,怕得罪後會吃官司,頓時“先自手軟了”,敢怒不敢言。當後來魯智深要幫他,他卻一味的阻止魯智深。但魯智深說的話卻和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魯智深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一個忍辱怕事,而另一個卻仗義不平。剛讀這本小說時,林沖的懦弱令我反感。他的弱點一開頭便表現了出來。但當陸虞侯背叛他時,他生平最看重的講義氣致使他丟下了懦弱,拿着刀子要去殺陸虞侯,從這裏,我感受到了他在逐漸變得堅強,變得勇敢。後來被他救過一命的李小二冒着生命危險告訴他高俅等人要殺他,這裏又是可以充分體現出林沖的仗義,如若他平時不願意幫助他人,又怎麼會有人情願冒着生命危險來救他呢?我對林沖的印象逐漸開始轉變。林沖也便是在這許多的經歷後逐漸開始轉變。他的善良在當差點被陸虞侯等人放火燒死在草料場時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他殺了陸虞侯等人,然後造反上山。他從軟弱到堅強,從屈辱到反抗。他的官職、家庭的失去,讓讀者看到了林沖性格的巨大轉變。他逐漸的變得越來越勇敢,就像是經過了一次蛻變。這也是我記住他的原因。

《水滸傳》這本書中的 “忠義”尤其突出,林沖的妻子對林沖的忠,李逵對宋江的忠,宋江對朝廷的忠……而“義”更加重要。“義”在這部作品中引出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好漢們爲朋友赴湯蹈火、爲百姓們除暴安良都是“義”也正是因爲“義”,最終一百零八個好漢聚集在了一起。

《水滸傳》寫出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的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生,卻有着一樣的目標:爲國殺敵,令天下太平。《水滸傳》是本值得一看的小說,同時,它也有着豐富的內涵。或許這也是它成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一個原因。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3

一、《水滸傳》讀後感

小時受爸爸的影響,對書很感興趣。爸爸便買來了幾本名著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隨便翻翻。

上學後發現小時爸爸買的書竟是四大名著,便來了興致,隨手拿了一本《水滸傳》看看,卻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時的零碎記憶在一頁頁紙中被重現,記憶也隨之深刻起來。當合上最後一頁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靈久久地被那一個個英雄豪傑所震撼着,感動着。

在這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中,他們爲了義,救出兄弟,殺除貪官,卻也衝爲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果卻是,在百經沙場後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戲完結後的慘淡收幕。

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印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他們是天上108位星辰,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豪氣沖天,爲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下,他們打倒貪官污吏,濟世救民,顛覆了我們心中所謂的“義”。何爲真正的義,誰也說不清。但他們卻說明了一點善、正即義,民心所向即義。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敗。

但當他們實力達到頂峯時,宋江卻不顧反對要朝廷招安即使有義,卻依然要顧到忠。不是所有義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與義並存。也是他們四處征伐,掃滅那些本與他們同道的賊。從那一刻開始,故事就發生了戲劇性的扭轉。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會爲了你一點戰功,而天真地以爲你以忠順。所以,當他們得勝歸來時,硬生生地拆散了他們。

直到現在,我依然爲他們的結局而感嘆。但轉念一想,覺得又能怎樣呢?或許那已是最好的結局了。那個時代成就了他們,卻也毀滅了他們。但到最後,他們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吳用、花榮隨宋江自殺,我眼中便盈滿了淚水。

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時間,只是爲那一個個故事感嘆,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空間,任思緒隨那些好漢心神往之。

書,帶着我的靈魂在一點一滴中昇華!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第3張

二、《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平時上學沒什麼時間看,這次借暑假的時間比較充分,把這部鉅作給看完了,書中的人物形象個個都刻畫的性格鮮明,情節也引人入勝,從翻開書的那刻起,便愛不釋手,讀後感嘆不已,突然想起偉大的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

水滸傳最吸引我的是人物性格鮮明:足智多謀的吳用,膽大如虎的武松,天真率直的李逵,嫉惡如仇的魯智深……

水滸傳的故事情節應該可以感染每個人,當然,我也不例外,被裏面衆多情節深深地吸引,比如|:武松景陽岡打虎,林沖風雪山神廟等等。

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唯獨宋江這個人物,大家的看法意見都不一樣,下面我就來談談宋江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爲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僞、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爲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爲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爲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爲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爲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爲“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衆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爲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