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兒童海洋知識

兒童海洋知識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海洋知識,地球分爲陸地和海洋的板塊,大多數人都對陸地的瞭解比較清楚,對海洋瞭解得不是那麼清楚,因爲海洋比陸地的面積大得多,世界的未知還有很多很多,大人們應該給兒童科普一下兒童海洋知識,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兒童海洋知識1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爲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爲海洋,其總面積約爲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爲界。目前爲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兒童海洋知識

擴展資料:

探索海洋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爲生,對海洋進行探索。在航空發展之前,航海是人類跨大陸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對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雖然今天人類對海洋用潛水球、潛水艇探索,但對深海還所知甚少。

地球深處的海洋

地質學家通過實驗室模擬,在人們最意想不到的地表之下1000多公里的地層深處找到了水。在溫度達1000℃以上、並且承受高壓的礦物巖裏,可能儲藏着相當於地球所有大洋中水量之5倍的水。而且該項發現還很可能有助於弄清地球是如何形成和發育的。

在地表之下650公里至2900公里的深處,是圍繞在富含鐵質的地核周圍的高熱、高壓物質。日本東京科學院的專家估計,在這被稱爲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包含有達到其自身質量0.2的水。已有的行星理論,推測了在其形成之初所出現的早期蒸發物質的數量,如水和二氧化碳的數量。這個發現預示着地球初始階段混合物質的數量,可能已經超出了過去的預料。

奇怪的海洋

千百萬年來,地幔像一隻盛有熱湯的鍋子一樣,處於劇烈的攪拌與動盪之中,這使得地幔的構造層帶運動,並且使地幔的化學成分混合。粘性更大的'地幔會攪拌與動盪得更快。在下部地幔中由礦物質形成水,可能也會影響地幔的構造層帶,使之不容易下沉到地層更深的地方。當構造層帶下沉、加熱和受擠壓時,它們釋放的水可能會軟化圍繞的地幔,以及鬆緩它們的下沉通道。

在稍高一點的地幔中,即在大約地表之下400公里至650公里之間深度的區域叫做轉換帶,因爲它位於上部和下部地幔之間,在這裏就可能存有相當於幾個大洋的水。科學家發現,在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保留有大約其上位岩石質量之十分之一的水,但因爲下部地幔的體積比轉換帶的體積大得多,所以它具有相當多的水。

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的地質學家認爲,該項發現有助於推進有關在地幔之中鎖存有多少水的爭論。他說直到現在,大部分人仍堅持認爲在地幔中沒有多少水。此外,在兩年前進行的另一項類似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地幔之下根本沒有多少水。

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模擬下部地幔,他們採用了構成該區域之大部分的三種礦物質進行研究。他們設計應用了一種多砧的特殊實驗裝置,以再現地幔下變化異常劇烈的苛刻條件,同時對礦物質用硬齒擠壓和加熱。

在大約1600℃和25萬個大氣壓下,他們應用二級離子質量光譜測定技術,測定了氫的數量,該技術使離子束衝擊礦物質,並探測從礦物質表面放散出的離子。已有的其他研究結果表明,在該等礦物巖中得到的任何氫,都來自於其間存囿的水。最後,專家檢測到了比實驗預想要多得多的氫,從而得出了目前的結論。

大海的顏色

翻開世界地圖集,黃海、紅海、黑海、白海會映入我們的眼簾。太陽光線眼看是白色;可它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後,先後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後,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裏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裏的海水便是蔚藍色一片了。

既然海水散射藍色光,那麼不論那個大海都應該是蔚藍色的,但實際上,海洋卻是紅、黃、藍、白、黑五色俱全,這是由於某種海水變色的因素強於散射所生的藍色時,海水就會改頭換面,五色繽紛了。

影響海水顏色的因素有懸浮質、離子、浮游生物等。大洋中懸浮質較少,顆粒也很微小,其水色主要取決於海水的光學性質,因此,大洋海水多呈藍色;近海海水,由於懸浮物質增多顆粒較大,所以,近海海水多呈淺藍色;近岸或河口地城,由於泥沙顏色使海水發黃;某些海區當淡紅色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海水常呈淡紅色。

中國黃海,特別是近海海域的海水多呈土黃色且混濁,因爲淮河、碧流河、鴨綠江及朝鮮半島的漢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黃海,河水攜帶泥沙很多,使近海水呈黃色,所以得名黃海。

不僅泥沙能改變海水的顏色,海洋生物也能改變海水的顏色。介於亞、非兩洲間的紅海,其一邊是阿拉伯沙漠,另一邊有從撒哈拉大沙漠吹來的乾燥的風,海水水溫及海水中含鹽量都比較高,因而海內紅褐色的藻類大量繁衍,成片的珊瑚以及海灣裏的紅色的細小海藻都爲之鍍上了一層紅色的色澤,所以看到的紅海是淡紅色的,因而得名紅海。

由於黑海里躍層所起的障壁作用,使海底堆積大量污泥,這是促成黑海海水變黑的因素,另外,黑海多風暴、陰霾,特別是夏天狂暴的東北風,在海面上掀起灰色的巨浪,海水抹黑一片,故得名黑海。

白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深入俄羅斯西北部內陸,氣象異常寒冷,結冰期達六個月之久。白海之所以得名是因爲掩蓋在海岸的白雪不化,厚厚的冰層凍結住它的港灣,海面被白雪覆蓋。由於白色面上的強烈反射,致使我們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彩色的海,是大自然的傑作。

海洋文化

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構成的。海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李二和《舟船的誕生》一文中,後被國內外學界陸續引用。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人類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爲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人類的特性,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與渴望。

人類對水的依賴是如此的強烈。只要有水流經過,人類就會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文明,莫不緣此而生。同樣,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島(在人們的視野)出現,人們就會乘舟船逐島而去,從而建立起陸海之間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被一步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國不僅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大陸國家,黃河、長江作爲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並使中國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稱於世;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漫長海岸線和遼闊海洋的海洋國家。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內涵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歷史,而且遠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緒論)。

這是由世界各地先後出土和發掘的大量的、歷代文物及世界各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歷代古文獻資料的研究,包括多次有關中國海洋文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果所達成的共識。

在中國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五支木槳。其中一支殘長爲62.4釐米,殘寬爲10.8釐米;另一支殘長爲92釐米,殘寬9釐米。經碳14測定,五支木槳距今年代爲7000年左右,屬母系氏族社會遺物。同層出土的還有近百種動植物和帶有榫卯和企口板結構的房屋建築所用的木料遺存,還有炭化稻粒等。

這證明,漁獵和採集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南爲四明山,與河姆渡隔江相望。遺址海拔僅3—4米,在古代可能是一片汪洋或低窪的沼澤地。值的特別注意的是,在出土木槳的槳柄與槳葉結合處,陰刻有弦紋和斜線紋圖飾。由此證明,如此雕工精細的木槳,決不是最原始的,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化過程。

那麼原始木槳的出現,應當更早一些,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第1章中就作了大膽的推論)。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浙江杭州,在蕭山跨湖橋新石器遺址,又出土挖掘出了一隻獨木舟。經碳14測定,這隻木舟的距今年代爲7500—8000年,這恰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中的推斷相吻合。應當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迄今在中國發掘到的一隻最早的獨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海洋趣聞

1、黑海,古希臘人稱之爲“胸懷寬廣的海”。

2、死海,只是一個內陸鹽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

3、地中海,羅馬人稱之爲“地球中央的海”。

4、愛琴海,是以一個古代雅典國王伊格尤斯的名字命名的。

5、七個海,這是一個古代水手的術語,意思是:紅海、地中海、波斯灣、黑海、南海、裏海和印度洋的總稱。

6、馬尾藻海,世界上唯一沒有海岸的海。

兒童海洋知識2

地球被稱作“水球”,是因爲地球大部分都被海水覆蓋,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陸地只佔百分之二十九。可見地球上海洋麪積之大,這片海洋又被分爲五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世界海洋麪積太平洋佔將近一半,其他四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佔一半。

兒童海洋知識 第2張

太平洋總面積佔18134.4萬平方公里,佔世界海洋麪積近1/2,是世界第一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太平洋最大深度爲馬裏亞納海溝,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太平洋約有一萬多個,總面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五。

兒童海洋知識 第3張

太平洋東海岸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佔地球表面積近百分之二十。位於歐洲、非洲與北美、南美之間。從赤道南北分爲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在大西洋底部地貌突出特徵是有一條縱貫南北呈S形的海嶺。

兒童海洋知識 第4張

挪威大西洋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印度洋有很多的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印度洋海底地貌錯綜複雜,除了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

兒童海洋知識 第5張

印度洋的馬爾代夫

北冰洋又稱北極海,是世界最小最淺以及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極圈爲中心,位於地球最北端,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着。北冰洋表面的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在北極點附近,每年近六個月是極夜,其餘半年是極晝。北冰洋是五大洋中面積最小,海岸最曲折、島嶼衆多的一個洋。

兒童海洋知識 第6張

北冰洋上的浮冰

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極海,是世界第五個被確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環繞地球卻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圍繞南極洲的海洋,是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