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

在一節課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爲了三個環節:

1、觀察尋入,在這一環節中我結合學生平時經常用的通過觀察判斷物體異同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兩個盒子,並故意將不同的一面背對學生,學生很自然判斷這兩個盒子完全相同,這時,我並沒有將不同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而是讓一個學生到盒子背面觀察,提出不同意見,在其他學生都感到奇怪並急於觀察時,我將兩個盒子不同的一面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要全面瞭解物體,就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從而寫出課題。

2、探究新知,當學生有了觀察的慾望後,我設計以觀察同學的活動,引導學生從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讓學生分別說說自己觀察到的情況,體會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同的。然後我又設計了觀察玩具老虎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變換自己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同的。

3、練習體會這一環節裏通過“想一想”、“連一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理解,鞏固觀察方法。然後通過用學生喜歡的賽車及其圖片,進行“猜一猜”活動,把觀察的位置擴展到六個方位,將所學的知識擴展延伸。

這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自己的遊戲、活動中體驗生活,發現規律,總結數學知識,真正體現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活中的數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2

觀察物體:看一看(一 )》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並猜出顏色這個遊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爲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 .學生對於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說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本節課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我想也許是大班額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會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於大班額的教學,我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實驗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

3.在課堂上曾出現這麼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後,彙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說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說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銳的發現他說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纔那位同學的錯誤,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這個孩子多會學習呀,可惜的是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沒有爲他的勇於質疑行爲,給予充分的肯定,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都說現在的孩子傾聽不好,如果我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對其他學生無疑是個最好的榜樣,可惜我錯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多麼的重要。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3

《觀察物體》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辨別前後左右的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並能辨認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拿到這個課題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如何創造符合學生實際的觀察環境?如何把握學生觀察物體的層次?又如何設計觀察操作活動呢?

鑑於自己這三點思考,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要全面瞭解物體的特徵,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觀察,並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3.培養學生初步的傾聽習慣、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爲實現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突出了以下五大特色:

1.創設活動情境

爲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我通過孩子們喜愛的“猜動物”這個活動導入,課中又通過播放一些南昌風光的圖片,讓學生一邊休息,一邊欣賞……實踐表明,學生對創設的情境很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也爲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小組合作學習

新教材強調“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採取了4人爲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觀察恐龍這一例題,給每個小組準備一隻玩具狗,然後讓學生分3個層次進行觀察:①本位觀察;②換位觀察;③全面觀察。始終圍繞“讓學生自主參與,深刻體驗”這一宗旨,將學生單獨學習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新知探索的全過程。

3. 課間欣賞圖片

低年級孩子上課時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根據這些特點,我安排了一個課間休息,讓學生在音樂中一邊休息,一邊欣賞一組南昌風光的圖片。這樣設計不僅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又緊扣主題,讓學生在欣賞中鞏固了所學新知。

4.拓展應用新知

數學是抽象的,生活是現實的,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本節課我大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如猜動物、欣賞南昌風光、眼力大比拼等等,既延伸了數學知識,也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悟出了“數學確實就在我的身邊”這樣的道理。

5.優化教學媒體

我注重採取多種教學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在選擇教具方面,我利用了自制課件的形色聲光和動態感知等特點,創設一些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具選擇上,我精心挑選了一隻玩具狗作爲小組學習的工具,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進行觀察;還通過學具袋的反饋牌來進行眼力大比拼,鞏固新知。我驚喜的發現:正是這些媒體有機的結合和恰當的選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空前高漲,創新的火花也時時迸發。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4

空間觀念是建立在對周圍環境感知基礎上的、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係的理解和把握,這種理解和把握,以對周圍環境的感知爲基礎,包括觀察、想象、比較、綜合、抽象分析等活動,在空間與平面之間往復鋪排。

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把直接操作的體驗作爲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和重要途徑,把操作、觀察與想象、判斷甚至推理有機結合。第一次操作的一開始也許是盲目的,也可能以失敗告終,但是,當往復幾次摸索了一些門道之後,操作起來容易多了。接着又讓學生髮現規律進行歸納,進而猜想探索“從上面看形狀不變的擺法”。這裏既培養了歸納能力保護了學生的猜想,又遵循猜想驗證的邏輯,注意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與學習習慣。另外課堂中,教師也注意了讓學生把對同伴想法的傾聽與親身實踐結合起來,跟上步伐,作驗證。因爲只傾聽是不夠的,只有親身實踐才能不盲目,才能真正改正完善自己的想法,才能增加屬於自己的體驗。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5

在“觀察物體”中關於平面對稱現象學習後,開展平面對稱現象的探索活動,在動手實踐的探索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數學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慾望,產生對現實世界各種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主動地探索未知,進而逐步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這也正是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維所必需的過程。

再如,讓學生查找資料:“湖南電視塔有多高?武岡電視塔有多高?他們的高度相當於幾層教室的高度,他們的高度相當於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形象地描述電視塔的高度?”查資料的方法可謂多樣:可以網上查找,可以看書,可以打電話查詢,可以問大人等,甚至可以實地觀察。這樣的設計不正是體現了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這樣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外部操作與內部的數學思維緊密結合起來,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學生在動手中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大膽思考,勇於創新的能力。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6

遊戲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用遊戲作爲切入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通過小組合作,經歷“研究視圖───構思擺法───擺出物體──觀察驗證”,不僅找到了擺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爲學生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爲學生親自經歷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遊戲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用遊戲作爲切入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通過小組合作,經歷“研究視圖───構思擺法───擺出物體──觀察驗證”,不僅找到了擺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爲學生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爲學生親自經歷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7

體驗教學作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爲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並通過勤於動手、樂於探究的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還叫學生每人拿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在課堂上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並閉上眼睛想一想從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個玩具不同的樣子,培養學生的空間想想能力。再由實物觀察過渡到使用學具小正方體觀察,比如把三個一樣大小的小正方體重疊起來觀察,從正面、側面、後面、上面等不同位置去觀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物體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形狀。從而達到由具體上升到抽象的昇華。不足的地方是感到離開了實物,作爲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全部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還是達不到很理想的效果。這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我個人認爲學生應該多上一些這樣的活動課,學生在活動課上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操作、進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實踐等學習能力。

一、觀察物體。

1、引導學生理解從不同角度去看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不同,所以不能從一個側面去斷定一個物體的形狀,要全面的觀察物體。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初步向學生滲透全面地、辨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

二、動手拼擺。

1、引導學生同桌裏充分的討論。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的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調動學生的求知的慾望。

2、引導學生在小組裏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學生說得道理的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培養學生虛心聽取他人意見,與同學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在活動中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拼擺出不同的圖形,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

4、充分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愛和想象力來拼組圖形。學生用學具進行拼、擺、量、畫幾何圖形的活動,這個活動,主要通過具體的“做”,使學生鞏固對所學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感受圖形變化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最後我還安排了一些啓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圖形的不同特點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以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8

這一課學生在“拼擺”和“觀察”中探討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是什麼圖形。要讓學生能通過想象,從實物中抽象出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讓學生在拼擺的過程中體會多種擺法,但不要求學生個個都要擺出不同的擺法。

教學時通過在例一的基礎上進行新授教學。新課教學時,先讓學生了解信息根據所給信息提出響應的問題,“從上面看到了什麼形狀?”學生獨自在紙上畫出來,師發現了問題並做及時的引導,讓學生到更遠一點看(或者單眼瞄瞄看),學生就紛紛的動起來,通過再認真、仔細的觀察,大家都有所發現,其中的奧妙。再進行小組合作,藉助學具動手擺一擺,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去發現。小組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去觀察物體,並將觀察到的形狀互相交流,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教學思維模式與學習習慣。在此環節中,學生在觀察時的方法指導還不夠確切和詳細,而且由於學具太小,不利於學生觀察,觀察的實效性降低。

由四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 ,從不同的方向看會是什麼形狀呢?”本環節讓學生與同伴充分說明自己的想法,並傾聽他人的看法,從而進一步與親身實踐結合起來,跟上步伐,作驗證。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之前是對所給的物體進行觀察,把教學中的難點突破了,之後的

問題就不是問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生很順利的完成了例2的學習內容。這個環節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聚集每個組員的想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拼擺的過程中,體驗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從同一方位進行觀察,所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

教完這堂課,我覺得,雖然這節課的操作性很強,但是由於學具太小,四人小組觀察的時候學生觀察得不明顯,最好小組中有一套大的正方體,這樣便於操作和觀察,使學生的觀察具有實效性。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9

我執教的是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辨別前後左右的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並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拿到這個課題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如何創造符合學生實際的觀察環境?如何把握學生觀察物體的層次?又如何設計觀察操作活動呢?

爲實現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突出了以下特點:

1.創設活動情境

爲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我通過孩子們喜愛的“猜謎語”這個活動導入,實踐表明,學生對創設的情境很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也爲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另外,我還創設了猜一猜的遊戲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強烈感受到物體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而且整個情境用時少、效果好、導向明確。

2.小組合作學習

新教材強調“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採取了4人爲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觀察熊貓這一例題,給每個小組準備一隻KT貓,然後讓學生分3個層次進行觀察:本位觀察;換位觀察;全面觀察。學生在不斷地觀察、體驗的過程中,經歷了觀察、發現和感受的全過程;在實踐操作和自主探究中,感受數學、經歷數學,學到了觀察物體的方法,並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始終圍繞“讓學生自主參與,深刻體驗”這一宗旨,將學生單獨學習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新知探索的全過程。

3.課間遊戲活動

低年級孩子上課時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根據這些特點,我安排了兩次遊戲活動:第一次面對面交換位置觀察;第二次轉圈全面觀察,這樣設計不僅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又緊扣主題,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學會了觀察,積累了方法。

4.尊重課堂生成

數學是抽象的,生活是現實的,本節課我在突破“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這一難點時立足二年級,注重課堂上孩子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方法來辨認做出判斷。

5.優化教學媒體

在選擇教具方面,我利用了自制課件,在學具選擇上,我精心挑選了一隻KT貓作爲小組學習的工具,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全方位地進行觀察。我驚喜的發現:正是這些媒體有機的結合和恰當的選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空前高漲,創新的.火花也時時迸發。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鬆、主動,不但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下課了,還沉浸在浮想聯翩之中。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0

《觀察物體》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潛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透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在上課之前我反覆的研究教材和已有的多媒體課件,總覺得有些欠缺,之後我發現不管如何直觀都沒有具體的實物直觀。於是我跳出了課件和課堂的侷限,決定把學生進行分組活動排列座位,整節課堂以活動爲主,以實物觀察和動手實踐爲主。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四個不同的方向讓學生觀察,並把自己觀察到的形狀講給大家聽,這樣就產生了分歧,讓無法理解的進行換位觀察,透過實物觀察,學生自己發現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並積累了辨認從正面、側面、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的經驗。

本節課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透過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把數學課商城活動課,學生感到新奇搞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質疑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然後透過小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體的形狀不同。發揮的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透過觀察想象站在物體不同位置的人看的的物體形狀,然後進行觀察圖形的決定。透過本課教學,再一次給了學生與夥伴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會合作、交流思維的潛力和空間想象潛力。

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最後的遊戲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增強學生空間觀念。活動一:讓學生能正確辨認出物體的正面、側面、後面。活動二:透過觀察小猴子不同面,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側面、上面、下面及後面的認識。活動三:透過讓學生運用學具小組活動,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活動四:透過照片進行決定是從哪個方向看到的?站到相應的位置去。活動五:進一步進行活動,透過照片和站好的位置進行決定是誰看到的。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1

針對第一次的有序和有效問題,在這節課都很好地解決了,學生交流能按一定的順序,在交換位置時也不爭搶,同時因爲每個活動之前都有明確的示範,因此小組活動也是有樣可依,能順利進行,特別是活動結束後在小組長的組織下能耐心地等待其他小組完成任務。其次,在練習時也暴露出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因此練習題的錯誤較高,因此鞏固練習時添加了課本中原有的“例1”,並且用這樣三個問題(你認爲最容易找到誰拍的照片?你有什麼困難嗎?怎麼來區分“左右”呢?)幫助學生理清解題的思路,這樣在觀察熊貓時解決了 “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不同的物體”,在例1解決“根據不同物體的面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樣的學習活動非常有效。

不足之處:

1、在處理熊貓的左右照片時還是簡單了些,當時是這樣的處理:學生指出熊貓左邊的照片時,我提問:是誰拍的?也是誰拍得?處理右邊照片也是這樣。再問:怎樣來區分左右兩張照片呢?周焱:可以把身體轉一轉。我就草草了事了,如果我讓周焱站在屏幕前,讓那些拍到左邊和右邊的學生也跟着周焱轉一轉,指出相當於自己的哪一邊,我相信全班小朋友的印象會更深刻些,以後在沒有實物而想象力也缺乏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這樣來試一試,相信效果會不錯的。

2、在那首詩的處理上,如果這樣處理:蘇軾看到的廬山是“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二(3)班的小朋友看到的熊貓是什麼各不同呢?(前後左右各不同),這樣的效果肯定比較震驚。《盲人摸象》可以這樣處理:你想對那些盲人說些什麼?(小結成:大象前後左右各不同,不識大象真面目,只緣摸到一個面,觀察物體要全面。)這樣應該不錯,不過已經沒有機會試試了,可惜了!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2

本節課是在上完觀察方形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基礎和畫平面的經驗,所以本節課的觀察活動較容易開展, 教師在桌子上擺出一個球體和圓柱,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進行觀察,並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練習本上。通過學生的觀察和感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3

我在完成這節課後有以下一些收穫:

1、在觀察物體中培養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家皮亞傑曾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爲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創設一些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問題情境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進而引發濃厚的興趣。本節課教學中,我就特別重視情境的創設。“你們照相過嗎?現在請看攝老師是從什麼角度拍下的三張照片呢?”(正面、側面、後面)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不同形狀,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運用正面、側面、後面多個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觀察削筆具小青蛙。另一方面在探究新知時,我選擇課本上的主題圖――-就是大熊貓作爲學生的觀察物,特別是爲了有利於學生交流觀察大熊貓後的體會,我讓同學分成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創設情景,而且培養了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動口的能力,學生能更有興趣地參與,也更方便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從而獲得真實感知和學習經驗,也能突破了傳統的程序化教學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觀察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特別要求:“數學活動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如何讓學生學會觀察物體呢?我設計了定位觀察、換位觀察和交流觀察等幾個環節,這樣,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去感受。學生在不斷地觀察、體驗的過程中,經歷了觀察、發現和感受的全過程;在實踐操作和自主探究中,感受數學、經歷數學,學到了觀察物體的方法,並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情體驗。

3、在鞏固練習中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教學練習設計中,我爲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交流感知、感悟的時間和空間,如:議一議,走一走等活動中充分進行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設計了四個闖關練習,以課件形式送出獎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還存在許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我總結歸納爲以下幾點:

一、 對某些教學目標的貫徹與實施還不夠,像針對“通過體驗初步感知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上應再設計一些活動或練習來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老師提問時還需更嚴謹,注意技巧,我在上完課後

專門對課堂提問進行了反思,我查找到有關資料,它們對課堂提問闡述了六大特性:也就是提問的指向性、提問的思考性、提問的靈活性、提問的開放性、提問的巧妙性和提問的邏輯性。上課時我的提問開放性太強,指向性不夠,目標欠明確,所以學生回答時比較混亂,我想,如何處理好提問的開放性和指向性的關係,如何在提問時更有利於引導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去完成,等等,對於這些課堂提問的技巧還需不斷同老師們一起認真思考與探索。

二、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需要通過動手來提高學習興趣,鞏固學習的只是。在本節課學生交流討論的環節如果教師通過卡片讓學生四人一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動手連線等活動的話就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就更加深刻。

三、 在鞏固練習的第二個闖關練習中,我忽視了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在課堂上我出示茶壺這個具體實物讓學生觀察時,由於教師操作不到位,以至於沒有達到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來加強自己的形象思維的能力。在之後的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能力,不斷積累教學實際操作的經驗。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4

“觀察物體”學生在三年級已有所接觸,他們先後學習了由2個、3個或4個同樣大的小正方體拼成的物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上視圖,並初步學會了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會用圖形表示看到的形狀。課開始,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三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來自己搭一個圖形,再從上面、側面觀察,將看到的形狀畫出來,並通過“觀察物體時應注意些什麼”的問答,既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又喚醒了學生的創新聯想,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由5個或6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圖形,其形狀是怎樣的,是這節課的認知目標之一。教學時,教師採用選擇填空的方式讓學生說說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各是什麼形狀,並提示學生,如果你在觀察中感到困難,可用手中的小正方體擺一擺。不同層次的要求,有利於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15

《觀察物體》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幾個正方體組成)的形狀是不同的,並能辨認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拿到這個課題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如何創造符合學生實際的觀察環境?如何把握學生觀察物體的層次?又如何設計觀察操作活動呢?

鑑於自己這三點思考,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要全面瞭解物體的特徵,多角度觀察,並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3.培養學生初步的傾聽習慣。爲實現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突出了以下幾點:

1.小組合作學習

新教材強調“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採取了4人爲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給每個小組準備5-6塊積木,然後讓學生分幾個層次進行觀察:

①從前面觀察形狀不變;

②從上面觀察形狀不變;

③從側面觀察形狀不變。始終圍繞“讓學生自主參與,深刻體驗”這一宗旨,將學生單獨學習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新知探索的全過程。

2.優化教學媒體

我注重採取多種教學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在選擇教具方面,我利用了自制課件和實物投影相結合,創設一些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具選擇上,我選擇了學生幼兒園玩過的小正方形積木爲小組學習的工具,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搭圖形,並進行觀察,還通過實物投影讓學生演示來進行眼力大比拼,鞏固新知。我發現:正是這些媒體有機的結合和恰當的選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漲,創新的火花也時時迸發。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