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接待客人,是教孩子學習社交的重要時機。父母應該把孩子介紹給客人。下面是關於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啓發!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1

當有朋友來家做客時,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向客人主動正式地介紹自己的孩子?向客人介紹孩子,看似簡單,可有多少家長做了?做了又做得怎樣?

我去過許多朋友家,聽到的不是命令似的口氣:“去,到那屋寫作業去,我和你叔叔有話要談。”就是:“玲玲,叫叔叔沒有?”玲玲便機械地叫一聲“叔叔好”。要麼就是根本不打招呼,孩子旁若無人地幹着自己的事,家長對此也沒有反應。

前不久去小學同學家拜訪,一到他家,他非常熱情地向我介紹他的家庭成員。他的兒子彬彬只有六歲,聰明又大方,像個大人似的,十分招人喜歡。談話間我不由地問老同學是怎麼教育孩子的,老同學笑道:“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比如客人來的時候,不妨向客人介紹一下孩子。”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

學會介紹自己的孩子:

1、清楚介紹孩子的稱謂和名字。比如,介紹自己的子女時,應避免含糊介紹,只是說“這是我的大兒子”,而沒有介紹他們的名字。向客人介紹孩子時,可以這樣說“這是我的小女兒王欣。”這樣如果客人與孩子們交談,便知道如何稱呼你的孩子,還可以增進客人與孩子之間的親近感。

2、介紹孩子的具體情況。有些父母忽略介紹孩子,反映出父母的思想上,沒有把孩子看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當成家長的“附屬品”,對於孩子的獨立人格沒有應有的重視和尊重。父母不僅介紹他們的名字,還可藉機把孩子在哪所幼兒園或學校讀書,有什麼興趣愛好和特長介紹給客人,那一定會大大強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妨可以這樣說“欣欣今年五歲了,在XX幼兒園讀大班,平常特別喜歡畫畫。”

接待客人,是教孩子學習社交的重要時機。爲了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自重、自愛,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在家裏來客人時,家長不要忘記鄭重其事地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哦。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2

在外國,有客人第一次要到家裏來作客,一般是一家人全都在門口迎候。在客人到家的時候,主人先介紹客人,然後介紹家人。父母先是向客人介紹他們自己,如丈夫介紹妻子說:“這是我的夫人某某某。”或妻子介紹說:“這是我的先生某某某。”然後,便鄭重其事地逐一向客人介紹自己的孩子,比如說:“這是我的大兒子湯姆,這是我的二兒子傑恩,這是小女兒斯梯芬……”

在外國的家庭裏,不論孩子年齡多小,哪怕是還抱在懷裏的嬰兒,都一個不遺漏地鄭重其事地介紹給來訪的客人。不僅介紹孩子的身份,還把孩子的名字一一說出。孩子們也都很懂事,當介紹到孩子時,每個孩子都是主動、熱情地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問好,表示歡迎。這是我們經常在電影或電視節目看到的情形。

注意別忘了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 第2張

而在我們中國,許多家庭做父母的做法卻與外國不同:有客人第一次到家裏來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紹家裏的成年人,家裏另外的正式成員--孩子,往往有意無意地被忽略了,即或孩子就在眼前,也被忽略不計,就好像他們並不存在。有的父母即或介紹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說“這是我的兒子”或“這是我的女兒”,似乎孩子還沒有屬於他們自己姓名。更有甚者,當家裏要有客人來訪時,把孩子們關在別屋子裏,一再叮囑不要出來;有的乾脆把孩子統統都轟到大街上去,免得孩子們給添亂。

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家庭裏相當普遍。這是父母一時的疏忽嗎?我以爲不是。

這首先反映在我們中國的父母缺乏家庭交際的禮儀素養。在把自己的家庭成員介紹給客人時,應儘量避免稱謂上的含混。比如,介紹自己的子女時,只是介紹說“這是我的大兒子”,“這是我的小女兒”,而不介紹他們的名字,如果客人與孩子們交談,會使客人不知道怎樣稱呼纔好;不向客人介紹子女的名字,也不會跟客人增強親近感。

中國的有些父母忽略介紹孩子,從根本上說,表明父母的思想上,沒有把孩子看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當成家長的“附屬品”;在家長觀念上,沒有把孩子看作是家庭的正式成員,而看作是依附於父母而存在的',是無關緊要的。

從家裏接待客人這件小事上,就表明中國的父母不像外國的父母那樣,給孩子的獨立人格以應有的重視和尊重。就像中國過去,“夫爲妻綱”,妻子是丈夫的附屬品,就連自己的姓氏也不能獨立使用,只能稱某人的妻子爲“某門某氏”。致使有的老年婦女在故去以後,子孫後代都不知道這個長輩叫什麼名字。比如,著名欣新聞記者、政論家、出版家鄒韜奮曾經寫過一篇名爲《不知名字的母親》,他就是一生都不知道母親的名字。

中國的家長對孩子“忽略不計”,不正是“父爲子綱”的具體體現嗎?

外國的孩子,在客人到家裏來作客時,一個個都儼然像個大人似的,那樣充滿自尊、自信,懂文明,講禮貌。

而我們中國的孩子,有的見了生人不是萎萎縮縮、扭扭捏捏地在藏在大人的身後,見不得世面;就是在客人面前亂折騰、瞎胡鬧,任意攪亂,打斷大人的談話,就是被人們稱爲“人來瘋”的現象。也有的沒大沒小,沒有禮貌,沒有規矩,沒有教養,在父母身邊膩膩歪歪,糾纏不休,弄得父母急不得,惱不得,甚爲難堪,客人也很尷尬,不知道說什麼好。

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的。

家裏接待客人,這是一種社會交往,本來是培養孩子自重、自信、自尊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極好機會。然而,我們許多家長頭腦中缺乏教育意識,卻忽略了,白白地浪費了大好的教育孩子的時機。如果把孩子鄭重其事地一一介紹給客人,不僅介紹他們的名字,還藉機把孩子在哪所幼兒園或學校讀書,有什麼興趣愛好和特長介紹給客人,那一定會大大強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長不向客人正式介紹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足輕重,不會也把自己看成是接待客人的主人;家長忽略孩子,只顧與客人談話,小孩子耐不住寂寞,就要設法胡鬧或撒嬌引起家長和客人的注意;家長沒有給孩子獨立人格應有的重視和尊重,當然他們也不會自尊、自重、自信、自愛。所以,當客人來到家裏時,不是怯懦地躲躲閃閃,上不了“檯面兒”;就是給你胡鬧、撒嬌、折騰,旁若無人,爲所欲爲,總也學不會與人進行正常的交往。這完全是由於我們許多做父母的,缺乏強烈的教育意識,不尊重、重視孩子的獨立人格所成的。

記得魯迅先生的朋友、著名的現代女作家簫紅在《魯迅回憶錄》一書中記述過魯迅一家人招待客人吃飯時的一個細節:

從福建菜館叫的菜,有一碗魚做的丸子。

海嬰一吃就說不新鮮,許先生不信,別的人也都不信。因爲那丸子有的新鮮,有的

不新鮮,別人吃到嘴裏的恰好都是沒有改味的。

許先生又給海嬰一個,海嬰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別人都不注意,魯迅

先生把海嬰碟裏的拿來嚐嚐,果然不是新鮮的。魯迅先生說:

“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

後來,簫紅跟魯迅夫人許廣平私下談過,許先生說:“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們學不了的。哪怕一點點小事。”魯迅先生對孩子的事,從來是不忽略的,他認爲孩子再小也不是無足輕重的,要給予尊重。這是很值得今天做父母的學習的。

家庭是孩子進入社會生活之前的“演習場”。家長心裏要有孩子,應當具有強烈的教育意識,注意抓住有益的教育時機,充分利用家庭的日常生活,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接待客人,是教孩子學習交往的重要時機。爲了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自重、自愛,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在家裏來客人時,家長不要忘記鄭重其事地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