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當家長的不可能永遠陪着孩子,也需要讓他建立起自己的交友圈,但是在初期,還是需要家長來正確引導孩子如何交友,以下是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的知識分享。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1

1、媽媽是第一個“好朋友”

寶寶社交的第一步從出生就開始了。雖然小小的他躺在那裏還不能說話,但是通過哭、目光接觸、笑等表情,我們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圍人互動起來:他能模仿周圍人的表情,而很快,親友們就能從小傢伙的肢體信號中“破譯”他的需要了。

媽媽、爸爸、保姆或祖輩的撫摸、親吻、及時的迴應,爲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讓他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有了這種關愛的保障,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包括與各種各樣的人“相遇”,並且建立良好的關係。

可以說,合羣的第一階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媽媽的愛。

2、尊重孩子間從小建立的友誼

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生活中有一個親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貴的。你知道嗎?當一個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會比沒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與人分享,同別人交流的時間更長。

有些規則可以幫到你:

2歲以前,孩子們喜歡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陌生的孩子會讓他們擔心。

多組織2歲以後的孩子參加偏“動”的遊戲,如盪鞦韆或騎車等,這種活動不僅有利於小夥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間的積極互動要比在那些安靜的動手遊戲(如搭積木)中的互動高出2倍。3歲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時,喜歡有成年人在場。雖然父母不一定要參與孩子間的活動,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3、遊戲是一種有用的準備

很多研究都證明,“角色扮演”遊戲能幫助孩子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在這些遊戲中,玩具可以給孩子另一個視角,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2歲以後,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角色遊戲。遊戲之後,你們可以聊一聊:“剛纔你演的是什麼,後來又演了什麼?這幾個角色裏,你覺得誰最努力?誰最有耐心?”

4、分享要靠後天學習

1 歲半以後,隨着“自我中心”思維向“社會化”思維的轉化,孩子所要學的一項重要的技巧,就是分享。分享是其他友誼技巧的基礎。

分享並不是天生就會,只有到了3歲左右,才真正出現分享行爲。在學會分享之前,孩子先要知道什麼是“我”和“我的”。知道什麼東西屬於“我”,才能真正學會分享。

分享意味着快樂。硬逼着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是不現實的,只有孩子清楚了什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他也期待着讓別人與他同樂時,分享行爲才能真正主動出現。

及時閃躲、表達憤怒,甚至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還手”也未嘗不可。在衝突中保護自己,這也是一種社會適應的方式。

5、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兩三歲的孩子間很容易發生衝突:搶玩具,推搡,抓頭髮,有時甚至會咬人。對這個階段的“武力事件”,比較合適的態度是:接受情緒,引導行爲。比如:“我理解你很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如果一個孩子剛開始用打人的辦法處理事情成功了,以後他會更容易用打人的辦法來處理其他事情;如果大人的態度不堅決,不明確,孩子打人的行爲可能就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讓孩子看到一種除了打人以外的處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協商、交換等方式,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談判”。

6、學會欣賞自己

2歲以下的孩子拒絕同別的夥伴玩?這很正常,這個階段他很還沒準備好與小夥伴正式開始交往,他還等着你遞給他玩具呢,而不是主動參加別的小朋友的遊戲!

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你也沒有必要一定出馬,“催促”他變成交際明星。一般情況下,孩子要到3歲左右,才能找到一個他喜歡的小夥伴或加入一個小團體。

而且,每個孩子的個性及交往特點都不盡相同,有的孩子朋友不多,但照樣很充實、快樂。對這樣的孩子,學會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個性更重要,而沒有必要強迫他像別人一樣“活躍”。關鍵要多觀察,看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是也感覺很快樂?能玩得很開心嗎?如果是,你就不必擔心,一旦他準備好就會和別人一起玩了。

7、合羣的本質是尊重別人

一個沒有規矩的孩子,在社會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歡迎。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明確界限,這其中就包括不能搶別的小朋友手裏的玩具,學會尊重別人,禮貌待人。

事實上,合羣最本質的含義就是尊重別人。想想看,隨便打斷小朋友的談話,在大家看書的時候高聲喊叫,強迫小朋友遵從自己的遊戲規則……都會給小夥伴帶來不愉快的感受。

要讓孩子逐漸明白,小夥伴不是玩耍、擺弄和聽話的玩具,他們也有自己的願望和想法。但要記住,教會孩子這一點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要期待立竿見影,你需要持續地努力與耐心。

8、從興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的小傢伙不想加入到其他的小朋友當中,並非表明你的孩子無法和別的小朋友發展友誼,也許只是他不喜歡他們的遊戲方式。如果孩子對打打鬧鬧的遊戲興趣不高,那麼可以準備一些安靜的遊戲,找到這方面有共同興趣的孩子,也許會有些突破: 融入不了大的羣體,在一個小的圈子裏,或者玩一對一的遊戲應該相對容易一些。

給他安排長時間接觸一個小朋友的機會,讓孩子積累和別人玩的經驗。這樣,即便他在一個大些的羣體裏仍然不太適應,但至少有了玩伴,跟別人玩的本領也會比原來多一些。

如何讓寶寶交到更多的小夥伴2

孩子爲什麼需要朋友?

孩子們是需要朋友的,很多時候,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談的很多事情,他們往往願意和朋友們傾訴。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童年顯得過於孤單。

如果一個孩子,至少擁有一個與他同齡的好朋友的話,那麼他們在童年就不會感到特別的孤單。在孩子看來,父母生活在與自己不同的世界裏。另外,有朋友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歡笑,也能促進他們各方面的技能發展。

一個孩子建立起的聯繫,會影響着他們整個一生。

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們都會永遠記得還是孩子的時候所經歷的事情(相信成年的你我也有對過去一些事的深刻印象)

孩子建立的朋友關係,能夠幫助他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對他未來的人際關係處理和情商表現都有幫助。

1、教會孩子認真聆聽

“我的孩子爲什麼總是無法聽懂我在說什麼,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傾聽併成爲一個傾聽者?”這是許多家長困惑的問題。

其實,孩子通過傾聽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在學習傾聽,這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習和人際交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與孩子交談時儘量把周圍噪音降至最低,把電視、收音機等音量調低或關掉,給孩子一個無干擾的環境。跟孩子說話時應儘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等孩子站在你面前看着你的時候你再說,或你走到孩子身邊慢慢說。幫助孩子養成與人說話時注視對方的習慣。

2、教會孩子樂於分享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敢和陌生的同學說話,更不要提給陌生的孩子提供幫助了。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甚至可以和孩子共同來幫助陌生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做點小餅乾小蛋糕之類的讓孩子帶着,等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分享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主動和朋友接觸。

3、教會孩子懂得尊重

如今的孩子好像都有這樣一個特點,總是發現別人的缺點而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當孩子們之間鬧點小矛盾時,這個特點更加明顯。如果爸爸媽媽詢問矛盾緣由,孩子總是把責任推給對方,抱怨對方做的不好,指責對方的種種缺點。只看到了別人的短處而沒有看到別人的長處,錯誤完全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這是一個值得爸爸媽媽反思的現象。父母在家庭中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

父母之間、也應經常說“謝謝”“對不起”“請你”。有些父母經常當着孩子的面揭對方的短處,甚至謾罵對方。這會給孩子造成很惡劣的影響。中國人有句俗話:當面教子背後教妻(夫)。

4、教會孩子堅持自我,但講究方法

孩子有時候爲了挽回一個自己在意的朋友,會趨聲附和,放棄自己已有的做事原則和觀點。爸爸媽媽應教導孩子做一個正直,正派的人。

與朋友在原則性問題意見相左時,應堅持自我,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衝撞或冒犯他人。針對這一點,多數成年人尚不能做到,做好,所以更要對孩子從小培養。正直、正派的人才會獲得真正的友誼。

5、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孩子

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個體,處在頗爲“動盪”的成長階段,犯錯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爸爸媽媽們不應因某件小事給其他孩子“貼標籤”,甚至以此爲藉口禁止自己的孩子與之交朋友。其實在孩子世界中,大家都是善良的、友愛的,“再壞”的小朋友也遠比成人單純的得多。

孩子交朋友有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家長在鼓勵交朋友的同時不要過多幹涉,讓孩子們自由交往。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