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來源:星女圈    閱讀: 5.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隨着醫療技術水平提高,現在很多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手術來解決,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過子宮內膜異位症,現在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這種病症,本文內容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1、保留性手術:對年齡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切除病竈同時儘量保留子宮和雙側附件或單側附件。

2、半保守性手術:對已生育婦女、年齡尚輕,可切除有病竈的子宮,保留一側或雙側附件。

3、根除性手術:對於近絕經期婦女或年齡雖輕、藥物治療無效、病竈廣泛、症狀嚴重的患者,應採用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

一、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方法有

1、假絕經療法: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假絕經療法,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宮內膜萎縮,造成絕經。常用藥物爲丹那陛、內美通等。

2、假孕療法:20世紀50年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採用假孕療法,使異位內膜轉化爲蛻膜,間質水腫,內膜壞死萎縮,常用的藥物爲 孕酮 。

3、抗雌激素藥物: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藥物,是繼孕酮、丹那唑之後供選擇治療內膜異位症的藥物。

4、米非司酮(RU486 息隱):米非司酮具有抑制 排卵 、誘發黃體溶解、抗增殖作用,在臨牀上較廣泛使用。治療期間患者出現閉經,腹痛緩解,病竈縮小。停藥後3~6周 月經 恢復正常。

5、藥物切除卵巢: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GnRH-A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獲得良好效果,作用機制是用GnRH-A後佔據腦垂體大部分GnRH受體,造成垂體促性腺激素降調節及垂體脫敏作用,結果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降低,最終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減少,可降到絕經期水平,使種植內膜萎縮。

6、中藥:常用桂枝茯芩膠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若病情不嚴重,建議患者儘量選擇藥物治療。若病情嚴重,必要時需要切除子宮根除病根。

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

包括對抑制疼痛的對症治療、抑制雌激素合成使異位內膜萎縮、阻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刺激和出血週期爲目的的性激素治療,適用於有慢性盆腔痛、經期痛經症狀明顯、有生育要求及無卵巢囊腫形成患者。

1、口服避孕藥 :能降低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並直接作用於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導致內膜萎縮和經量減少。目前臨牀上常用低劑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複合製劑,用法爲每日1片,連續用6-9個月,適合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2、孕激素:單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無週期性的低雌激素狀態,並與內源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閉經和內膜蛻膜化形成假孕。所用劑量爲 避孕 劑量的3-4倍,連續用6個月。

3、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重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應,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能使異位內膜萎縮、吸收。每週用藥2次,每次2.5mg,在月經第1天開始服藥,6個月爲1個療程。

4、達那唑:通過抑制激素並直接與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結合,抑制內膜細胞增生,最終導致子宮內膜萎縮,出現閉經。適用於輕度及重度內異症痛經明顯的患者。於月經第1日開始口服200mg,每日2-3次,持續用藥6個月。

三、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手術治療

適用於藥物治療後症狀不緩解、局部病變加劇或生育功能未恢復者,較大的卵巢內膜異位 囊腫 者。首選腹腔鏡手術法。手術方式有:

1、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切淨或破壞所有課件的'異位內膜病竈、分離粘連、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但保留子宮、一側或雙側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組織。

2、保留卵巢功能手術:切除盆腔內病竈及子宮,保留至少一側或部分卵巢。適用於症狀明顯且無生育要求的45歲以下患者,術後複發率約5%。

3、根治性手術:將子宮、雙附件及盆腔內所有異位內膜病竈予以切除和清除,適用於45歲以上重症患者。 手術和藥物聯合治療:手術治療前給予3-6個月的藥物治療,使異位病竈縮小、軟化,有利於縮小手術範圍和手術操作。對保守性手術、手術不徹底或術後疼痛不緩解者,術後給予6個月的藥物治療,推遲復發。

四、子宮內膜異位症日常護理

患者在月經期間應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心情愉快,疼痛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下腹部,儘量避免過度或過強的活動,以防止劇烈的體位和腹壓變化引起的經血倒流。避免月經期及月經剛淨時同房,以免將脫落的子宮內膜經輸卵管送入盆腔,提高發病風險。此外,女性產後應儘早做恢復體操,以防子宮後傾。

子宮內膜異位症原因

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的原因至今未有明確答案。一般認爲是異位種植所引起,也有認爲是體腔上皮分化、遺傳、免疫調節異常和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1、異位種植

女性來月經時,子宮內膜腺上皮和間質細胞可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種植於卵巢和鄰近的盆腔腹膜,並在該處繼續生長、蔓延,形成盆腔內異症。子宮內膜也可以通過淋巴及靜脈向遠處播散,發生異位種植。臨牀上所見遠離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皮膚、肌肉等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就是內膜通過血液循環和淋巴播散的結果。

2、遺傳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患者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母親及姐妹的發病風險是無家族史者的7倍。

3、免疫與炎症因素

免疫調節異常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發展各環節起重要作用,表現爲免疫監視功能、免疫殺傷細胞的細胞毒作用減弱而不能有效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某些炎症如腹膜炎有關,表現爲腹腔液中巨噬細胞、炎性細胞因子、生長因子、促血管生成物質增加,從而促進異位內膜存活、增殖並導致局部纖維增生、粘連。

4、其它因素

環境因素也有可能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研究發現二噁英會提高女性患內異症的風險。血管生成因素也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腹腔液中血管生長因子增多,可導致盆腔微血管生長增加,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此外,異位內膜細胞凋亡減少也可能與疾病進程有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