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來源:星女圈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因爲人有很明顯的情緒變化和情感變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影響,讓人猜不透摸不着。就比如家庭上的事情。以下分享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1

發信息(最好是那種聲淚聚下的)給爸爸看,讓他們知道大人吵架,受傷的其實是孩子。

父母總是吵架,鬧離婚怎麼辦?

第一,如果有,我認爲這是你父母的特殊相處方式。

吵架吵不散的,太多年了,一直在拌嘴,離了不拌嘴可以習慣嗎?你看不習慣沒關係,又不是你在和某一方過日子,只是這樣的父母真的不會處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以至於讓孩子深受影響。大概是兩個不成熟的人有了2個小孩但還是不成熟吧。

其實,連你都覺着他們的吵架幼稚?他們從來沒有認真的想寫過協議?那你就不要插手了。你有沒有發現 有時候你越勸會越兇越較真?你暫時不必插嘴,這只是兩人不成熟的宣泄。事後你覺得哪一方委屈更大,你再去安慰。你想法很好,自己要經濟獨立,但目的可以轉變一下。

可以這樣安慰內心脆弱、覺着受到低值回報的母親,講我長大了有能力掙錢了以後會照顧你的,會讓你好好享福,把往年的苦累都彌補過來之類的話,也許一直刀子嘴的媽媽會被你感動到,因此,他可以不再依託從爸爸那裏得到關注、從而不會再時不時地把怨氣咆哮出來。類似做些讓媽媽感動的事。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爸爸也可以這樣安慰,同時建議儘量對媽媽好點。畢竟不離婚老了還是他倆人兒一起相依。我覺着奶奶對媽媽肯定有不對的地方,因此,媽媽一直怨恨在心,這可能是在兩個人組成新家的時候,奶奶並沒有做出相應的援手。在被你感動的時候再警告他倆不要影響弟弟。

第二,如果很少有愉快的時刻,大概就是傳統婚姻思想所帶來的的後果吧。你和弟弟也熬出長大了,目前也不必太大壓力,正常看待吧,因爲你門都長大了的時候,理由也不應該是爲了孩子了,再不離婚,只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綜上,內心更傾向於第一種。不必太焦慮,只能原諒兩個不會解決問題不會溝通的大人給你的心靈造成的創傷。做好你當前的事未來回報媽媽爸爸、呵護好弟弟讓這個家裏更多溫暖或許是最好的解答吧。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2

父母吵架如何勸解

互相理解,相互包容。

我覺得兩個人吵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者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兩個人能走到夫妻,甚至相守到老,那麼就應該在吵架的時候互相理解一下,互相包容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將這種觀念以孩子的身份說出來,那麼作爲父母的是不是該好好的想想做出退讓呢。

換位思考,自我反思。

當父母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我們不妨將這種思想灌輸到他們每個人的腦海裏,要和父母好好的談談如果換做是對方,做出的某些事情、說出的某些話,是不是就難以讓人接受,通過換位思考,進而反思,達到兩個人心平氣和的目的。

單獨與父母聊天,互相解開心扉。

這裏我所說的單獨聊天,是我們需要單獨的和父親聊天,然後通過我們的觀察,客觀的說出母親的不足,並對父親做的不對的地方說一下,跟母親單獨相處,說說父親的不足,說明兩個人不足的地方,互相打開心裏的結。

給他們推薦一些暖心的書籍。

書籍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通過讀一些暖心的書籍,可以讓一個人的脾氣慢慢的磨合,並且學會穩重,理解人,寬容人,心靈容納的大啦,思想也就打開啦,那麼平時兩個人的興趣愛好也會慢慢融合,這樣父母就應該不會吵架啦。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第2張

多陪父母聊聊天,做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當父母吵架,我們就應該多和父母聊聊天,然後試着跟他們一起做些平時他們開心的感興趣的事情,這樣父母心中的怒氣應該就會拋到九霄雲外了吧。

做一桌溫馨的飯菜。

當父母吵架的時候,我們不妨做一頓溫馨的飯菜,當他們吵的'時候,我們作爲兒女的慢慢的走過去,說上一句“我做好了飯菜,然後笑着拉着老爸老媽去吃飯”,兒女做到這樣,我想父母也該不吵了吧!

切記在父母爭吵的過程中,自己千萬不要情緒受到影響,不要說父母的不好,我們是勸解的,所以情緒一定要保持好,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遇到這種問題,一定要明白吵架原因,然後好好的與父母溝通解決。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3

父母之間的衝突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所謂父母衝突,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父母之間的衝突。詳細來講,父母衝突就是因爲意見不統一或是其他一些原因而產生的言語上的爭執或身體上的攻擊。

有研究也表明,父母之間的衝突對孩子的情緒、認知、人際關係、學習成績等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甚至有人曾經說過,父母之間長久存在的衝突對於孩子的影響會比離異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孩子因爲父母衝突飽受痛苦。而這些孩子在描述家庭問題的時候,都會顯得特別冷淡,彷彿在說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一樣。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父母的問題似乎也沒有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孩子還不是好好地生活着嘛。

事實卻並非如此。就像是曾經有一個女孩子,父母雖然沒有離婚,但是分居多年。她給我講述了一段自己的經歷。

有一次父母吵架,爸爸一把就把她抱起來站在陽臺邊上,然後對着孩子媽媽大喊:“你不要和我吵架!你要是再和我吵架,我就把她扔下去,讓你後悔一輩子。”

一邊說着,還一邊往窗戶邊走。女孩兒在說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大哭不止。等她情緒穩定了之後,她告訴我,“這是在我五歲時候發生的事情,我以爲我早就已經忘記了,但是剛纔在說的時候,我竟然有了和當初一樣的恐懼和緊張,原來我都沒有忘記。”

而這其實也就是她始終無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因爲從父母的身上,她不僅沒有看到愛,反而看到了怨恨與威脅。這一切都讓她無法完全地信任一個。

在家庭中,孩子往往是最無力、最脆弱的,他們需要父母無限的呵護與關注。只有在這樣的精心養育下,孩子纔會逐漸產生安全感,最終敢於面對自己的人生。

但是,如果父母之間就存在問題與衝突,家庭出現了問題,就很難養育出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父母帶來的陰影會一直伴隨着孩子,讓孩子難以處理。即便隨着孩子漸漸長大,他有了自我修復的能力,但是也很有可能他將終其一生與過去的陰影進行抗爭,而這個抗爭的過程也會讓他傷痕累累。

父母出現衝突不可怕,但是要自己解決,不要讓孩子來判斷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當着孩子面吵架,然後問孩子:“你說誰錯了?“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孩子的人生經驗和閱歷不足,父母之間的很多事情,孩子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看到的只是父母在爭吵,至於爲什麼、怎麼辦,孩子並不知道。更何況,老話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更別說僅僅是一個孩子了。

從感性的角度來看,爸爸和媽媽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這個時候,非要讓孩子站隊,去說誰錯了,孩子是很難抉擇的。因爲這樣的選擇就意味着讓孩子與他認爲錯的一方站到對立面上,都是親近的人,從情感上來說,支持誰都不是最好的結果。

父母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左右爲難的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壓力。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父母在離婚的時候,孩子不僅不會說和,反而會覺得早就該離婚了,就是因爲孩子夾在中間,早就已經痛苦不堪。

雖然在一個家庭中,但是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問題要父母自己去解決,而不能將其轉介到孩子身上。既因爲孩子沒有義務去處理,也因爲孩子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父母要調整處理衝突的方式,這也是讓孩子學習的機會

就像文章開始提到的那一對父母,他們開着車還會因爲衝突而大打出手,可想而知,如果在家庭中,他們可能更加不避諱。

但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孩子,要如何長大。哪怕是父母處理衝突的方式,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以後要如何處理衝突。

父母吵架勸解的短信給爸爸 第3張

班杜拉有一個著名的社會行爲理論,孩子會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爲來學習這種行爲方式,從而將其變成自己的行爲方式。如果父母採用消極的方式來處理方式,比如暴力解決或者爭吵。

那麼,孩子以後面對衝突的時候也會這麼做;如果父母用積極的方式來處理衝突,那麼孩子今後也會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衝突。

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少年趁母親睡着,用錘子打破了母親的頭,導致母親死亡。

一個少年竟然對自己的母親下如此狠手,簡直是不敢想象。經過調查發現,少年的母親平時就比較強勢,對孩子要求也比較嚴格。孩子的成績也還不錯,但是那段時間因爲沉迷於打遊戲,成績有所下滑。

看到兒子這樣,母親就告訴孩子,“如果你再不好好學習,我就打死你的小狗”。孩子聽到母親這麼說,也對她說:“你打死狗,我就打死你。“

之後,矛盾激化,母親真的把小狗當場摔死了,而少年也做到了將母親殺死。

這樣的悲劇沒有發生在父母之間,但是,不得不說,母親的行爲給孩子做了一個“示範”,當母親忽視了孩子與寵物之間的情感,而作出過激行爲的時候,孩子在憤怒與傷心之下,也複製了母親的行爲,釀成了慘劇。

無論是孩子還是母親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有問題。在面對衝突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採取積極的處理方式。

不過,什麼是積極的處理方式呢?其實很簡單,評判的標準就是不再讓衝突升級。

家是一個講情而不僅僅是講理的地方,所以父母不論發生着什麼樣的衝突,都不要大打出手,或者惡語相向,觀點可以碰撞,問題可以溝通,但是就是別忘了要讓愛在家庭中流動。

父母在出現衝突,彼此生氣的時候,可以先不進行交流溝通,也不發表自己的看法,想辦法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之後,等到情緒降下來了,再去認真思考下,導致爭吵的矛盾點在哪裏,而這個矛盾是否可以調和;

最後,兩個人再坐在一起去聊一聊這件事情究竟要怎麼辦。

而且,如果可以的話,父母最好可以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進行處理。如果孩子回到家發現父母的狀態不太對勁兒,父母也可以簡單地和孩子講一講發生了什麼,而父母又是如何解決的。

如果真的不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爭吵起來,父母也不要擔心,但是事後我們要進行彌補。比如,對孩子說:“剛剛我們的狀態調整得不太好,這麼做是不對的。我們會盡量調整自己,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

與此同時,父母也要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將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成爲“替罪羊”。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