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新媽手冊 >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來源:星女圈    閱讀: 8.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在生活當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去了解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學說起源於數千年前,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着深刻的影響,下面小編整理了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1

一、何爲陰陽學說?

陰陽是中國古人認識客觀事物哲學概念上的一對範疇。陰陽最初的含義十分樸實,意指向日爲陽、背日爲陰,後來慢慢被引申爲自然界中一切現象的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諸如光明與黑暗、生長於死亡、正面與反面、躁動與寧靜、強大與弱小等等。

無疑,任何的事物都可以用陰陽的概念來劃分與分析,但是必須建立在一對事物相互關聯亦或一個事物兩個面相互關聯的前提下,這樣纔會有實際意義。倘若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亦或統一個體不是兩個對立面,那麼就不能用陰陽概念來劃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

陰陽學說最早是在夏朝時形成,有着“陰陽相合,萬物生長”之說,它認爲天地萬物的源泉來自於陰陽兩種相對的氣,這兩種相對的氣在天便形成了風雨雷鳴等氣象、在地便形成了山川河海等形體、在氣候便形成了春夏秋冬等四季、在方位便形成東南西北等四方。

人有耳口眼鼻與天之四象對應,人有肉骨血氣與地之四象對應,人還有三百六十骨節與周天之數對應,因此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與指節,這樣我們便能觀天、掌紋,便能察天、地、人合一。

陰陽學說認爲,世間萬物都存在着陰陽兩個相互對立面,而這兩個對立面又相互統一着。陰陽對立統一的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因此說,世界本身就是陰陽兩種對立並統一的氣所運動的結果,而這種運動的結果是固有的一種規律。卜易居老師在此提醒,所有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都是絕對的,而是一種相對的存在。

這種相對的可能性,一方面表現爲在一定的因素影響下,陰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即陰可以化陽,而陽也可以化陰;另外一方面則體現在任何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互依、陰陽互含、陰陽互生和陰陽互化等六個方面。

1、陰陽對立:陰陽互相對立、互相矛盾,諸如上下、動靜、天地、男女、日月、晝夜、奇偶、大小、開合等等。

2、陰陽消長:陽消陰長、陰消陽長,消字意指削弱、消減的意思,而長字意指增強、增長的意思。諸如四季的變化,夏天白天長晚上短,而冬天白天短晚上長。

3、陰陽互依:無陰不陽、無陽不陰,意指相互依存,沒有陰不存在陽,也沒有陽不存在陰。

4、陰陽互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恰似一對夫妻的感覺,相互交融。

5、陰陽互生: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猶如樂極生悲、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等含義。

6、陰陽互化:一定條件下,陰轉化爲陽、陽轉化爲陰,好比六道有輪迴。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二、何爲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繼陰陽學說之後,又一種客觀認知、觀察世間萬物的哲學概念。古人在長期生活與實踐中發掘了金、木、水、火、土是世間萬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由此也引申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運動變化所生成的;

這五種物質既相互滋生也相互制約,並在不斷相生相剋的運動中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下面,卜易居老師教大家如何看五行相生相剋的命相學基本知識

1、五行相生

1、金生水。古時候的方士會在煉完丹後,將金屬製成的丹爐放在戶外,一夜過後,丹爐上會附上一層薄薄的露水,因此有金生水之說。另外一種說法是,金屬經過高溫達到一種熔點之後就會轉爲液體狀態,因此金生水之說也成立。

2、水生木。大自然的植物都需要水的灌溉滋養才得以生長茂盛,相反則會無法生長直至枯死,因此水可以生木。

3、木生火。古代柴火就是指用木材來生火的概念,因此木可以生火。

4、火生土。萬物經過火燃燒之後變成了灰燼,灰燼轉爲土,因此火可以生土。

5、土生金。各種金屬、礦物都是在土裏面挖掘而出的,因此土可以生金。

2、五行相剋

1、金克木。從古至今砍伐樹木都是用刀斧鋸子等金屬工具,因此金可以克木。

2、木克土。自然界的植物需要成長,都需要入土並從中吸取大量養分,因此木可以克土。

3、土克水。古語有云水來土掩,意指水一到土地後,便被吸乾無影無蹤,因此土可以克水。

4、水克火。古往今來水可以用來滅火,因此水可以克火。

5、火克金。鍊金等需要用高溫火燒,因此火可以克金。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2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

人體上部爲陽、下部爲陰;體表爲陽、體內爲陰;背部爲陽、胸部爲陰;四肢外側爲陽、內側爲陰;皮膚爲陽、筋骨爲陰;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屬陽,肝、心、脾、肺、腎五臟屬陰。

陰陽也涵蓋表裏,表屬陽,裏屬陰;譬如屋外爲陽,屋內爲陰;水果的果皮爲陽,果肉爲陰;以植物而言,枝葉爲陽,根部爲陰,樹皮爲陽,樹幹爲陰;以人身而言,背部爲陽,前部爲陰,右側爲陽,左側爲陰;

男爲陽,女爲陰;氣爲陽,血爲陰;心包、小腸、膽、胃、大腸、膀胱等六腑爲陽,肝、心、脾、肺、腎等五臟爲陰,故曰:“小腸與心臟相表裏,膽與肝相表裏,胃與脾相表裏,大腸與肺相表裏,膀胱與腎相表裏。”由於表裏關係密切,因此五臟有了病變將累及六腑,六腑失調也將引起五臟有了病變。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第2張

二、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係:

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是否調和。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可概括爲陰精(物質)與陽氣(功能)的矛盾運動。屬陰的物質與屬陽的功能之間的關係,就是這種對立統一關係的體現。營養物質(陰)是產生功能活動(陽)的物質基礎,而功能活動又是營養物質所產生的機能表現。

人體的生理活動(陽)是以物質(陰)爲基礎的,沒有陰精就無以化生陽氣,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地化生陰精。沒有物質(陰)不能產生功能(陽),沒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質。

這樣,物質與功能,陰與陽共處於相互對立、依存、消長和轉化的統一體中,維持着物質與功能、陰與陽的相對的動態平衡,保證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陰陽與人體氣血關係:

人體之中氣爲陽、血爲陰。這裏的氣是不斷運動着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推動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這裏的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醫及養生保健學說認爲,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攝血,氣和血密不可分。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3

一、陰陽學說與人體

陰陽學說認爲世界是物質的,並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滋生、發展和變化。陰陽又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

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四個方面。中醫學及中國養生保健學說認爲,人體陰陽失調是各種不適和疾病發生的基本原因之一。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

人體上部爲陽、下部爲陰;體表爲陽、體內爲陰;背部爲陽、胸部爲陰;四肢外側爲陽、內側爲陰;皮膚爲陽、筋骨爲陰;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屬陽,肝、心、脾、肺、腎五臟屬陰。

(二)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係:

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的是否調和。如《內經》所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後,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將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各處,使肉體增長強壯、使生命活動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出。人體之陰陽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況下,人體就健康。

(三)陰陽與人體氣血關係:

人體之中氣爲陽、血爲陰。這裏的氣是不斷運動着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推動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這裏的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醫及養生保健學說認爲,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攝血,氣和血密不可分。

陰陽五行與人體的關係 第3張

(四)陰陽與人體病理的關係:

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後,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和病症,而古人對症狀的分類,也是用陰陽來代表和說明的。陽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發熱、口渴、脈數(快)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爲熱(即陽)證。

陰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爲寒(即陰)證。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另外,陰陽偏衰是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平的失調,其一方低於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低於正常水平,故出現虛證。陰不足,陽正常則陰虛生內熱;

陽不足,陰正常則陽虛生外寒;陰陽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則虛寒、虛熱並見或陰陽兩虛。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陰陽兩虛”證。

(五)陰陽在養生保健上的應用:

陰陽是養生保健的總綱。身體各種不適雖然很多,但其屬性不外陰陽兩類,如從發展部位來看,不在表(陽)就在裏(陰);從性質來看:非熱(陽)即寒證(陰);從發展趨勢來看:不是實證(陽)就是虛證(陰)。總之,陰陽可以概括各種不適的屬性。

養生保健的總原則爲“調整陰陽,以平爲期”,這也是養生保健的基本出發點。針對陰陽盛衰,採取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使陰陽偏盛偏衰的異常現象得到糾正,恢復其相對平衡狀態。

日常,我們可以用醫療器械及保健用品的陰陽之正,來糾正人體陰陽之偏,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滋陰潛陽,滋陰助陽,使達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