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膚 > 流行彩妝 >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

來源:星女圈    閱讀: 4.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1

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他是劉備與甘夫人的兒子,是劉備的長子。他一共在位41年,蜀國滅亡後,被封爲安樂公。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講的是,蜀國君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在蜀國的`音樂響起的時候,蜀國的官員都掉眼淚思戀故國,只有劉禪很歡樂,毫無傷感之情。司馬昭問劉禪他是否還想念蜀國,劉禪說在這裏快樂,並不想念蜀國。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所以樂不思蜀的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它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蜀漢懷帝劉禪,小名阿斗!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是緊密相連的,正因爲“樂不思蜀”劉禪的昏庸無能在歷史上出了名,司馬昭這纔看清楚劉禪的確是個糊塗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沒有想殺害他。

樂不思蜀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爲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只要是瞭解過三國曆史的人,相信都耳熟能詳,它的主人公是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二位皇帝劉禪,總共在位四十二年,後投降於魏國,被魏帝封爲“安樂候”。

樂不思蜀講的是劉禪投降之後,被魏帝遷居到魏國的都城洛陽居住,在一次宴會上,權臣司馬昭當着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蜀地的歌舞表演,劉禪的一種親隨想到了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但是劉禪卻說:“此間樂,不思蜀也”,這就是樂不思蜀的由來。

此後,人們就將樂不思蜀用來形容樂以忘返或者樂而忘本,而劉禪本人也多被後世詬病,稱之爲“扶不起的阿斗”。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2

樂不思蜀的故事

鄧艾滅了蜀漢以後,後主劉禪還留在成都。到了鍾會、姜維發動兵變,司馬昭覺得讓後主留在成都總不大妥當,就派他的心腹賈充把劉禪接到洛陽。劉禪本來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全靠諸葛亮掌管着軍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張。諸葛亮死後,雖然還有蔣琬、費禕、姜維一些文武大臣輔佐他,可是他畢竟不像諸葛亮在世時候那麼謹慎了。到蔣琬、費禕死去後,宦官黃皓得了勢,蜀漢的政治就越來越糟了。

到了蜀漢滅亡,姜維被殺,大臣們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隨同他一起到洛陽去的只有地位比較低的官員郃正(即郤正)和劉通兩個人。劉禪不懂事,不知道怎樣跟人打交道,一舉一動全靠郃正指點。

平時、劉禪根本沒把郃正放在眼裏,到這時候,他才覺得郃正是個忠心耿耿的人。劉禪到了洛陽,司馬昭用魏元帝的名義,封他爲安樂公,還把他的子孫和原來蜀漢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馬昭這樣做,無非是爲了籠絡人心,穩住對蜀漢地區的統治。但是在劉禪看來,卻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大臣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漢的大臣看了這些歌舞,想起了亡國的痛苦,傷心得差點兒掉下眼淚。只有劉禪咧開嘴看得挺有勁,就像在他自己的宮裏一樣。

司馬昭觀察了他的神情,宴會後,對賈充說:“劉禪這個人沒有心肝到了這步田地,即使諸葛亮活到現在,恐怕也沒法使蜀漢維持下去,何況是姜維呢!”

過了幾天,司馬昭在接見劉禪的時候,問劉禪說:“您還想念蜀地嗎?”

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樂不思蜀”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郤正在旁邊聽了,覺得太不像話。回到劉禪的府裏,郤正說:“您不該這樣回答晉王(指司馬昭)。”

劉禪說:“依你的意思該怎麼說呢?”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 第2張
  

郤正說:“以後如果晉王再問起您,您應該流着眼淚說:我祖上的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裏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邊。這樣說,也許晉王還會放我們回去。”

劉禪點點頭說:“你說得很對,我記住就是了。”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起劉禪,說:“我們這兒待您不錯,您還想念蜀地嗎?”

劉禪想起郤正的話,就把郤正教他的話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裝出悲傷的樣子,但是擠不出眼淚,只好閉上眼睛。

司馬昭看了他這個模樣,心裏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說:“這話好像是郤正說的啊!”

劉禪吃驚地睜開眼睛,傻里傻氣地望着司馬昭說:“對,對,正是郤正教我的`。”

司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從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司馬昭這纔看清楚劉禪的確是個糊塗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沒有想殺害他。

以上是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對“扶不起的阿斗”至今還是有很多爭議的。大家可以看看《劉禪:五千年少有的大氣政治家》,劉禪裝瘋賣傻是隱藏自己的才能,養晦自保。

樂不思蜀講的是誰

不快樂的英雄是:劉禪。不要以爲蜀國出自三國舒舒蜀侯朱傳。這裏的“蜀”是指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始於漢武帝劉備、趙烈,終於漢懷帝(劉淵追之)劉禪。意思是我很開心,不想念舒。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3

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着,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

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着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着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

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隱和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着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

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麼樣!在這裏過的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說:“不會呀!在這裏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裏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的很開心,都忘記要回家!

樂不思蜀是誰的故事 第3張
  

樂不思蜀的歷史故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爲蜀。劉備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又稱劉阿斗。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雀攜餘劉禪治理蜀國。

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着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驚慌不已的劉禪爲了保命,便光着上身、反綁雙臂,叫手下捧着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劉禪投降以後,魏王曹髦(máo)爲了籠絡人心,封他一個食俸祿卻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裏存着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

有一次,他請劉禪喝酒,席間叫人爲劉禪表演蜀頃滾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着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這裏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裏。’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

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着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着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地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呀?”

司馬昭徹底知道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提防着他了。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擴展資料:

時代背景: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着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護膚養顏
流行彩妝
香水百科
產品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