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

來源:星女圈    閲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炊煙裊裊,人間自古和吃有關,吃飯其實是和天地結緣。 碗淨,寓意珍惜,是指對食物的尊重,從每天的一飲一食中收穫福氣 。正因如此,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1

不管多麼匆忙,在煙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感。一餐一飯,一筷一碗,吃飯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與天地結緣。而食物,永遠是芸芸眾生與天地神靈溝通的最直接通道。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態,從容而優雅地走完這一生,這也是“碗淨福至”的意義所在。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透露,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的吃飯習慣,他在餐廳掛了一塊“碗淨福至”的匾,以此作為家訓。

據説當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在土耳其打球時,記者去她在伊斯坦布爾的家中採訪,發現客廳裏也掛了一副“碗淨福至”。

《碗淨福至》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今年出版的新作。作者向讀者傳遞了一道樸素的生活理念: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態,從容而優雅地走完這一生。這也是書名“碗淨福至”的意義所在。

“碗淨”代表着對於食物的尊重,代表着對於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認同。可惜現在很多孩子缺乏珍惜食物,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之教育。

其實,如果對於食物有了足夠的尊重,人生態度有了正確的認知,那麼“福至”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藴含於生活中的點滴,就如同在日常一餐一飯的不經意間,就隱藏着人一生的福報。

對食物缺乏敬畏的人,終會得到懲罰

《朱子家訓》有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不僅是提倡節儉,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教育世人要學會感恩。

北宋年間,汴京城外有一富家子弟,仗着家境富裕,生活奢靡。他每頓飯都要吃各種餡料的水餃,但每次只吃裏面的餡,將外皮吐出。十幾年後金兵入侵,將汴京城洗劫一空。那個不經事的少年已成中年人,此時的他家產散盡,一路跟隨着人羣逃亡,無奈路途艱辛,吃完了乾糧後,終於餓的倒地不起。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際,一個老和尚將他背到寺裏,給他熬了一鍋麪糊,這才獲救。

他起身拜謝,老和尚卻搖頭道:“無須謝我,你方才所食,本就源自你家,此時不過物歸原主而已。”老和尚指着房後的一堆口袋説,當他還是少年時,奢靡之風已被眾人熟知,這老和尚每天早上就守在他家門前的河邊,將後廚洗碗倒掉的餃子皮細心收集起來,用清水洗淨後再曬乾,日積月累早已堆滿了整個房間,如今身逢亂世,老和尚用它救濟了不少人。他聽完後,頓時羞愧不已。

你對食物的態度,即是他人對你的態度

在《碗淨福至》裏,蔡先生回憶了父親的早餐,談起了去早市買菜的樂趣,説到了日比谷公園的野餐,煙火氣息很濃,但是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有意義的人生。“熱愛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鳥一樣,他們得到的報酬,是一頓又好吃又豐富的早餐。”

想起了三年前,我生了一場重病,在醫院中躺了一個月,手上無力,拿不住碗筷,只能靠家人和護工餵飯,後期還出現了面癱,吞嚥困難。

那時候,好好吃飯對我來説都是一種奢望。有時候想,如果不能康復的話,那這樣的人生還有意義嗎?有過這樣的經歷,再讀蔡先生的文章,真是有一種遇見知音的感覺。

吃好喝好了,那人生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太多遺憾了。

“要過愉快的生活不難,知足長樂。”

這是蔡先生總結出的人生經驗,他也是這麼踐行的。

不管多麼匆忙,在煙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感。遺憾的是,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缺乏的,不僅是對食物應有的尊重,還有對烹飪食物的耐心。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將外賣作為自己的食物來源,習慣了在手機裏下單的雙手,再也回不到那載滿油鹽醬醋的灶台……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男女在狹小的廚房裏互幫互助,為一道美食而精心籌備,那種在鍋碗瓢盆的碰撞中累積出的情趣和風韻,正是愛情永葆青春的奧祕。這便是所謂的飲食男女。

也許年過半百,我們才終於明白:愛情無需珠光寶氣,它渴望的,是在柴米油鹽的現世安穩中慢慢變老。

一餐一飯,一筷一碗,吃飯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與天地結緣。

正因如此,你的碗裏,也藏着你一生的福報。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2

一個人的福報,從飯桌開始

易經中説:“君子以節飲食。”

曾國藩正是從節制飲食開始,將修身的理念貫徹始終,並被後人譽為“半個聖人”。

曾國藩的日常飲食,也非常簡單,沒有客人的時候,就一個葷菜,要招待客人,他才會多設一道葷菜。

他不僅自己如此,還告誡子孫: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

曾家男子,人人會耕地種菜,曾家女子,個個會做飯織布。

曾國藩的衣着也十分樸素,衣袍鞋襪,大多是他夫人做的,三十歲那年破例做的一件天青緞馬褂,他一穿就是三十年。

在住行方面,曾國藩則習慣性在牀上鋪草蓆、蓋土布、住老屋。

甚至家門口,也不掛任何“相府”“侯府”之類的匾。

被問及箇中緣由,曾國藩説:

“凡居官不可無清明,若名清而實不表,尤為造物所怒。”

都説富不過三代,但因為曾國藩的言傳身教,曾家六代子孫興旺了百年,也被後人給了“曾家無一是廢人”的美名。

一個人的福報,往往是從飯桌上開始的。

司馬光説:

“奢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一個人,一個家,一旦開始浪費糧食,揮霍無度,就離禍患不遠了。

因為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別看只是鋪張了一頓飯,但奢侈的口子一旦打開,貪念會一點點把人吞噬。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子家訓》中説:“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諾。”

當一個人內心豐盈時,即使是簡單樸素的園蔬,也可勝過山珍海味。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

惜以積福,儉以養德

作家林清玄的外祖母,一生清儉。

平時,她從來不會剩一口飯,就連菜盤裏的湯汁也會喝掉,甚至是米粒掉在了地上,她也會撿起來再吃掉。

之所以這麼做,到不是因為家裏經濟條件窘迫,而是老人家認為,珍惜方能積福;節儉才能養德。

老人家不僅自己珍惜糧食,還要求晚輩做到:“碗中不剩一粒米,吃飯不趕一時急。”

在林清玄的記憶裏,老人家活了八十多,也一直保持着身體的康健。

每當有人問及箇中緣由,她總會説:

“活得久,可能是因為惜福吧,由於珍惜自己的福氣,才能福壽綿長。”

古語説:

“惜福福常在,隨緣緣自來。”

不過分鋪張浪費,懂得珍惜福緣的人,福緣也能常在你身邊。

在這個時代,揮霍不再榮耀,節制才是美德。

你的碗裏藏着你一生的福氣 第2張

暴殄天物,福報折損

相傳,明朝有個富人,叫張義方。

因家有良田萬頃,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

租户們日日辛勤耕作,年年給他繳納租糧。

年復一年,收上來的糧食堆積如山。他們一家一時半會也吃不完,就放在糧倉裏存着。

有人勸他,這些富餘的糧食可以拿出來救濟窮人,也算是給自己積福。

但他卻一再拒絕,還和朋友生了嫌隙。

時間一久,存糧就發黴了。

張義方倒是也不急,就把發黴的糧食盡數倒掉,看着還能吃的,就拿去餵了豬牛。

殊不知“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有人説他是造孽,但他卻毫不在意。

只是暴殄天物,終究會被天譴。

正德六年黃河決堤,張義方的萬千良田和萬貫家財無一倖免,盡數被毀。

因為張義方的為人,也沒人向他伸出援手,一家人活活在災荒中被餓死。

俗話説:

“人無壽夭,祿盡則亡。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人生在世,福、祿、壽皆有定數。

大安法師曾説:

“浪費衣食極損福報。”

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即便是億萬富翁,也沒有資格去浪費。

人啊,飽時省一口,餓時才能得一斗。

我們的碗裏,藏着一生的福報

諺語云: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食物,是芸芸眾生與天地神靈溝通最直接的通道。

一餐一飯,一筷一碗,都會藏着你一生的福報。

即使生活富足,也不要隨意浪費,否則再好的福氣,也會因此而消失殆盡。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點個“在看”,從我做起,堅決制止浪費行為!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